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丨不同省份生均教育经费差7倍,万亿投入能解吗?

图片
特约作者 | 杨三喜 教育领域资深媒体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引发关注。在财政过紧日子的情况下,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尤其是保障中央财政教育支出,意图很明显,就是要保障教育这一最大的民生。
然而,这个投入是否足够,又是否能解决不同省份教育投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呢?
不能穷教育,但前提还是得量力而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19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的目标,减税降费力度空前。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继续“保4%”,还首次提出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包括中央本级支出和对地方转移支付两部分),充分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但这一历程决不容易。
中国于1993年就提出了政府教育经费投入2000年末达到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但直到2012年,才终于实现。虽然迟到了12年,但是这一水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1%的水平,低于世界平均4.9%的水平,甚至低于一些欠发达国家。
实现这一目标为何如此之难?主要还是因为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较低。比如,1994年,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5%,如果当时达到4%的水平,按就意味需要将40%的财政投入要用于教育,虽然教育已经是财政支出第一大户,但显然也是不可能的。直到近年来财政收入占GDP保持在20%左右,才稳定实现了“4%”的目标。
图片
引自“城市化观察网”
今年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提出,如果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0.1个百分点,新增经费就能满足乡村教师收入翻番的资金需求。粗看,只要增加0.1个百分点,就可以解决290万乡村教师收入翻番的问题,增幅不大,细看却不是这么回事。2018年我国GDP总量为90.03万亿元,0.1个百分点,就是900亿。而2017年,中央财政教育经费为4600多亿,如果这笔钱中央财政教育经费出,那么起码要增加20%,谈何容易?
这笔钱由地方财政出,地方财政也相当为难。由于经济下行压力以及落实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各地财政都很吃紧,连北京的预算报告都直言,2019年为近年来财力最“紧”的一年。而乡村教师收入最低,最需要提高待遇的,往往是财政能力不足的中西部地区。
前一阵甘肃定西发生女童遭暴力伤害事件,被卷入舆论风暴的其实是一名临时教师,她的收入一个学期不过6000元,也就是说这名临时教师几乎没有任何福利保障,月收入不过1500元。
的确是再穷不能穷教育,但在当下的财政收入现状下,改变,并不容易。
“出生地不平等”依然还是最大的不平等
从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到2015年将“公平发展”放在“质量提升”之前,再到今年提出“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近年来,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的绝对主线。
教育发展不均衡,既体现在校际间,也体现在城乡,体现在区域。而背后的直接根源则是教育投入的差距。有句话说,最大的不平等是出生地的不平等,如果翻看教育经费统计数据,对此会有很深的感慨。
不管是生均教育事业费还是生均公用经费,北京都是遥遥领先。以高中阶段生均教育事业费这一单项为例,北京高达61409元,全国平均不到14000元,不及北京的1/4,河南省最低,仅8100多元,不及北京的1/7,即便是上海的38966元,在北京面前也大为逊色,中间差了近3个河南。在普通小学阶段,河南甚至刚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而生均公用经费的差距更大,最明显的仍然是普通高中阶段,全国平均3395元,而北京高达21677元,最低的甘肃,仅有2295元,略高于北京的1/9。
以2017年的投入为标准算一笔账,算一算生均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这两项教育投入之间的地区差距。一个北京户籍的孩子从小学读到高中,北京将投入72万多元,而在河南,这一数据为12万。这个算法不一定准确,但是却可以从中看到差距之大。
是河南等地区不愿意在教育上花钱吗?非也,河南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比例为17%,超过了北京的14%,但是河南人口高达9500多万,而北京户籍人口不到1400万,分下来就是这么大的差距。
目前,为了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问题,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全国近1900万名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实行生均公用经费“钱随人走”,但是可随流动儿童流转的仅是中央财政补贴的一小部分,中西部小学每人600元,东部每人650元。这点钱对于人口流入地来说,是完全不够用的。看到这个数据,我们或许就能明白,北京等大城市为什么要严控京外户籍子女入学了。
图片
各地财政能力情况不一,是直接影响教育投入以及教育发展水平的原因。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造成的财政能力的明显差距,恐怕也不是中央多投入就能解决的问题。
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说起来好像不痛不痒,但对于破解目前的教育投入难题,或的确能发挥积极而有成效的作用。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当不限于学前教育,各类教育都应该如此。
增加教育投入、解决教育不平衡,不能再“中央请客,地方买单”
教育投入,尤其是义务教育投入,是一项准公共支出,外部性较强,中央财政本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但在目前的教育财政体制下,中央与地方教育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匹配,形象的说法就是“中央请客,地方买单”。
数据上反映得很明显,201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总投入为3.4万亿,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为2.99万亿,而中央教育财政经费仅为4663.16亿元,占15%左右,且增速不高。当然,中央教育财政支出除了中央本级财政的教育支出之外,还有转移支付部分,但总体而言,中央财政支出比例偏低。
以最应该由中央财政承担支出责任的义务教育为例,直到2005年农村开始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的序幕才拉开。
而在此之前,义务教育支出主要由县级财政承担,县级财政力量薄弱,于是就发动群众,也就有了所谓的“人民教育人民办”。不少地区农村学校校舍是危房,学生要自己带着板凳去上课。
有学者统计,即使是联邦制国家,基层政府承担的基础教育经费也一般不超过50%。而我国的现状是,区县级及以下财政通常承担超过80%的义务教育支出,即便是已经实现免费义务教育的今天,中央财政教育投入仍然偏低。
图片
引自“城市化观察网”
另外,教育投入本来就是一个见效慢的项目,既然中央教育财政支出比例就不高,地方政府自然倾向于减少教育公共支出。
所以,提高中央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给地方教育的经费力度,并加强省级财政统筹力度,扭转“中央请客,地方买单”的现状,“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这就是“中央教育财政支出超万亿”的重大意义,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要解决投入不足和地方不平衡的问题,前路依然艰巨。
第44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