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六旬教授做化学实验吸粉227万 短视频科普化学走红中国

“互联网的好处是公平,能给所有人机会。”戴伟告诉南都记者,“不管你在城市还是农村,只要有手机和网络,就能看到我们的实验。”

讲台上,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外”身穿白大褂、头戴护目镜,露出慈祥笑容,像极了洋快餐的代言人。

他拿起装有黄色液体的锥形瓶,轻轻晃动,液体立即变成红色,再一晃又变成绿色。这个名为“化学红绿灯”的实验,引发台下孩子们阵阵惊呼。

“如果你们想变成科学家,不能说完‘哇,很神奇’就走了,科学家要提一个问题,就是why?为什么会这样?”

David G. Evans,因科普为几百万中国人所熟知的英国人。

做实验的是60岁的英国皇家化学会北京分会主席David G. Evans。在中国,他还有一个为几百万人熟知的中国名字——戴伟。

22年前,戴伟将实验室从英国搬到中国,到北京化工大学任教;7年前,他将工作重心从科研转至科普,把实验室搬进中小学课堂。

今年年初,戴伟在短视频平台快手开设“戴博士实验室”,10个月便拥有227.4万粉丝。一则仅12秒的实验视频,累计播放1513万次。

“中国太大了,我们一直在想办法提高科普的效率。”戴伟告诉南都记者,“互联网的好处是公平,不论你在城市还是农村,只要有手机和网络,就能看到我们的实验。就会发现,化学真有意思。”

从英国到中国

21年前来华任教朋友说“你疯了吧”

“我叫戴伟,戴帽子的‘戴’,伟大的‘伟’。”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戴伟如此介绍自己。

他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熟练运用儿化音和成语,语速很快。这并不令人意外——尽管自称“老外”,在中国工作生活22年的他,已是十足的中国通。

戴伟1958年生于英国威尔士,后迁居到英格兰伯明翰。他告诉南都记者,十一二岁时,他对两件事有浓厚兴趣,一是化学,另一样就是中国。

10岁的戴伟,之后他对化学和中国都产生了浓厚兴趣。

对化学的兴趣,让他从小便热衷捣鼓各种实验,并由此走上科学之路——22岁获牛津大学学士学位、26岁获博士学位,并在之后成为一名无机化学专家。

而对中国的兴趣,则让戴伟从少年时便通过中国驻英国大使馆订阅《北京周报》,从那些只言片语的叙述中,满足他对遥远东方那个庞大神秘国度的好奇。

1987年,戴伟应邀去南京参加第25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这是他第一次踏上中国大陆的土地。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学会的第一句中文不是‘你好’、‘谢谢’,而是‘没有’。问有没有吃的、有没有房间,得到的回答常常是‘没有’。”

戴伟来中国后,常跟朋友到农村过年。

这并未浇灭戴伟对中国的热情。相反,自认适应能力很强的戴伟觉得,“中国真的很有意思,我想要更多地了解中国。”

之后,戴伟每年都会来中国交流。直到1996年,戴伟辞去英国埃克塞特(Exeter)大学化学系教学委员会主席职务,应邀到北京化工大学任教,并定居北京。“当时我的很多英国同事和朋友觉得我很奇怪,有的说你很勇敢,有的说你疯了吧,为什么要去中国?我说你几年以后来中国看我,你就会明白。”戴伟说。

戴伟和中国娃在一起。

戴伟向南都记者坦言,如果他是1996年第一次来中国,肯定不会当即决定去中国工作,“当时无论是学术领域还是社会生活水平,中国和英国差距还是很大的。但我从1987年到1996年,每年去中国都能明显感觉到中国的变化,我判断,以后发展还会更快、更好。”

变化,意味着新的经验和机会,而这正是戴伟对中国生活的期待。

“科学家要得到新的知识,要通过实验,要了解不了解的现象,要发现新的知识。我在中国的生活每天都不一样,能得到很多新的信息、新的经验和新的机会。”戴伟说,“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前9年的变化我没看到,但从1987年到现在31年的变化我都看到了。”

从科研到科普

不当科学家科学思维也很重要

在北京化工大学,戴伟与该校长江学者段雪教授合作,共同开辟了层状及层柱材料研究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在戴伟的帮助下,我国科研人员在“超分子结构功能材料的插层组装”、“新型催化剂材料及环境友好催化”、“先进光电磁材料化学”等领域研究取得很大进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荣誉接踵而来。2001年,戴伟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2004年,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聘为高级会员;2005年,荣获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08年,由于在国际科研及为中英合作做出突出贡献,戴伟获得由英国皇室颁发的大英帝国勋章中的官佐勋章。

来中国任教后,戴伟曾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

不过,从2011年起,戴伟逐渐将重心从科研转至科普。他把实验室搬进中小学课堂,特别是农村以及打工子弟学校。

“你能来给我们的孩子讲讲化学吗?”2011年的一天,一位在慈善会工作的英国朋友邀请戴伟给北京郊区一所打工子弟学校讲课。

那年正是国际化学年,戴伟所在的英国皇家化学协会北京分会刚获得1000英镑拨款,被要求用于开展可持续项目,促进化学发展。戴伟便用这笔钱,购买了实验设备,每周末带着实验室的研究生、博士生,去打工子弟学校上课,和孩子们一起做实验。

戴伟的科普之路由此开始。之后,英国皇家化学协会对戴伟的科普项目高度认可,给予后续拨款,他的科普足迹也得以从北京郊区扩展至全国,并深入农村。

如今,年逾花甲的戴伟仍坚持亲自为孩子们做科普,演示趣味化学实验。“我觉得科学家不能说我们太牛了,我们就搞研究,不做科普,让没有科学背景的人去做科普,这样是不对的。既对不起孩子,也对不起我们的学科。”

给孩子做科普实验展示的戴伟。

戴伟说,他现在仍会承担一些科研项目,但主要精力放在为中国最基层中小学生开展科普教育。每年,他会去全国60多所高中讲课,为小学生、初中生举办的科普讲座也有50多场,“我们要为不同年龄的孩子设计不同的实验和科普内容。一个半小时的课,我一般会提前一个半小时去现场做实验准备,之后还要再花半个多小时收拾,每次上课要4小时左右。”

戴伟喜欢看到孩子们兴奋的表情,“我希望能激发孩子们对化学的兴趣。”戴伟说,“很多高中生对我说,上了3年化学课没做过实验,觉得化学真无聊。可是看我做实验,觉得化学真有意思。”

戴伟告诉南都记者,他当然希望听过他讲课的孩子能受到启发,走上科学之路,“但所有人都成为科学家是不可能的,对于不想成为科学家的孩子,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让他们在生活中保持科学的态度,同样重要。”

从线下到线上

粉丝数已是伯明翰人口的两倍

黄色液体倒进圆底烧瓶,一股粗壮的浅绿色泡沫喷射而出,孩子们随之欢呼。这是戴伟最喜欢做的趣味实验之一,“大象牙膏”。

以前,只有在现场的几十个或上百个孩子才有机会看到戴伟的演示;如今,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都能通过手机,为大象得到“牙膏”兴奋不已。

戴伟的科普实验深深吸引了孩子们。

今年年初,戴伟把他的实验室搬上了短视频平台快手。“大象牙膏”、“法老之蛇”、“化学红绿灯”、“火星四射”……一个个有趣的化学实验在网络一一复现,既有戴伟此前在中小学做科普时的片段,也有专门在大学实验室录制的视频,单个实验播放量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戴伟有时会特意用生活日用品做实验,并注明操作方法,鼓励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尝试。“化学不是很多人想的那么危险,所有的物质都是化学物质,哪怕在生活中也可以利用家里的材料做一个小小的化学实验。”

10个月过去,“戴博士实验室”的粉丝已超227.4万——这已是英国伯明翰人口的两倍。

戴伟和中国小粉丝。

这个速度让戴伟欣喜,“如果是在专门的科普网站,不会有这么多人看。因为只有对科学感兴趣的人才会主动上科普网站,这部分人很少。”戴伟说,“很多人为了放松上快手,碰巧看到我的化学实验,觉得很有意思就关注,科普的效率高多了。”

戴伟向南都记者表示,这些年他一直在想办法提高科普效率,“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想要面对面地做科普太难了。而且大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速度和程度都不一样。在北京上海,科普渠道很多,带孩子去科技馆、去听讲座太简单了;但在农村,很少有孩子有这样的机会。”

“互联网的好处是公平,能给所有人机会。”戴伟告诉南都记者,“不管你在城市还是农村,只要有手机和网络,就能看到我们的实验。现在我去学校做科普,经常会有孩子们跟我说,你是不是戴博士?我在快手关注了你。”

“我当时要是有这样的化学老师该多好。”常有网友在实验视频下感慨。

戴伟露出笑容,“希望我还能在这个岗位上再干20年。”

出品:南都采编指挥中心

统筹:南都人物新闻工作室

采写:南都记者 刘苗(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