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 马云谈奋斗,那谁来给“不奋斗者”一碗心灵鸡汤?

图片
文 | 丁阳
马云前几天的一篇谈话,再加上昨天的一则微博,把关于996的讨论提升到了最高潮。马云的核心观点是,“我不为996辩护,我向奋斗者致敬”,把一个“老板要求员工超时工作”的具体问题,上升到“奋斗的意义”这样的哲学层次。如何看待“马爸爸”的这番谆谆教诲?
“马爸爸”的这碗“奋斗鸡汤”,你很难说他是错的
这一轮科技大佬们谈“996”,有好几位说的都很直接。比如刘强东就说,“混日子的人不是我的兄弟”,“真正的兄弟一定是一起拼杀于江湖”,“我们只有拼搏奋进”,“每一个京东人都必须具备拼搏精神”,“我享受拼搏的快感”。王小川则说,“不认同搜狗价值观,不愿意和搜狗一起迎接挑战的人,我们不姑息。”这些大佬的意思都是,否认强制996,但你要是不拼搏不奋斗,对不起,不欢迎这样的员工。
相比之下,有鸡汤大师之称的“马爸爸”马云,其谈话就站在了完全不同的高度。他说,“坚持996的人一定是找到了自己的热情之处,找到了金钱以外的快乐之处,他们享受自己在八小时以外的学习、思考,探索的路径上,找到自己工作快乐点的人是幸福的,有福报的。”是基于这样的理由,他才说“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
图片
很难说,这是一种避重就轻,毕竟,对于很多人争议的焦点——“996公司强迫加班还不给钱”的问题,马云有足够的底气回应。他领导的阿里巴巴,不仅高工资,有高额的年终奖,还给员工发股票。“剥削员工”一说用在他身上,在不少人看来确实是有疑问的。他对此也显得不屑一顾,“企业不要觉得付钱就可以让员工996”“让员工通过996而获利的公司是愚蠢的”。
马云反复强调的,还是奋斗的意义,“不仅仅是企业家,大部分成功或有追求的艺术家、科学家、运动员、官员、政治家基本上都是996以上的。不是因为他们有超常的毅力,而是因为他们超爱自己选择的事业,他们为此付出超常的奋斗和努力,才获得了常人没有的’成功’。”在他看来,奋斗不仅带来高报酬,让家庭无忧,更重要的是让你自我实现,给你人生的意义。
话说到这份上,拿996给不给钱、996合不合法来说事,确实已经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马云这碗鸡汤,其实并不是那么好反驳。
毕竟,“奋斗”这两字的魔力可以说是无穷的。人活在世上,谁都想成功,不像“马爸爸”那么成功,那也得衣食无忧,有房有车,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如果你没有一个“富爸爸”,可依赖的,不就只有“奋斗”这两字么。“奋斗”是通往“成功”最重要的一条路径,这是谁都认可的一句话,与奋斗有关的名人名言不计其数。就看如今在国际上备受瞩目,被诸多科技巨头乃至美国政府所忌惮的华为公司,有今时今日,能离得开那有名的“奋斗者协议”吗?
图片
奋斗,让自我得到实现,让企业得到实现,让国家、社会得到实现,这碗鸡汤,谁能够拒绝?面对这碗鸡汤,你还好意思想着“朝九晚五”吗?
靠奋斗成功固然让人钦佩,但二八定律告诉我们,成功者终究是有限的
然而,问题在于,鸡汤煲得再好,再怎么让人动容,这世界还是有客观规律的。
这个规律就是,一个社会,是不可能所有人都“成功”的,对此起到决定作用的,是二八定律。
所谓二八定律,很多人都不陌生。这也被称为80/20法则、关键少数法则、帕累托法则。意指,约仅有20%的变因操纵着80%的局面。也就是说:所有变量中,最重要的仅有20%,虽然剩余的80%占了多数,控制的范围却远低于“关键的少数”。
这一法则在很多领域都被验证,而最被人熟知的应用,就是在社会财富分配领域。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首先注意到,19世纪末时,意大利约有80%的土地由20%的人口所有。一个多世纪后,这一现象在全世界仍然成立。1992年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报告”曾提到过一个“香槟杯”效应,显示全球收入分配非常不平衡,全球最富有的20%的人口控制着世界收入的82.7%。
需要说明的是,“20/80”并不是定数,只是描述“关键少数”这个分布趋势。在财富分配领域,全世界的趋势都是,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自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在其《21世纪资本》中提出这一观点以来,这一帕累托法则的极端化现象就备受瞩目。
二八定律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具体到财富分配领域,恐怕与经济学、社会学乃至生物学都有关系。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很难改变的现象。
但从财富分配领域说开去,二八定律也就意味着,一个社会的成功人士终究是有限的,有无数人都梦想像“马爸爸”那样成功,但能实现目标的只是少数。你不够成功,不见得是因为你不够奋斗,而是因为别人比你更加奋斗——并且,当大家都足够奋斗的时候,是否有理想的回报,就越来越取决于其他因素,领导是否正确决策,你的人脉资源如何, 乃至于你是否有足够的运气,等等。
图片
当然,你可以说,只要你比90%的人更努力,比99%的人更加努力,更加奋斗,那你成功的几率就是比别人大。这话不假,从个人的角度的来讲,越想成功、想做到越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就越需要奋斗。但把视野放到整个社会上,我们必须得承认,在攀爬“成功”这座峭壁的过程中,必然有很多人摔下来。一个个检视,会发现各有各的弱点,有的人软弱,有的人缺乏恒心,有的人缺乏执行力,有的人就是运气不好……
甚至,还有很多很多的人一开始就在山底,连攀爬的意愿都没有。有可能是开始就缺乏信心,有可能是人生就没有太高的目标,也可能是人生的兴趣就不在奋斗和成功上。
还有一种可能,不愿意冒“奋斗”的风险。是的,不是所有的“奋斗者”都具备义无反顾去奋斗的条件:狼性老板可以全情投入不眠不休的工作,其他杂事高价雇人解决,年末休假与家人一起去欧洲旅游休假;但很多员工要经历上下班的跋涉,要肩负很多上有老下有小的实际困难,也难以补偿因工作而牺牲的陪伴家人的时间。另外,普通员工抵抗风险的能力与老板们也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总之,作为“不奋斗者”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一种理想的日常,即便是无奈的。
奋斗者该得到赞扬,但“不奋斗者”也需要自己的心灵鸡汤
没法说,一个不断强烈传递“奋斗”信号的社会,有什么不好。毕竟,这个世界不止有我们一个社会,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拥有“奋斗”的民族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奋斗者,应该得到赞扬。
然而,在强调“奋斗”的同时,这个社会也有必要承认,那些曾经奋斗过但却失败从而放弃的人,或打从一开始就不追求成功的人,并不应该受到指责。作为“不奋斗”的庸众并不可耻,这也是一种自我选择,你可以说这种选择没志气,但没准是看明白二八定律之后的冷静判断呢?
硅谷也有加班文化,一些人把工作狂标榜为理想的生活方式,贩卖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成功学,称没有比创业更崇高的使命,还说要取得成功,必须愿意放弃一切。对于这种加班狂热,在美国是有人警惕并进行纠偏的。
比如,一些学者会去研究这种加班文化到底是否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家约翰·彭卡韦尔在201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就宣称,一周工作超过56个小时几乎不会带来生产率的增加。
媒体则会深究一些受加班文化影响的悲剧事件,当Uber工程师约瑟夫·托马斯自杀后,其遗孀将其归咎于公司工作时间长、心理压力大的拼命文化,许多媒体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报道。
甚至于,有企业家专门为“不奋斗者”出头。据报道,有一家已经在盈利的软件公司,雇佣了56名员工。每周的工作时间上限为40小时,夏季削减到32小时。老板戴维·海涅迈尔·汉森还出了两本谴责工作狂的书来宣扬他们的理念。汉森称,“看到人们在创业的祭坛上被要求放弃假期、睡眠、青春、家庭和伦理”,有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他还举办研讨会,发表了很多公开演讲。
图片
戴维·海涅迈尔·汉森撰写的《平静的公司》,宣扬不要求员工拼搏也能经营好企业
那么,在中国,谁来为“不奋斗者”出头呢?有没有哪位大佬出来说说,“不奋斗者”也有留在大公司的权利呢?甚至站出来重新定义一下,给按时上下班的人摘掉“不奋斗”的帽子呢?
中国的“不奋斗者”们,面临的压力太大,他们太需要这碗鸡汤了。
第44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