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人、被打先别急,看美国幼儿园是如何处理的?

"孩子打人/被打怎么办?”永远都是家长特别关心的问题。今天我们就请小马君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大家聊聊美国幼儿园如何处理孩子打架和被打的问题。

几乎每个来我们幼儿园应聘的老师都会被问到同样的问题:“如果你看到孩子之间发生肢体冲突,你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看老师的教育观。比如你会听到这样的回答,“我会马上过去劝阻,告诉他们,不应该对同伴动手,要管好自己的小手。” 很遗憾,这位老师就很难通过面试,为什么?

如果我告诉你,一位有专业素质的老师的回答首先应该是“我们先要看,这个肢体冲突发生在哪个年龄段”,也许你就懂了。

2岁之前,唯我独尊,“劝架”主打表情牌

孩子的认知发展中有一个阶段会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时间可长可短,但都是正常且必经的发展阶段。比如你经常会看到2-3岁孩子拿着别人的玩具说,“这是我的!” 但是到了6-7岁,你就很难看到这样的场景了。

有一次,我在学步室(2岁-3岁的班级),看到一个女孩非常认真地在纸上按手印,这时一个小男孩一把抢过她的画作,小女孩不放手,男孩就动手打了女孩的手臂几下,把女孩哭了。等我过去的时候,小男孩嘴里还在嚷着,“这是我的!”

大人们看到这样一番情形,估计多半就已经有判断了吧——就应该狠狠批评批评那个熊孩子,抢人东西就不对,还打人?更是罪加一等!

但我不这么看,由于这一年龄段孩子的认知发展还不健全,在他们的世界里就很难理解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怎样的社会性后果。小男孩之所以会抢小女孩的画作,是因为当时桌上已经没有一个空位了,但是他也想拥有一张自己的手印纸。于是通过简单的思考,他就采取了最直接可以达到自己预设结果的方式——“明抢”。

而且他们往往无法区分“我认为”的事实,和“实际”的事实。抢完后他理直气壮的说“这是我的!”的时候,很可能他真的认为这张纸是他的!

如果成人观察到了这样一段经过,并不应该上去劝架,而是帮助孩子认识对方的情感以及自己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整个过程,成人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引导员,而非非要判断出个谁是谁非的裁判。

我当时的做法是拉着男孩走到小姑娘身边,因为他们当时的语言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我只能挑最重点的做,就是帮助他认识感情。比如我会和他说,“你看到小姑娘的表情了吗,你觉得这是表示高兴还是伤心?”这个问题的问法也是有讲究的,如果孩子到了4-5岁之后,就不需要设置选择题,而是可以更加开放地让孩子直接表达,但当时由于我面对的是3岁不到的孩子,如果他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让对方感到伤心已经就很不容易了。

虽然3岁左右孩子说不出什么,但他们的肢体语言可以表现得很具体。男孩马上低下了头,想把纸还给女孩。但女孩还是止不住地哇哇大哭,我守在她旁边等她心情平复下来。接下来这一步特别关键,大部分的成人在处理肢体冲突的时候都会忘记,我们不仅需要对“动手打人”的孩子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受害者”进行引导,告诉他们怎么做,可以减少伤害。我跟小女孩说,“我看你哭得很伤心,老师也很难过,因为刚刚你的纸被别人拿走了。但是老师也希望你可以把你的想法直接告诉他,你可以说‘我不喜欢这样’。”根据我的经验,鼓励被打的孩子用语言去表达感受和勇敢说“不”,要比一味批评打人的孩子奏效得多。

最后,我还会对整个事情做一次复盘。其实归根结底,这件事情的源头是因为我在桌子边上设置的位置不够,没有满足孩子们都想参与的需求,想要降低年幼的孩子们发生冲突的可能,父母和老师应该注意的是至少应该先要把设施、设备备齐。

“对付”4+“暴力”儿童,小马君的宝贵实战经验

到了4岁之后,大部分孩子已经可以理解对方的感受了,但是教室里依然会出现肢体冲突。如何解决并没有唯一的标准,这非常考验老师的观察能力及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只有当你发现了肢体冲突背后最深层的原因,才能最有效地解决。之前汤圆妈妈在《孩子打人/被打的问题,英国幼儿园是如何处理的?》一文中也给大家分析过,我再来补充一些我实际体验中比较好的方法,供父母和老师们参考

秘诀1: 适当忽略,就能解决冲突

是不是每一种冲突你都要出面调停?我的判断标准有点奇怪,只要不会 “流血”的冲突,尽可能让它自然地发生,老师在旁边只充当“观察者”的角色。很多冲突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甚至有些是孩子故意要引起老师的注意,这时尽量淡化就好。但刚做老师的时候我可不这样,凡事都冲在第一线,先阻断再说,再婆妈地讲道理,美其名曰“谆谆教导”,之后效果确实不错,冲突少多了,但我现在觉得是因为他们嫌我太唠叨,烦死了。

怎么处理那些“无关痛痒”的冲突呢,曾经一位老师就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

比如排队是个最容易发生混乱的场景,两个熊孩子不知因为什么扭打起来,那个老师并没有理睬,而是和大部分的孩子说,“Let’s play a quite game. Hold your bubble!” (我们来玩一个安静的游戏,大家hold住嘴里的气泡)只见大部分的孩子直接鼓起了嘴巴。然后那两个孩子依旧嬉皮笑脸地打来打去。老师并不理睬,只是说,“Oh, I see Nash is going to win the game! Let me see, who else is going to win the game.” (哦!我看到Nash小朋友要赢得这场安静比赛了,让我看看谁还可以赢。)

听到这儿,那两个熊孩子突然不打了,举着手说,“Me! Me! Me!” (我我我!) 老师不动任何神色地说,“If you want to win, you have to hold your bubble.” (如果你要赢,你得先hold住你嘴里的气泡)。两个熊孩子服服帖帖地归队,不再打闹了。

为了孩子们出行安全,他们手必须拉在一条很长的绳子上。刚走出教室没两步,这两个熊孩子又开始打起来了。这时候我心想,老师你总得管了吧。只见她又出了一个奇招,伸出自己的手掌,很夸张地吹了一口仙气,然后说,“Oh I have some strong glue on my hand, now it’s time to hold on the rope. Who also has strong glue? Show me!” (我的手上有一种特别厉害的胶水,现在我要把我的手牢牢地黏在绳子上。我想看看谁也有这么厉害的胶水,你们要展示给我看哦!)

只见孩子们都往自己手掌上吹气,然后把手紧紧地抓住绳子,两个熊孩子也不打了,如法炮制起来。一边走,老师一边说,“I want to see who has the strongest glue.”(我想看看,到底谁有最厉害的胶水。)就这样,老师没有任何的直接介入,就解决了孩子们之间的多次肢体冲突。她的做法很简单,只关注积极的行为,或者用有趣的方式引导积极行为,故意忽略负面行为。

秘诀2:多问一个为什么

孩子们肢体冲突分为长期性和偶发性。如果是长期性的,之前汤圆妈妈的文章解释得很清楚,可以给孩子们读绘本,或者用“脚先生、手先生”的方案。但是对于偶发性的肢体冲突,需要家长配合一起找原因。

比如我们幼儿园有个孩子,到了5岁班级上,就像换了一个人,天天打人。直到有一天,孩子家长主动找到我们,想和我们聊聊。才刚坐下这个年轻的辣妈就大哭了起来,原来孩子爸妈刚刚离婚了,孩子的脾气也因此发生了突变。于是我们决定一起帮助他,我给老师布置的任务是,至少在2-3周之内,不要再给家长告状说孩子的不是,而是每天至少记录3条孩子好的地方。

非常时期只能使用非常手段,我们知道孩子母亲的情绪已经很差,如果再和她说孩子在幼儿园的负面表现,只会加剧她的情绪,并且把这种情绪再带给孩子,这会是一个恶性循环。

第二点,如果孩子出现过激的肢体暴力,老师要马上打电话到办公室,我亲自处理。之后一段时间,确实接到了很多电话,但我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孩子坐在我的腿上,听他慢慢和我说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是对的还是错了,可以怎么改进。

有一次他问我,“马老师,我是不是又做错了?” 我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关心这个问题?”他和我说, “我很害怕我做错,因为这样妈妈会伤心,我不想妈妈伤心。” 之后我什么也没说,只是抱着他。我和他说,“没关系,我们都有做错的时候,今天你只是情绪控制的不太好,但是这几次,我每一次都看到你有进步,妈妈会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的。”当我和他的关系建立之后,他的行为就慢慢有了转变。

其实这段经历也告诉我,对于那些偶发性的暴力行为,一定有一个特殊的原因。在你知道这个原因之前,很多原本管用的方法都会失效。离异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环境因素上的突变,行为变化反应出的是他内心的恐惧以及不安。这个时候如果还是用以前常用的说道理啊,和他讲故事啊都不管用,需要做到的就是倾听,以及建立起一个新的安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