综艺素养待养成:改名换姓并非改头换面

- 烹小鲜,发现娱乐新鲜价值! -
discover the new value of entertainment
导 语
资本角逐下的综艺形态是制作方的掘金所,不危及经济利益的“社会情怀”是在政策“关怀”下的曲意求生,这就是为什么“改名换姓”并非“改头换面”,最终受众的自身综艺素养不得不成为仅剩的重要关卡。
作者|李大刀
来源|Mirror影视研究组
“人红是非多”,这在综艺领域更是万般受用。
引进起家的国内综艺在近几年做得风生水起,“爆款”频频的节目催生业态使整个市场像铺满金子一般耀眼。但随着扎眼的光芒转向这一领域,越来越多的爆款综艺也各自迎来了“改名”风波。如果把2017年的超级网综元年与2018的偶像养成元年放在一起,那么2017与2018加起来就可以称作“换名元年”。
图片
“爆款综艺难自保”,几乎成为拗不过的事实,然而爆款一词本就与“首当其冲”相得益彰,在“火爆”的背后,是集群的受众与价值的寄托。
一档爆款会迎来更多的受众关注,而受众关注的背后是整个受众价值观的养成,当综艺节目不小心带偏整个受众社会价值观,作为节目紧箍咒,政策之手也将伸向市场,与市场成为稳守节目两端的砝码,而站稳脚跟的是中间的内容创新。
在综艺越来越“倾慕”年轻化受众群体的当下,一群还未形成“综艺素养”的年轻受众成为资本瞄准的“弱势群体”,综艺成为教科书以外的角色担当之一,在“社会效益”与“社会公益”的角色之中挣扎前行。
图片
当爆款的称号冠以节目头上,其面临的是价值观引领的社会担当,而节目所传输的内容正是价值观养成的土壤,因此,当爆款节目难以担起节目的社会担当,也就不免迎来“限星令”“限娃令”以及“限秀令”等等政策“关怀”。
资本打造的爆款站在市场的最前端,不仅引领着整个行业的生态发展,也塑造着社会风气的整体风貌,专注于引人注目的爆款节目自带节奏,也不免被冠以“社会责任”的担当选手,“首当其冲”的爆款也就自然成为“被塑造”的典型。
“政策是综艺节目制作的上限,受众横在节目之间,下限则是制作方的良心。”
创新无奈 集体盲从
综艺近两年纷纷迎来换名“黄金期”。
引自荷兰版权的《中国好声音》,在办了四季过后遭遇“被改名”,而近期再次更名为“中国好声音”登上银幕。《我是歌手》改名为《歌手》,《蒙面歌王》改名为《蒙面唱将猜猜猜》,《奔跑吧兄弟》改名为《奔跑吧》,《中国有嘻哈》改名《中国新说唱》……
图片
在改名“风波”的背后有市场间的版权之争,也有政策监管的把控调整,而横在其中的,是绕不过去的创新的无奈与市场的集体盲从。
纵观综艺市场,引进模式从不缺席,自制节目寥寥无几,国内综艺历来以“引进”为主要渠道,本土创新成为整个综艺市场的集体“无奈”。尽管在政策的鼓舞下,创新的口号一再高呼,但“市场应验”的收视奇观成为借鉴的土壤,“一档被认可的节目形态,引进就能收获大把观众,成为没有风险的招财契机。”
图片
当“引进”遭遇“版权”风波,制作方开始思考“本土创新”。然而难以舍弃的“成功元素”促使节目制作方找寻如何在“原材料”上加工——也就是修修补补。为了迎合市场与稳住受众,稍加修饰的“改名换姓”与“注入本土血液”成为“偷渡”的另一道捷径。
国内综艺并不缺少创新的土壤,只是缺少资本的冒险勇气。尽管有过土生土长的成功范本,但也拗不过集体的盲从形态。
取得成功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仅仅开辟了本土文化元素的冰山一角,但综艺市场的爆款仍然集中在引进海外的节目类型,归根结底是资本操纵下的市场没有深耕本土的情怀,也缺乏“创新”的勇气。
“改名换姓”不是“改头换面”
“改名”满足了监管方的“强迫症”,也迎合了制作方的“咬文嚼字”。
当越来越多的综艺“改名换姓”重振市场之时,节目的前后变化也就成为绕不过去的坎。《中国好声音》改名为《中国新歌声》,尽管导师阵容有所变化,节目“常青”关注点的转椅也成为咬住不放的“创新”着力点,但最终还是没能挽回口碑的走低。
图片
节目创新着力点不在内容而在形式,这几乎成为综艺创新走偏的最佳解释理由。越来越多的节目改名之后仍然延续前身的原有模式,越过了“监管”与“版权”的检测,却越不过受众的考核,最终丢失受众眼球。
“改名换姓”成为综艺卷土重来的万能秘方以后,紧随其后的是集体的“跟风笑纳”。模仿与借鉴历来是国内综艺的“圣经”。大部分综艺引自海外,尽管后期的修修补补改善了“水土不服”的高原反应,但其背后是被弱化的整体市场创新。尽管创新成为节目的大势宣传口径,但“改头换面”最终却成为“改名换姓”的终极套路。
丢不掉的收视“圣经”,“改头换面”本就不是节目创作的初衷。
《中国有嘻哈》被叫停之后,近期迎来了改名后的《中国新说唱》,作为“嘻哈”的综二代延续体,节目定位从最初的“首档大型Hip-hop音乐真人秀”转变成为“首档华语青年说唱音乐真人秀”,看似无异,实则规避了“限秀令”风波下的综艺调停。
图片
爆款本身的社会效益与责任担当决定着节目的收视率与存活率,当“正能量”“华语”“青年文化”成为节目的创作标签,节目的上档上限自然如鱼得水。
节目题材本无好坏之分,而节目催生的形态以及造成的社会影响则是监管的首要目标。说唱文化本不是监管的要害,而节目传输的价值观才是。这就是“偶像”选秀为何频频被点名,而音乐综艺却只是“换个名”。
资本的市场 受众的素养
政策的关怀是节目的下限,但却不得不受众综艺素养的上限。
综艺频频被“限令”规范,其目的在于规范综艺导向的年轻受众价值观,尤其是爆款的强效应,直接决定着受众群体的整体价值塑造规范。
综艺市场始终是资本的土壤,作为“吸金”的爆款恐怕难以担起“塑造”受众价值观的引导者。政策伸向爆款节目,力图规范行业乱象,塑造晴朗的综艺环境。然而受众的素养不能只是政策的“简单关怀”,能够绕道而行的节目也只是“换个面孔”创新掘金,真正亟待面临的难题或许是市场本身的社会责任与受众自身的综艺素养。
综艺市场历来以“金子”铺路,这在节目宣发上早有显著代表,一档节目自称重金打造吸引眼球,“重金”成为“精益求精”的标杆,而非社会责任。本就矛盾的市场定位要求其担当价值观的引领者,是监制方的异想天开,也是市场原则的自相矛盾。
晴朗的综艺市场环境的确需要监管的一把手,但缺少市场的“社会责任”情怀以及受众的“综艺素养”养成,恐怕都只是妄想。
图片
资本角逐下的综艺形态是制作方的掘金所,不危及经济利益的“社会情怀”是在政策“关怀”下的曲意求生,这就是为什么“改名换姓”并非“改头换面”,最终受众的自身综艺素养不得不成为仅剩的重要关卡。
1
EN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