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的武器到底处于什么水平?

文|陈卿美

从1851年到1864年,太平天国战争持续了13年。

十三年间,太平军与清军交手无数次。初期胜多败少,后期胜少败多,这是否与武器装备有一定关联呢?太平军的武器装备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呢?

先说太平天国初期,处于起家阶段的太平军根本没有什么好武器,此时基本都是以冷兵器为主,热兵器为辅。冷兵器如大刀、长矛,热兵器以火球、抬炮、五子炮、母子炮为主。

初期的兵器基本都是自己打造的。据清军方面的《平贼纪略》记载,起义前,在广西金田、白沙、紫荆山区等地有很多小型兵工厂。为了避免清军发现,这些兵工厂都以铁匠铺作为掩护,白天打铁,假装生产农具,晚上却偷偷摸摸制造兵器。在深山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则暗中制作土制铳枪,甚至还能制造火炮。

白手起家,自主创业,洪秀全的军事力量就是这样逐渐起步的。

太平军作战图

起义后,太平军势不可挡,或许洪秀全都没有想到,清军如此不堪一击。从此,太平军的武器装备更多来自敌方武器,也就是缴获清军的。

1852年12月,太平军攻克湖南岳州。据《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记载,此役堪称一个转折点,太平军缴获了大量清军武器,仅大炮就有280余尊,还包括各种水师船只,连吴三桂当年使用过的大炮都被占为己有。岳州的获胜让太平军如虎添翼,一路沿长江东下,连破数城。高昂的士气加上不输于清军的武器,太平军势如破竹,从岳州直接打到了南京。这一路只用了四个月。

1853年3月29日,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为天京。

从岳州到南京,这一路太平军的武器有三个变化。一是缴获的武器越来越多;每攻破一城,都有重大收获,越到后面,武器越多,优秀的武器可选择余地更大。靖港、吴城、镇江、青蒲等战役,都有大量的清军先进武器被缴获。仅仅吴城一战,就缴获了大小炮700余尊。

二是热兵器占比越来越大;据《向荣奏稿》载,在太平军攻打武昌时,清军将领向荣发现,太平军“各营火炮极多,声震如雷,子密如雨”,“至两湖安徽及江宁镇扬三府,大小炮位,以及抬鸟枪尽为贼有,偏布城上及各贼营,我兵每次接仗,贼中枪炮如雨……”

三是水师装备越来越强。从岳州到南京,都是沿长江一线而战,没有水师是不行的。从岳州缴获五千余民船开始,太平军就正式建立了水营编制。攻占南京后,太平军的船只达到了数万之巨。相比之下,清军的水师成为了最弱的软肋。《曾国藩奏稿》中形容清军的窘境,“无一舟可为战舰,无一卒习为水师”。

定都天京后,太平军的武器装备又得到了迅速提升。首先便是热兵器制造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并为此设立了专门的编制,有专门的部门、专门的官员负责。比如督铳炮一职,专门负责制造铳炮;铸铜炮一职,专门负责制造铜炮;另外还有督造战船的、造铅弹的、制造火药的、熬煎硝磺的。

另外,据太平天国火炮铭文记载,太平军在统辖地区建立了各种兵工厂,如兴国子药厂;湖口火药局、铸炮局;吉安的船炮局;安庆的船炮厂;武昌的铸炮局、火药局等。凡是太平天国的统治地区,各地几乎都有热兵器制造工厂。

太平军自己制造热兵器,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全部自己人制造,用现代话讲,就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另一类则是请洋人做顾问。

在原有基础上,太平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研发了多款新式装备,如“九龙索子炮”、“过山龙炮”、“冲天炮”,八桨快船、车轮船、乌船。

太平军中虽然也有一些能工巧匠,但毕竟对现代先进的工业技术不熟悉,最后还是要依靠洋人来指导。如昆山的枪弹厂、常州的洋炮馆、苏州弹药厂、漳州军械厂等都有众多洋人的身影。洋人指导下生产的武器就是不同,据《余生纪略》记载,太平军盛赞洋人“制造巨炮、喷筒、甚精利,能达远”。

自己制造比较麻烦,太平军还从外国直接购置武器。尤其是太平军占领苏州后,既得长江之利,又靠近上海,与洋人接触非常方便。1862年夏,英国“巴腊岗”号商船,私运了三百门大炮及大量轻武器与弹药。据《太平天国典制统考》记载,太平军曾从上海某洋行购买了大量枪支弹药,仅野炮就有795尊。不仅如此,太平军买武器也玩海外代购,让一些商人到香港、美国去买。

太平天国政权引起了清廷的震惊与恐慌,举全国之力对其进行围剿。一方面是曾国藩湘军的崛起,一方面是清军武器装备的更新。

首先是长江水师的建立。清廷已经意识到,要消灭太平天国,必须在水路方面强于太平军。1854年,当太平军水师的战船大多还是民船土炮时,清军迅速更新换代,装备红单船。这种船的最大特点便是“大者可安炮位三十位,小者可安炮位二十位……可以洞穿数船,即乘风击撞,亦复当之即碎”。

经过全新武装的清军水师,再次与太平军交手,反败为胜。太平军开始尝到屡屡失败的苦果。于是,太平军开始大量模仿清军的舰船,湖口之战、九江之战,太平军又打了一场翻身仗。据《平定粤寇纪略》载,“贼前以民船水战,屡致败北,今放安徽仿我船式造战舰三十只,又以小划夹护,紧贴岸营,反复筹思未, 得破之之法。”湘军水师统领李孟群也在感叹太平军的成长之快,“逆船乘虚一窜,而贼之情形又一变。整理战船与我接战于江,较之去年民船已有相敌之势。”

只可惜,太平军的翻身仗或许只是回光返照。当洋人开始与清军并肩作战,一起对付太平天国的时候,太平军似乎就注定了败局。英国人戈登率领的洋枪队与清军一同攻打苏州,戈登胸有成竹,称“大炮之数,令人可怕”。果然,太平军在这种威力十足的远程大炮面前,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可以看出,从太平天国起义到灭亡,大部分时间里,太平军的武器装备都是落后于清军的,是典型的器不如人。

据《与严正基书》载,清军将领姚莹就曾总结说:“人心齐、地利熟、胆气壮,此三者贼之所长,而我之所短也。火器精、粮晌足、兵勇众、此三者我之所长,而贼之所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