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阳光下,遇见一场薛定谔的青春

公路片总是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是连接既有生活和未来世界的重要纽带,并将生活里所有的偶然性拼接为变幻莫测的无常命运。(文末福利)
图片
犹记得《末路狂花》,两个正值青春的女人展开一场亡命之旅;《在路上》里,青年们彷徨于被迷茫岁月浸染过的流浪之路;而在《逍遥骑士》中,横跨大半个美国的嬉皮始终向往着精神之所……
图片
关于自由、梦想,或者说与青春有关的一切,都借着公路这一开放式空间得到完美诠释。
图片
新近上映的李杰导演的处女作《很高兴遇见·你》正是以类似的公路式框架,诉说着关于旅途的点点滴滴,散发出独特的青春光芒。
图片
奇妙的是,《很高兴遇见·你》的剧组大部分都有着多元文化的生活背景,因此跟所谓的国产青春片相比,这部电影确实算是导演一次另辟蹊径的尝试。能够遇见这样一部浪漫而美好的电影,我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做“纸短情长”。
电影《很高兴遇见·你》终极预告
十年前,导演李杰曾远赴美国俄亥俄大学攻读导演的硕士。而在这漫长的十年里,她拍过毕业电影《小镇两天》,还因此入围了一系列国际电影节。之后,她便开始萌发出拍一部青春爱情电影的炽烈念想。
图片
作为李杰导演的长片处女作,《很高兴遇见·你》摒弃了那些早已被其他青春片玩腻了的俗套桥段,在影片细腻平实的镜头里,始终涌动着的,是一种悄然孕育的独属于青春的生命力,仿佛淋了一场雨。
图片
无关爱情的轰轰烈烈和电光石火,它就如同夏日的软绵细雨,吹过山丘的热带季风,抑或如夜空投射到海面上的月光,所有的情绪都如此自然、简单,爱情悄悄滋生着,以某种不被察觉的动人方式。
图片
导演李杰想要讲述的是一个理科男的爱情奇遇,她有意将这样的故事放置在“公路片”类型框架下。取景于澳洲,镜头里绵延的澳洲海岸线,阳光、沙滩、绿植,就像这场爱情旅程的佐料,激发出生命旅途中的火花。
图片
但与其说导演对准的是爱情奇遇,倒不如说是一场理科男陈丁的自我成长,对爱情的探索,对感情的驾驭,这些精神指向都被浓缩在一个半小时的自驾历险中。而旅途中所经历的种种,就像是爱情的一个个奇妙驿站。
图片
回溯国产青春片里的主角们,他们对爱情的探索总是需要借助械斗、堕胎事件来完成;相反的是,影片《很高兴遇见·你》则轻盈地描绘着爱情的困境和出口,透过轻松的笔触,成功实现了与观众之间的微妙连结。
图片
在开拍前,《很高兴遇见·你》的剧组就遭遇了巨大的考验,先是剧组人员的签证出了问题,而后汽车和房子相继失火事件更是接踵而来,令导演颇感心力交瘁。
图片
由于中方剧组人员的往返机票时间间隔仅有32天,意味着李杰要在32天之内将电影拍摄完成。剧本的设定加大了电影拍摄难度,因为转场涉及的地点几乎都没有重叠,一系列因素使得电影的拍摄全程处于极限的临界状态。
图片
戏外的挑战映射着戏内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困境。男主陈丁是远赴澳洲交流的物理系博士生,但是某天,相恋了五年的女友周影突然提出想暂时分开,女友一番话使陈丁萌生了去凯恩斯找女友的念头。
图片
在这段看似风平浪静的感情中,他们两人很少会去跨越彼此的雷区。或者说,他们都在各自的舒适区扮演着女朋友、男朋友这样的角色,就像周影后来对陈丁抛出的那个问题:“你为什么都不会和我吵架呢?”想必,这样的爱情困境,能够击中很多人内心的软肋。
图片
陈丁是典型理科男,对科学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而在感情的经营上,他看不透也猜不透别人的想法。这样的人在恋爱时,习惯于坚持自己的逻辑,也就容易陷入一个怪圈。他越是执着于自己的逻辑,就越会被一段关系绑得更紧,直到眼里只剩下自己。
图片
电影里提过“薛定谔的猫”这一概念。这个科学史上著名的实验描述的是一种无法预测、难以捉摸的状态。这让我想起了科恩兄弟的《严肃的男人》,在那部电影里,同样运用了这一设定,巧妙地传达了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这是我们陷入混沌、迷失自我的原因。
图片
陈丁的生活同样也是如此,和《严肃的男人》里的物理老师一样,他们总是在追求着某种精确性,但生活给予他们的,却又是难以揣测的“吉光片羽”。正如每个人的爱情之路,总是需要不断摸索,才能抵达某处。
图片
导演在刻画陈丁这个人物时,有一个部分让我觉得印象很深。陈丁在描绘夕阳、描绘感觉时,他倾向于以数字、科学原理作为尺度,表面看起来可能有点无趣甚至冷漠,但却在无形中熨贴着某种珍贵的美好。
图片
要不我们又怎会被新海诚的那句“如果,樱花掉落的速度是每秒五厘米,那么两颗心需要多久才能靠近”感动得死去活来呢?那些看起来毫无感情的数字和原理,折射的是恋爱的谜题,就如同一个悖论,没人能找到破解的密语。
图片
在我看来,“不确定性”是电影的主旨之一。从李杰把故事抛给公路起,就注定了这段旅程的未知。如果没有去凯恩斯寻找女友的念头,就不会有那段奇特的旅途,陈丁和华裔女孩维多利亚也许就不会遇见,也许永远只是擦肩而过的男生女生而已。
图片
维多利亚正好要去凯恩斯参加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的比赛,命运的复调总是让人难以掌握,但又总会在一个人低潮的时候投射进一束光。小维和陈丁完全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前者开朗活泼,骨子里透露着乐观和幽默;后者则内敛严肃,骨子里是深深的固执。但爱情的奇妙之处正在于此,它拥有拉近遥远心灵的魔力。
图片
前面提到陈丁是一个固执的人,从电影铺陈的细节我们很容易发现,他对于万物的理解,都在自我的思维框架内自行展开,带着浓厚的科学色彩,有点不通人情,而且不太会受到外界的影响。
图片
我想,小维的行事作风对于陈丁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巨大的内心冲击,那种不受束缚的快乐和伤感,想必会是陈丁所无法理解的,但冥冥之中又有一种召唤。
图片
导演在这里暗示着中式和西式的迥异环境对个体的成长影响,18岁对中国的年轻人来说,是高考的炼狱,是人生残酷的十字路口,我们的世界是由作业、考试构建起来的黑白世界,单调、无止境。
图片
而对于西方的年轻一代来说,18岁无疑是人生最绚烂的阶段,他们坠入爱河,感受自然,那是一个不曾被繁复作业侵袭的烂漫而美好的阶段。
图片
可想而知,陈丁的人生一直都是在预料之内的,无懈可击的学术晋升之路,稳定的感情,从不出错;而小维呢,向往阳光和大海,热爱冒险,脆弱时会掉眼泪,开心时会肆无忌惮地交付真心,生活里充满了太多变数。
图片
有一个镜头很令人印象深刻。含蓄的陈丁在一次真心话大冒险中,从汽车顶棚探出身体,在一片晚霞里舒展开双臂,犹如《壁花少年》里那个在隧道里狂呼“we are infinite”(我们是无限的)的珊姆。
图片
那一瞬间,陈丁仿佛拥有击破青春困境束缚的力量,仿佛第一次冲破自己逻辑的边界,选择接受生活的B面,无法不令人动容。而他在沙滩上拥抱小维的举动,与其说是爱情,我认为更多是一种感情的释放。
图片
这一路,他们经历了抢劫、赌局,邂逅了不靠谱搭便车男、失忆老人,还受到了一个澳洲家庭的友好款待。所有这些奇遇,在悲伤、快乐、愤怒中迭代交替着,像一首青春的进行曲。
图片
而陈丁和小维之间这段“在路上”的感情,则有着一种感伤与释然。如果两个人注定不能在一起,那分开的时候,唯有说一声,很高兴遇见你!
图片
即便都曾为对方而心动,但两个人的缘分终究只有这场旅途的期限。爱情就像走迷宫,无奈的是,有的人并不会成为你的出口。正如导演李杰所言:“看似温馨的故事里,隐藏的是真实到有些残酷的人生。”
图片
但或许,最重要的并非结果,也不是方程的最后数值,而是“在路上”,一切自有命数,但又不断流转变换着,充满无数可能性,这和此前的“薛定谔的猫”形成完美呼应。
图片
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里写道:“我们非去不可,在到达之前,永不停止。”凯恩斯是维多利亚和陈丁这趟旅途的终点,尽管一路艰辛,但都没能成为阻断旅程的羁绊。女生为了摄影梦,男生则为了寻找一段恋情的出口。而这段“在路上”的经历,赋予了他们直面高山与低谷的勇气。
图片
这样的青春之旅,既有浪漫而疯狂的一面,又像澳洲海岸线上的云卷云舒,岁月静好。作为一部导演处女作,这样的完成度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遇见你,很高兴!在这个热衷于“说走就走的旅行”的时代,我们何不来一次有笑有泪的远途之旅?
作者| ella;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影 迷 福 利
请大家在文末留言,聊聊《很高兴遇见·你》或者你喜欢的爱情公路电影,我们将根据留言质量和点赞数,送出10张正在热映的《很高兴遇见·你》的电影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