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曾打麻将输一月工资,经历过卫星与星空、贫穷与饥饿

图片
1963年6月,刘慈欣出生于北京,父亲是北京煤炭设计院的干部。
“文革”爆发后,全家被赶出北京,下放到山西阳泉一家煤矿,父亲做矿工,在阳泉的井上一干就是30多年。
阳泉是出了名的“武斗”重灾区,批斗大会每天都在上演。
为了不让儿子留有童年阴影,父母曾一度将刘慈欣送回罗山农村。
7岁时的一个夜晚,在罗山老家的池塘边上,挤满了男女老少,人们望着夜空异常兴奋。
图片
刘慈欣好奇心顿起,跟着来到池塘边,望向夜空。
不久,漆黑的天幕里,缓缓飞过一颗小星星。霎时,喝彩声此起彼伏。
“那是1970年4月1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了。”
小小刘慈欣只觉一股莫名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如同当时“腹中的饥饿”般不可遏制。
也是这年,附近村庄被洪水洗劫,58座水坝轰然决堤,乡民流离失所。
卫星与星空、贫穷与饥饿、“文革”与“批斗”、洪水与难民,这些懂或不懂的元素纠结混杂,成为刘慈欣早年的人生,也塑造了他的科幻小说。
60年代的山西阳泉,矿山和井架竖立在刘慈欣童年记忆里,灰蒙蒙的。
刘慈欣爱上科幻文学的起源,是那本父亲从北京带回来的凡尔纳《地心游记》。
图片
“一下子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就像是寻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感觉这本书就是为我这样的人写的……感觉就好像在一个黑屋子里,被一下子打开了窗户”。
在父亲床下的一个小木箱里,他还看到了卡赞采夫的《太空神曲》、叶弗列莫夫的《仙女座星云》。
以及刘慈欣的最爱之一: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
那时刘慈欣是一名小学生,父亲怕他看这些“封资修”的东西会惹出事来,几次警告他不要看。
一个夏天的黄昏,刘慈欣正在看《寂静的春天》,晚风习习。
父亲看见了,当即一把拿走。
刘慈欣想到前不久被“武斗”的“臭老九”,不由一阵紧张害怕,但他仍小声问了句:“这是一本什么书?”
父亲怔了怔,脸色逐渐转为和蔼:“这叫‘科学幻想小说’,是有科学根据的创作。”
图片
说完,他竟缓缓把书还给了刘慈欣。
父亲的宽容,以及跳出时代桎梏的认知,深深感染了刘慈欣:“我的坚持,都源于父亲这几句话。”
在那个充满暴力与恐惧的时代,父亲以不动声色的浪漫,保护了孩子心中的美好与希望。
入了迷的刘慈欣已放不下,把这些书看了一遍又一遍。
“文革”结束后,一些外国的科幻作品在国内解禁,他又读到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环游月球》及一些苏联的科幻文学作品。
后来英国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的作品,更使刘慈欣领略到科幻的震撼和巨大魅力。
克拉克是20世纪全球最著名的三大科幻小说家之一,小说里的许多预测与后来的现实惊人一致。刘慈欣从克拉克的作品中感受到宇宙的广袤和神奇,看到科幻“像造物主般”创造出一个个“真实到精致可触摸的想象世界”。
数年后,刘慈欣依然清楚地记得,1981年那个冬夜,阅读克拉克的《2001,太空奥德赛》和《与拉玛相会》时,他深深沉湎于那种宏大叙事的绝美和跨越数万光年的恢弘宇宙。
看完后,他走出家门,一抬头望见浩瀚无垠的星空,突然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
大地变成了无限伸延的雪白光滑的纯几何平面,在这无限广阔的二维平面上,壮丽的星空下,只有他一个人站着。
孤独地面对这生命无法把握的巨大神秘。
按照惯例,刘慈欣读完中学,就该子承父业。
然而1977年,高考恢复;
次年,改革开放。
这两年,见惯了天灾人祸和世情惨淡的刘慈欣,他看到了真实可感的希望。
他不用在高中结束就中断学业,同时也拥有了选择如何生存的权力,他也不用再偷偷地看科幻小说和文学作品。
刚刚改革开放,《人民文学》上就可以发表科幻作品了。
1978年,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出版面世,初版就销售160万册。
看到中国人写的科幻小说,刘慈欣备受鼓舞,当时只有15岁的初三学生开始尝试写作科幻小说。
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幻文学进入低谷,许多科幻作家纷纷搁笔。
迷恋科幻的刘慈欣无法自拔,却连能投稿的杂志都找不到。
刘慈欣在华北水利学院整个大学期间,他都泡在图书馆里,卡夫卡、博尔赫斯、奥维尔、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本本读下去。
图片
毕业之后,回到阳泉,刘慈欣一直工作在群山环抱的山西省娘子关发电厂,他的职业是计算机工程师。
去一趟市里,距离都在500公里以上。
那里最普遍的是人们没日没夜地打麻将。
有一次下班,刘慈欣跟同事打麻将,一晚上输了800元,那是他一个月的工资!
荒废时间去输钱,刘慈欣心中产生一种深深的罪恶感。
第二天,刘慈跑到旷野中,望着满目的黄土丘陵,遍地的煤场和发电厂,无尽延展的地平线。
他捡起丢失多年的笔头,继续写科幻。
多年后,他写下《球状闪电》,里面有段话:
“我明白自己是一个追梦人,我也明白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人生之路是何等的险恶莫测。即使那雾中的南天门永远不出现,我也将永远攀登下去——我别无选择。”
刘慈欣常常下班后坐在院子里的一把躺椅上,目送云卷云舒。
外表平静寡淡的生活中,刘慈欣把想象投射到数万光年以外的浩渺太空,有了灵感,就写下来。
《宇宙塌缩》和《微观尽头》是他参加工作之初重拾科幻的两篇试手之作,虽然语言稍显生涩,描写也较粗糙,但已蕴藏着他后来小说气魄大、悬念足的风格。
随后,他完成了《中国2185》。
几次尝试之后,刘慈欣杰出的想象力为他赢得声名。
他写《中国2185》时,互联网对中国还是一个新鲜的词汇,对普通人来说遥远得难以企及。
1991年,刘慈欣又写了《超新星纪元》。
这部耗时近三年完成的长篇科幻小说,后来被评论界赞誉为“比梦幻更空灵,比现实更逼真”,是“一部壮丽的未来史”,“一部文明浴火重生的宏大史诗”。
但问世之初稿子在几家出版社转了一圈之后,均被无情地退了回来。
直到12年后的2003年,才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
图片
一下子卖了12000册。
虽与主流文学作品比起来,这个数字不算什么,但科幻界敏锐地意识到,中国科幻文学的长篇时代即将来临。
创作于20世纪末的“大艺术三部曲”《梦之海》《诗云》和《欢乐颂》,凸显了刘慈欣在写作上的新体悟:
越是宏大的想象,越需要照顾到细节,细节写得越细,越能显示出作品的宏大。
穷天下之海制作的超级冰雕,
用太阳系弹奏的超级乐章,
挖空地球做出来的诗歌存储器。
刘慈欣创造出无限可能的超级技术,凸显着科幻的壮美磅礴。
《带上她的眼睛》为刘慈欣第一次赢得了中国科幻小说界的最高荣誉:银河奖。
香港诗人廖伟棠在地铁上读到这篇小说,不可抑止地热泪盈眶。
很多年后,《带上她的眼睛》被节选收录在教育部新审定的七年级下册教材里;《地火》也发表在2000年2月份的《科幻世界》里。
刘慈欣在《地火》里写:“刘欣恍惚地拿起父亲的饭盒,走出家门,在1978年冬天的寒风中向矿上走去,向父亲的二号井走去。”
这是他对一个时代的告别,也是为矿工父亲书写的科幻诗篇。
从1999年到2006年,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流浪地球》《中国太阳》《地球大炮》《镜子》《三体》等等八部作品连续8年荣膺第十一届至第十八届中国科幻文学银河奖。创下至今无人逾越的纪录,成为中国最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
刘慈欣明白:只有真实的经历,才会让人身临其境。
霎时间,“文革”、难民、饥饿、星空等碎片开始在他脑海里交织。
整顿思绪,刘慈欣新建了一个文档,打了四个字:《地球往事》。
“外星世界及神秘文明的塑造成了重点,托尔斯泰的大气苍凉在故事里弥漫,奥维尔的残酷寓言在情节中渗透,而克拉克式的末日情怀,则成为《地球往事》的核心主题。”
科幻小说应该是星辰大海一般的瑰丽和广阔。
2007年,小说连载完毕。
2008年1月,《地球往事》正式出版发行,书名被改成两个字:《三体》。是一部长达八十八万字,“厚重无极、气象万千”的科幻巨制。
最后一部出版之后,在科幻迷中卷起一阵“三体”旋风。
科幻作家韩松说道:“他将我们之前所写的所谓的科幻小说都碾得粉碎。”
图片
一部《三体III》出版,让沉寂多年的科幻小说霎时聚焦,可说炙手可热。
人们被他带到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是中国文字从未创造过的一个恢弘而逻辑自洽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地球如海中一片树叶,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刘慈欣认为,人类不应该轻易暴露地球在宇宙之中的存在,即便外星文明是好意的,和外星人接触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刘慈欣没想到,他的这个理论竟然与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理论不谋而合。
2010年,霍金发表言论称,对于外星生命,人类要做的不是积极尝试接触他们,而是尽量避免与他们接触。
刘慈欣在2006年就走在了霍金的前面,这就是科幻的远见。
刘慈欣创作《三体》,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科幻文学的属性。
20世纪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之后,《三体》打破了原来科幻小说封闭的读者圈,成为当代中国科幻史上的另一个高峰。
“三体”系列出版后,读者群的范围呈现有趣的膨胀式变化,有科幻迷、文学爱好者、科学工作者、企业家、创业者……
中国航空航天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在书评网站豆瓣网上谈论“三体”系列对中国航天事业未来走向的启发;
互联网公司创办人在社交网络上讨论“黑暗森林法则”与中国互联网创业环境的异同……
”三体”系列征服了无数的科幻迷,它的中文版发行量不仅达到了超纪录的40万套,共计120万册,成为国内近二十年来最畅销的科幻小说。
2013年8月23日,一个消息震惊了中美科幻界: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科幻扛鼎之作《三体》,即将登陆美国:
这是中国大陆长篇科幻小说首次在海外主流出版社出版。
“三体”系列的出版,被称为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里程碑。
有人说,“刘慈欣单枪匹马把中国的科幻小说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
2015年,拿满国内奖项的《三体》,入围雨果奖,被称为科幻界诺奖。
8月,雨果奖揭晓前夕,刘慈欣呆在老家,他成为五十多年来唯一没到场的获奖得主。
刘慈欣得雨果奖后不久,奥巴马还曾走总统后门催更!
因为当时美国的图书市场上只有《三体Ⅰ》,奥巴马让政府发邮件给刘慈欣要第二三部,而刘慈欣以为是垃圾邮件,果断给删了……直到中国外交部找上门来。
图片
在中国文坛,科幻文学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而刘慈欣的出现,引起了主流文学的广泛注目。
而在现实生活中,刘慈欣低调内敛,甚至在“三体”系列在中国文坛成为现象级后,他的同事对他的写作仍一无所知。
一天,一位要好的同事见到他,说:“我在网上看到有个写科幻小说的人很火,他的名字竟然也叫刘慈欣!”
刘慈欣温和沉稳,甚至有一些羞涩。他几乎对所有的面对面采访一概拒绝。
唯一一次为《三体III》做签售,他出来没有跟家人讲,只说“在外面有点儿事”。
图片
莫言对刘慈欣的想象力极为称道,自愧不如。
奥巴马和扎克伯格都为《三体》疯狂!
如今,刘慈欣蜚声华文世界,被科幻迷们拥戴为“科幻教主”。
他被国外华文媒体锁定为“21世纪中国文坛最值得注意的作家”,被视为可与阿西莫夫、克拉克、海因莱因相比肩的科幻文学大师。
人们说,当代中国科幻已进入“刘慈欣时代”或“三体纪元时代”。
从人文科学角度讲,科幻是为应对人类超级灾难而产生的,是其他任何文学门类无法替代的;
从自然科学角度讲,科幻是为发掘科学的美和震撼而存在的。
刘慈欣写“宇宙的故事说一生也说不完”,他便一生在浩渺无际的宇宙中寻觅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更创造出一个无与伦比的想象世界。
我知道已被忘却
流浪的航程太长太长
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一声啊
当东方再次出现霞光
我知道已被忘却
启航的时代太远太远
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一声啊
当人类又看到了蓝天
我知道已被忘却
太阳系的往事太久太久
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一声啊
当鲜花重新挂上枝头
刘慈欣小说简介(排名不分先后)
1.《三体》三部曲
大刘最成熟、文学与科幻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情节、结构、创意皆近乎无懈可击,同时在磁铁中也最受推崇。
2.《流浪地球》
这篇作品的创意点子太令人拍案叫绝了!这本来是一部长篇小说的题材,如果写成长篇,其成就绝对与《三体》有一拼!而写成短篇实在是大材小用,太可惜了!读这篇作品,绝对是一个震撼接着一个震撼,让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尤其是读到5000名地球派被处死时的遗言壮语时,谁能不潸然泪下?!
图片
3.《球状闪电》
这部小说最成功的有两点:一是大刘作品中罕见的塑造得极为成功的人物形象——林云(可以称之为女维德!)。二是量子力学的宏观科幻解释——认为球状闪电可以把人打成量子态(处于生、死之间),但是一旦被看到就会坍缩——这个有些魔幻色彩的解释,创意十足,获得磁铁们激赏。
4.《赡养人类》
大刘是预言家,他对人类财富分配的预言正在现实世界中逐渐实现,并提出了“终产者”的概念,四个字评价:细思极恐。
5.《时间移民》
个人认为,这是大刘思考人类命运中最有思想深度的一篇作品——没有之一。他得出的结论极其出人意料而又令人震撼:如果人类只能永远在地球上生活下去,仅仅因为厌倦,就可能走向灭亡!
6.《镜子》
这篇作品有些另类,是大刘唯一的一篇反腐科幻小说。其中的首长是大刘罕见的塑造得极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能够从原子级别上模拟整个宇宙的超弦计算机,像一面镜子,使人类的一切罪恶都无所隐藏,但是首长的结语却更为撼人心魄与发人深思:一个在道德上永不出错的社会,必死无疑!
7.《朝闻道》
如果能得到真理——科学精英们一致同意:十分钟后死可矣!这篇作品的最大价值,应该是提出了这样一个哲学论断:对宇宙终极真理的追求,是文明的最终目标和归宿。但接着却得出了一个虐心的结论:探求终极真理所必需的超高能实验,会毁灭整个宇宙!
图片
8.《诗云》
原来神级文明并非真的无所不能!能进入11维,已经纯能化,会时空跃迁的“李白文明”,最终不得不承认无法超越真正的李白,即使他用整个太阳系的物质量,制造出了能写出所有汉字诗的量子计算机也不能。
9.《带上她的眼睛》
这是大刘作品中最虐心的一篇!什么会比死亡更难受?——在坠入地核灼热岩浆中间的“落日6号”中子材料飞船上,一个人呆在闷热、仅有几平米的空间里,几年、十几年、几十年……
10.《乡村教师》
距地球5万光年的银河系中心,两大文明之间长达2万年的战争,与地球上一个患晚期肝癌的乡村老教师有什么关系?大刘告诉你:老教师拼尽最后一丝气力教给学生们的力学三定律,挽救了太阳系,挽救了地球文明和人类!
11.《超新星纪元》
假如人类只剩下13岁以下的孩子,会怎么样?这部作品,其实是一个规模空前的社会学实验的精彩记录。尤其是南极大战、国土交换读来令人惊讶,又觉得合乎情理。虽然在发表时,并未像大刘期望的那样引发足够的关注,但是它一定会让一代又一代的研究者、读者深思、反思……
12.《吞食者》
这篇作品几乎是《三体》三部曲的缩写版,而结果同样是人类的失败——而且成为被圈养的家禽。而吞食者文明无尽的“吞食—流浪”命运,同样令人惊讶与唏嘘。在5000名地球派、沈渊之后,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人类英雄:幸存的地球保卫者为了让地球文明重生,甘愿留下来充当蚂蚁的食物!
13.《地火》
这是一曲人类创新探索的悲歌!也是一部虐心的作品。它告诉我们,人类探索的代价有时可能大得令人难以想象。但是人类如果不探索航天之路,不飞出太阳系,那么结果只有一个:灭绝!所以,大刘在一篇论文中说,开拓创新是人类的宿命,无论代价多大,哪怕地球70亿人死去一半,也远比人类灭绝要好得多!而刘慈欣的替身“刘欣”就成了这条路上的一个殉道者!
14.《山》
这是大刘唯一一篇写硅基文明的作品。大刘的超卓想象力再次让我们惊叹!生活在地核中的机械生命的艰难开拓史如此奇崛,竟然把水叫“无形岩”。由于硅基生命实在匪夷所思,因此一些描述的生硬可以理解。总之瑕不掩瑜。记住那句话:山无处不在。无论硅基还是碳基文明,不懈地进取才是唯一(共同)的永生之路!
15.《中国太阳》
农民工水娃,经历了人生几次跨越,最终达到了顶峰,与20位工友一起,成为了由中国太阳改造成的第一艘恒星际宇宙飞船的“船员”,飞向浩淼的深空……
16.《全频段阻塞干扰》
本文是大刘向俄罗斯人民致敬的作品,因为“他们的文学影响了我的一生”(大刘语录)。本文是又一曲英雄主义的壮歌!天体物理学家米沙,为了制造出全球绝大部分无线电通信中断的效果,以帮助自己的祖国在战争中获胜,毅然驾飞船冲入太阳之中……
图片
17.《白垩纪往事》
恐龙的思维与蚂蚁的精确操作,二者合作造就了白垩纪文明,并从蒸汽机时代来到了信息时代。但是两大恐龙帝国,先是搞核威慑,后又偷运反物质,最终的灾难灭绝了恐龙,也使智慧蚂蚁退化为低智能昆虫。大刘在嘲讽大国核威慑的同时,也从正反两方面告诉我们:文明只有合作,才能共赢!
18.《梦之海》
把全球海洋中的水全部冻成巨大的冰块,20万冰块组成环绕地球的冰环!这就是神级文明低温艺术家的杰作。大刘的神级文明几乎都是艺术家,本文留下的名言是:艺术是文明存在的唯一理由。不过这位艺术家却让地球文明陷入了绝境……
19.《圆圆的肥皂泡》
生于因缺水将要被废弃的西北城市的圆圆有一个梦想:吹大大的泡泡。成为专家后,她先是“吹”了一个覆盖了整个城市的大泡泡,后来主持建成了从南海向大西北用泡泡在空中调水的工程……大刘身处干旱的西北地区,这是他给养育他的这片土地的献礼!
20.《欢乐颂》
一面100亿平方公里、厚度为0的镜子,向地球飘过来,停在了地球上方。镜子文明是大刘描写的又一个神级文明。它是个音乐家,把比邻星引爆、改造成脉冲星作节拍器,弹奏太阳,开了一场向全宇宙直播的音乐会。我们能够理解,因为宇宙间通用的语言,除了数学,可能就是音乐了。
21.《太原之恋》
这是身为计算机专家的大刘唯一一篇写网络病毒的科幻小说。诅咒病毒不断升级,最终太原大祸临头:几万患者被“确诊”为癌症,百万辆汽车横冲直撞,煤气、燃气全开放导致一幢幢大楼爆炸起火,整个太原一片火海。
22.《思想者》
这是大刘最有哲学意味的一篇小说。不如说是一篇散文。恒星A类闪烁的传递模型竟然与大脑神经元信号传递的模型同构!而恒星闪烁传递的普遍性,似乎预示着宇宙是有意识的,“他”其实是一个思想者!悲哀的是,“他”永远不可能有一次完整的感觉!
23.《赡养上帝》
这是大刘唯一一篇喜剧科幻小说。曾经辉煌的上帝文明,因为耽与享乐而导致连维护飞船的技能都忘记了。想到地球上养老而不得,最终不得不怅然离去。本文最有价值的是上帝文明的临别赠言:一定要飞出去!飞的越远越好!任何文明,待在它诞生的世界不动就等于自杀!
24.《微纪元》
人类的体积缩小10亿倍,这就是微人类。这种微小使人类在宇宙中的生存能力增强了上亿倍。生命进化的趋势是向小!恐龙灭绝了,同时代的蚂蚁却生存下来了。大刘的这些观念让人将信将疑。尤其是微人与宏人有同样的智能的观点,至少让我感到难以置信!
图片
25.《西洋》
如果当年郑和继续沿非洲海岸向西航行,历史会怎样改写?本文讲述的就是郑和西征后历史的另一种可能。第一次读到这样的故事,的确让中国人很振奋,然后是深思:经济实力已居世界第二的中国,应该怎样为人类做出自己的新贡献?!
26.《光荣与梦想》
比尔·盖茨的“和平视窗”计划:让交战国用体育比赛成绩决定战争胜负——大刘在本文最后也不得不承认,这只是一个美丽的童话而已。但是,辛妮在奥运赛场上,拼尽全力跑完马拉松全程,猝死在终点线上的镜头,将定格在每一个读者心中!
27.《纤维》
这是大刘唯一一篇写平行宇宙的小说。不同宇宙中的人们见闻、知识各不相同,因此互相斗嘴的情节读来妙趣横生。平行宇宙到底什么样?本文提供了一种可能。
28.《宇宙坍缩》
宇宙坍缩以后会发生什么?大刘在本文中给出了一个异想天开的答案:时光将倒流!在这个新的未来中,人们会发现,从老年走向幼年,从成熟走向幼稚是多么合理!一切都是反的,包括文字记述。
29.《命运》
如果6000万年前的那颗灭绝恐龙的小行星被推开而未撞击地球,现在会怎么样?本文告诉我们:恐龙成了地球的主宰,而人类则成了家禽和宠物!大刘讲述的虫洞故事,就是这么令人拍案叫绝!
30.《人生》
激活受精卵中处于隐性状态的人类遗传记忆,会生出一个怎样的婴儿?其实不需要生出来,未出生的胎儿就可以和妈妈“对话”。他竟然记得妈妈做过的一切事情!并且因为害怕外面的世界而拒绝被生出来,以至于拉断了自己的脐带“自杀”了!原来,对于婴儿,无知是一间保护他们的温暖小屋!
31.《2018》
2018年很精彩:虚拟国家被承认;“基因改造延长生命技术”可以使人活到300岁,甚至是永生;还可以冬眠……但两个世纪后的我还是我吗?你愿意告别现在的一切(爱情、亲人……)独自去未来吗?
32.《信使》
来自未来的信使,为了打消爱因斯坦因原子弹爆炸而产生的对未来的深切忧虑,向他通报。人类有未来!这是大刘少见的乐观主义作品。
33《微观尽头》
用宇宙大爆炸开始时的能量(万物创生的能量),击碎目前已知的物质的最小单位夸克,将会发生什么?夜空变成了乳白色,星星成了小黑点:宇宙反转了!走到微观尽头时,就回到了整个宏观;击穿了物质的最小结构,其力量反而作用到最大的结构上。
34.《圆》
这是大刘改写历史的第二篇作品。自首的荆轲获得了秦王的信任,继续用圆周率忽悠秦王:这个无限长而又没有重复的数字段的数字,藏着上天的奥秘(包括长生不老)!而欲知晓之,必须计算到足够多的位数。为了尽快计算出来,荆轲用300万军队建成了入列计算机。当计算正进行时,燕齐两国军队从地道里杀出,灭了秦国。
35.《混沌蝴蝶》
1990年代,前南斯拉夫在北约轰炸两个多月后,不得不接受被肢解的命运。本文是大刘声援前南之作。在非洲、东亚的一个小小的扰动,可以使前南地区阴云密布,从而阻碍北约的轰炸。这就是混沌学所研究的“蝴蝶效应”。
36.《鲸歌》
这应该是大刘的处女作。在鲸的大脑中安上生物电极,遥控它帮毒贩运送毒品。一个精彩的故事,但是科幻水平在大刘作品中显然是刚刚学步的婴儿。
37.《烧火工》
这是一个老掉牙的科幻故事,怀疑是大刘把100多年前的旧科幻故事翻新而成。后来想明白了:这应该是写给小朋友们看的科幻故事。来源:私房艺术、风闻社区、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