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聚焦“首例基因编辑婴儿”:为何现在不能做?

近日,科学家贺建奎宣布,全球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诞生,这一消息引发各界广泛质疑。27日,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先后回应了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明令禁止、坚决反对。
基因编辑原来是这么回事,一张图看懂 >>
三部门回应基因编辑婴儿事件
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部长茶座”活动中,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表示,2003年颁布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规定,可以以研究为目的,对人体胚胎实施基因编辑和修饰,但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者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天,而本次“基因编辑婴儿”如果确认已出生,属于被明令禁止的,将按照中国有关法律和条例进行处理。
中国科学院就“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发声明:坚决反对 >>
科技部:“基因编辑婴儿”明令禁止 召集专人研判此事 >>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27日发表声明:坚守科研伦理道德底线,坚决反对违规开展基因编辑婴儿,全面调查涉事机构并予以处罚。
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27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官方网站发布声明,其中提到,“我们高度关注此事,坚决反对任何个人、任何单位在理论不确定、技术不完善、风险不可控、伦理法规明确禁止的情况下开展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临床应用。我们愿意积极配合国家及有关部门和地区开展联合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呼吁相关调查机构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进展和结果。”
图片
122名科学家联名强烈谴责
“基因编辑婴儿”一事宣布后便立刻引来多方质疑,当晚,122位中国学者通过@知识分子官方微博发布“科学家联合声明”:“对于在现阶段不经严格伦理和安全性审查,贸然尝试做可遗传的人体胚胎基因编辑的任何尝试,我们作为生物医学科研工作者,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基因编辑婴儿面临多重质疑
新华社评基因编辑婴儿:技术应用当在伦理红线前止步 >>
基因编辑婴儿引争议,权威专家这样说 >>
目前学界和公众对于基因编辑婴儿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质疑一:敲除CCR5基因后对两个婴儿来说是否安全?
质疑二:这一技术的伦理和道德问题。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担心,一旦出现基因改造而成的“超人”,“没得到改造的人类”可能无法竞争,逐渐绝迹,或者变得“不重要”,人类会展开“自我设计”的竞争。
质疑三:此项技术早就可以做,没有任何创新,但是全球的生物医学科学家们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为脱靶的不确定性、其他巨大风险以及更重要的伦理。
质疑四:为什么选择HIV?是否是为了出名或吸引眼球?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已经很成熟,为何还要选择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持续发酵,但贺建奎本人并未对此回应,目前他正在香港参加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
图片
贺建奎曾撰文称“基因编辑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对于贺建奎宣布的基因修改婴儿实验,媒体注意到,去年2月贺建奎还在科学网博客上发布《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安全性尚待解决》的文章,文中称:不论是从科学还是社会伦理的角度考虑,没有解决这些重要的安全问题之前,任何执行生殖细胞系编辑或制造基因编辑的人类的行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但是,根据时间倒推,就在他发表这篇文章一年后,此次基因编辑婴儿的人体胚胎,就已经被植入到人类母体中。
此外,11月25日,美联社的一篇贺建奎此次实验的报道中,也有这样的描述:一位美国的科学家说,他参与了中国的这项工作,这种基因编辑在美国是被禁止的,因为DNA的改变会传递给后代,有可能危害其他基因。
中国科学家在基因编辑领域研究的声誉或受到影响
此次事件已不是中国基因编辑研究第一次因为伦理问题遭到质疑。2015年4月,中山大学教授黄军就在生物学杂志《蛋白质与细胞》在线发表的一篇研究称,他的团队完成了全球第一次在人类胚胎进行的基因修改实验。黄军就原本希望将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或《科学》杂志上,先后被拒绝。两家杂志拒绝透露评审细节,但承认顾虑到了人类基因编辑背后的复杂伦理问题。
那时正是首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峰会最终发表声明,为研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修改早期人类胚胎或生殖细胞开了绿灯,但同时指出被修改的生殖细胞不得用于怀孕目的。那时起,中国基因科学的伦理准则为国际学术界严格审视。
3年前,许多中国科学家曾站在黄军就一方,中国医学科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翟晓梅就是其中一位。她表示,黄军就的实验属于前研究(pre-research),“完全谈不到临床试验”,是为了加深对技术知识的理解。团队使用的是医院废弃不用的胚胎三原核,仅能存活几十个小时。国家法律规范允许,这也符合国际生命伦理准则。她曾走访数个国家,向国际学术界介绍中国基因编辑的现状,消除“对黄军就试验的误解”。
图片
在27日召开的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上,翟晓梅本来计划要介绍中国在生命伦理方面的发展,来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质疑。但会议前一天这则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消息让她感觉是一种打击。
在翟晓梅看来,贺建奎试验的性质与黄军就截然不同。“就是学术失范,有很大的问题。”她说,“孩子都生出来了,才跟学术界报道,太过分了!而且我们国家的现有的法律法规都是禁止这么做的。”
2003年,科技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12条《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其中第六条规定,不得将“已用于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于人或其他动物的生殖系统。”而在贺的实验中,经过基因修饰的胚胎被放入了子宫,诞下了一对双胞胎。
图片
网友:潘多拉魔盒已经被打开
此事在网上也引起了网友的大规模讨论,下面是央视新闻网友的留言
@顺其自然:支持科技部回应!坚决反对违反伦理法规明令禁止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临床应用!
@Lobsangwangmu:科学研究确实需要建立在伦理与法律的基础上,失去道德和法律基础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可能就不是福祉而是灾难!支持科技部的回应!
@湖海散人:霍金预言的超级人类,潘多拉的盒子已经被打开。
@空谷幽兰:别做违背伦理的科研!那是毫无价值的,也是人力,资力的浪费。
@亚男Joanna :如果人类开启基因编辑模式,那么未来将会有更多基因改变,那么就违背了大自然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的原理。
@大莹:这是个简单粗暴的实验,仅靠一个基因就能免疫多种疾病,即使单细胞的生物也没有的,而基因敲除在体外也会有不可预知的连锁反应。这个贺某人不仅挑战伦理,也无科学性,实验也不创新,只是把人当成小白鼠,让国际上对我国科学界不信任,负面影响严重。
@YUE:科技的进步本应该是好事,是造福人类,基因编辑可以从源头上解决一些目前医学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一旦脱离了法律的束缚,加上利益的驱使,科技的成果很容易就会被坏人利用,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在科技进步的同时,要不断规范相关的法律体系,并严格执行,让科技进步的成果为人类进步做贡献。
@Mr. 姚:支持不能随便编辑基因。如果这个都可以随便编辑,是对人类自然发展的一种潜在威胁。
未来事件会如何发展,央视新闻将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
更多新闻
监制/唐怡 主编/李伟
记者/刘鑫雷飚 任梅梅 董峻彤 帅俊全
编辑/张省 江永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