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一豪宅,100年都不过时

图片
图片
2018年,一条与建筑学者一起,
探访了多个经典的民国历史建筑。
图片
其中,“远东第一豪宅”吴同文住宅
因表面覆盖大量绿色釉面砖
而被民众亲切地称呼为“绿房子”。
早在80年前,
民国“网红建筑师”邬达克就打造出
这样一栋摩登、简洁,
一百年不过时的房子。
图片
南京“美龄宫”因秋天从空中俯瞰,
像一串巨大的金黄色项链而闻名。
这座传奇别墅既展现了
“西洋骨,中国皮”的民国建筑风格,
更记录了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
在中国大陆最后的生活痕迹。
图片
上海市中心“爱神花园”
是民国时“煤炭大王”刘吉生送给太太
的40岁生日礼物。
这座文艺复兴古典风格的宅邸
也是建筑师邬达克的手笔,
庭院里,上海“最美喷泉”站立着
希腊公主普绪赫和爱神丘比特的雕像。
这三座藏在城市里的老房子,
承载着许多传奇故事,
大年初二,
一起来重温这些经典历史建筑。
1935年,上海的年轻商人吴同文,找到了当时传奇建筑师邬达克,在上海市中心铜仁路和北京西路的转角处,为自己打造了一栋四层高的宅邸。
图片
房子的建筑面积达到1732平方,在当时被誉为全远东最大最豪华的住宅之一。
而又因为建筑和围墙大量使用了绿色釉面砖,它有一个更亲切的称呼 ——“绿房子”。
图片
屋主人颜料商人吴同文
图片
1942年邬达克在上海圆明园路自己的办公室
设计这座宅邸的是当时上海最传奇的匈牙利裔建筑师邬达克。
邬达克1918年来到上海,1947年离开,在近30年里,做了50多个建筑项目,近百个单体建筑。在近代建筑师中,他的民众知晓度最高,堪称民国时的“网红建筑师”。
图片
现代主义风格,干净简洁
这个被称为“远东第一豪宅”的房子,外观只是一些直线和曲线,简洁干净。
当时有一个说法,邬达克向吴同文许诺这个房子50到100年不会过时!
吴同文是做军用颜料起家,军绿色是他最爱的颜色。为此,邬达克给这个建筑定制了高质量的绿色釉面砖。
图片
四层楼+大露台+花园
绿房子有四层高,邬达克根据这一家人的生活、工作、社交的需要,在空间上做了精心的布局:
图片
一层酒吧及游戏室历史照片
图片
中式佛堂历史照片
图片
二层餐厅历史照片
一二层是公共空间,一层有酒吧、游戏室,还有吴同文的老母亲拜佛的佛堂。二层有餐厅、起居室和书房。
图片
三层主卧室历史照片
图片
四层主卧室历史照片
三层和四层分别是吴同文与大太太和姨太太的起居空间。
每层的空间布局差不多,主卧室都有化妆更衣间,和各自子女的生活空间,一碗水端平,避免了两房太太的争风吃醋。
图片
图片
主卧里还都套有一个阳光房,即使天气不好,也能欣赏外面花园的宜人景色。
场地的南面有一个美丽的花园。建筑的南侧有层层跌落的大露台,每层房间朝向花园的一面都有大面积的落地窗。
图片
上海第一栋电梯住宅
绿房子还是上海第一栋电梯住宅。荷叶造型的电梯来自老牌的奥的斯电梯公司,现在修复了还可以使用。
很有可能这个电梯的设置,是为了减少两房太太在楼梯这个紧凑空间相遇的机会。
四楼的姨太太可以直接从电梯上下,三楼的太太可以走楼梯的。
图片
侧墙的透光玻璃
图片
电梯内顶部纹案
室内的细节,邬达克选择世界上最先进的产品、高质量的材料:
1. 12个卫生间,风格不同,却在80年前全部用的美国进口来的科勒洁具。
2. 邬达克设计了一组art deco装饰风格,分布在:主楼梯侧墙的透光玻璃, 窄条的拼花木地板…
图片
3. 建筑很多的天花板和地面, 都有两指厚的软木层,它相当于保温材料。
1930年代,邬达克就有了建筑要节能、环保的意识。绿房子不只是颜色绿,还是一个绿色环保的建筑。
图片
吴同文对这栋量身订造的住宅,也是真的深爱,不愿离开,最后他和姨太太也是在这栋房子里去世。
南京的美龄宫,从空中俯瞰,像是一串巨大的金黄色项链,中心的吊坠部分就是蓝绿色琉璃瓦的美龄宫建筑本身,它也被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称为“远东第一别墅”。
图片
图片
“美龄宫”,官方正式的名称叫“小红山原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
1929年6月,宋美龄跟随蒋介石参加孙中山灵柩的奉安大典。在路途中,她在中山陵西南侧的小红山上面,发现一块地方,便向蒋介石提出:能不能在这个地方造一个度假别墅?
美龄宫占地大概120多亩,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左右,主体上分成三层。
图片
一层侍卫室
图片
一层中式厨房
底层有接待秘书的办公室、厨房、锅炉房、侍卫寝室等。
图片
二层会客室
图片
二层宴会厅
第二层是蒋宋的起居空间,包括了会客室、宴会厅、蒋介石的办公室,以及室外的“观凤台”。
图片
三层卧室和餐厅
图片
三层礼拜堂“凯歌堂”
第三层是蒋宋夫妇的卧室、书房,和一个小餐厅。还配置了一个做礼拜用的小教堂,“凯歌堂”。
图片
图片
建筑风格:西洋骨,中国皮
美龄宫的设计师赵志游,是当时的南京市的工务局局长,采用了一种中西合璧式的设计,也被叫做“西洋骨,中国皮”。
中——
· 外观模仿清式宫殿建筑的大屋顶,顶上覆盖蓝绿色琉璃瓦;
· 门廊、腰檐(屋檐)部分,也覆盖上琉璃瓦片,流光溢彩、耀人眼目。
西——
· 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黄色耐火砖外墙,是西方建筑常用;
· 内部装修、设施也非常西化,大面积的落地钢窗等。
图片
图片
女性气质浓厚的房子
美龄宫是一座很有女性气质的房子:到处都有“凤”,让人联想到曾经的女主人宋美龄。
1. 琉璃瓦顶的屋檐,每一个勾头滴水上都雕刻了一只凤凰。
2. 室外二层的露台,叫”观凤台”,共有34根汉白玉石柱,每根柱上都刻画着凤凰图案。1930年修建房子的时候,恰巧宋美龄是34岁。
3. 南边门廊的天花,使用了中国传统的旋子彩画:蓝底的云雀琼花图案,色彩绚丽,非常精美。
图片
喜爱国画的宋美龄
图片
室内装饰摩登奢华,预算超支严重
在美龄宫的装修上,基本都由宋美龄一手包办。很多材料、施工,她都要一一过目,有一种家庭主妇式、事无巨细地关注。
图片
室内所用的大理石、马赛克瓷砖都是从国外进口的。电灯、电话、电铃也一应俱全。电灯,壁灯、顶灯等等也都是国外进口。
美龄宫的修建花了6年时间,1931年春天动工,1936年下半年才竣工验收。
预算24万银元,最后竣工超出了50%,花了36万多。最后蒋介石自己掏腰包垫付了超支的部分费用。
图片
美龄宫呈项链状,并非蒋介石原意
有人传说,项链是蒋介石送给宋美龄一种爱意的礼物。这其实是一个误会。
建造美龄宫是在1930年前后,“项圈”上的梧桐树早在5年前修中山陵的时候就已经种下了。“项圈”之所以形成,是因为车道改从正门两侧分上的这个设计,是宋美龄的主意,她怕吵。
辉煌与衰败
美龄宫建了六年,真正的使用只有不到三年。竣工几个月后,抗战爆发,蒋宋夫妇就搬离了美龄宫。
图片
图片
美龄宫最辉煌、使用频率最高,是1945年到1948年前。
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还都之后,蒋宋回到南京,每到周末,夫妇二人会到这里度假,举办宴会、舞会,招待各方宾客。
图片
1949年1月,蒋介石从明故宫的飞机场乘飞机离开南京,再也没有回来过。
如今,这栋折射民国时期审美、包含醇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建筑成为展览馆,安静地坐落在南京小红山上。
上海市中心的巨鹿路675号,作家协会所在的漂亮房子是一座民国时修建的花园洋房。
房子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爱神花园”。
图片
图片
1926年,著名的民族资本家“煤炭大王”、“火柴大王”和“水泥大王”刘氏兄弟中的弟弟刘吉生,请来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宅邸。
房子在1931年完工,刘吉生把它送给自己唯一的太太陈定贞,作为40岁的生日礼物,“爱神花园”的名称由此而来。
图片
刘吉生和陈定贞夫妇结婚照
邬达克对这块4000㎡的“之”字型场地做了一个巧妙的布局:前面做别墅,后边是花园,最深处的一块是这个家的网球场。
图片
最美的爱神喷泉
整个别墅对称布局,花园的中轴线上,蝴蝶型喷水池里,有一座一人高的希腊公主普绪赫雕像,她的脸庞微微侧向别墅东南角的主卧室。
普绪赫的脚下有4个小天使,也就是爱神丘比特的形象。在希腊神话里,普绪赫和丘比特是一对历经险阻最终在一起的夫妻。
图片
优雅的花园别墅
别墅主楼一共四层,地上三层,地下一层,1700㎡。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风格,宫殿一般的气派。造价足足用了二十万银元。
图片
面向花园的立面上,有四根希腊爱奥尼柱贯穿两层楼高,柱顶的涡卷代表着希腊女神卷曲的长发,柱身上的凹槽是长裙的皱褶。
整个形态满是女性的柔美,很符合房子设计主导者刘太太的女性身份。
图片
车道和雨棚
图片
前厅
车道设置在了主楼的侧边,一个壮观的拱券式雨棚从建筑的东边伸出。无论客人还是主人来到,落车后上几步台阶来到前厅。
图片
接待厅
图片
大宴会厅
前厅的左手边连接着一个精致的小接待厅,考究的柚木木板覆盖了整个墙面。
接待厅的另一扇门通向大厅。这个器宇轩昂的大厅扮演着会客厅、宴会厅和舞厅的功能。
图片
图片
餐厅
大厅西面连着餐厅,房间里特别布置了一个向西突出的凹龛。家里来客用餐时,便有乐手在这个凹龛里演奏音乐助兴。
凹龛的墙壁上装饰着有葡萄图案的彩色玻璃窗,葡萄在中国传统里还有多子多福、人丁兴旺、一本万利的寓意。
图片
图片
恢弘的三层大楼梯
这个家里的起居室、卧室都布置在二层和三层。如果是主人回家,进了前厅后直接往右手边走,上楼梯。
刘太太陈定贞在这座楼梯的设计上融入了很多巧心思:
图片
1. 围绕楼梯的墙壁彩绘玻璃,正中雕刻着玫瑰的图案,一是象征屋主夫妻两人爱情;二是女主人的英文名就是Rose(玫瑰)。
2. 楼梯扶手平台,从下往上看,有一个爱心的形状。
3. 扶手栏杆里嵌上了丈夫刘吉生名字(Kyih-Sung Lieu)的缩写KSL。
图片
图片
楼梯连着二层宽敞的走廊, 走廊把房间向南向北分开,朝南有两组完全对称的套房,一间起居室套着一间卧室。
一套刘氏夫妻用,一套用来招待客人。
两组套房共享南向的大露台,主人和客人可以在适宜的天气里,一同在上面聊天谈事,欣赏屋后花园的景致。
图片
这座花园别墅还有一个沧桑变迁的故事。1947年,由于和国民党、尤其国民党高官戴笠来往密切,刘吉生夫妇忍痛割爱、离开了这里,移居去了香港。
正好相反的是,之前旅居海外的哥哥刘鸿生回到了上海,1952年捐出这栋别墅。从那时起,这里变成了上海作家协会的办公地,沿用至今。
部分图片来源于:《绿房子》、《宋美龄全传》、《上海邬达克建筑地图》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