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民间小吃在抱慈禧的大腿?

文|陈卿美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小吃,每种小吃都是一种美味。这一切就构成了舌尖上的中国。
中国的地方小吃文化,往往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喜欢强调自己的历史悠久,比如XXX诞生在清朝咸丰年间。二是喜欢强调自己的尊贵身份,比如在光绪时期,曾进入宫廷。或是皇帝与慈禧曾亲口品尝,并获得好评。
历史悠久的小吃,则背后蕴含着历史传承的故事,承载着丰富的地方文化。皇家认可的小吃,彰显着无与伦比的风味,独一无二的高贵。
小吃这东西,本地人吃的是习惯,外地人吃的是文化。中国人喜欢历史传承,一种有文化内涵、有历史底蕴的小吃,自然才更受欢迎。
图片
影视剧中的满汉全席
但光有历史还不行,在权力唯上的社会,只有攀附权力才能获得竞争优势。因此,在很多地方小吃的宣传中,都对皇家认可的荣耀进行了特别强调。虽然有些是子虚乌有的故事,但吃货们也很喜欢。这其实就是一味调料,少了这味调料,小吃就少了些味道。
地方小吃攀附权力,最典型的莫过于抱慈禧的大腿,也就是慈禧爱吃。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首先是北京的小吃。比如豌豆黄、艾窝窝、焦圈儿、豆汁儿、茯苓饼、驴打滚儿、糖火烧、八珍糕,炒肝儿、芸豆卷、门钉烧饼,炸酱面、北京烤鸭,甚至锅贴儿、糖葫芦,都曾进过宫廷,成为了慈禧的最爱。
这些小吃的宣传套路基本都差不多。无非就是慈禧在宫中山珍海味吃腻了,想吃点市井的东西,结果这些小吃因为各种因缘巧合,进了宫廷,而且都备受慈禧的喜爱。
比如豌豆黄的故事,相关记载是这样的:
“据说,一天慈禧正坐在北海静心斋歇凉,忽听大街上传来敲打铜锣声和吆喝声,心里纳闷,忙问是干什么的,当值太监回禀是卖豌豆黄、芸豆卷的。慈禧一时高兴,传令将此人叫进园来。来人见了老佛爷急忙跪下,并双手捧着芸豆卷、豌豆黄,敬请老佛爷赏光。慈禧尝罢,赞不绝口,并把此人留在宫中,专门为她做豌豆黄和芸豆卷。”
但这段话并不是出自历史典籍,只是存在于小吃的介绍与各种文章中。
对于慈禧吃艾窝窝的故事,有人找到了清人李光庭所写的《乡谚解颐》一书,但在这部书里,也只是“听闻”而已。
有意思的是,很多北京小吃也是承德的小吃,也同样存在慈禧品尝的故事。究竟谁在先已经无法考证。类似这样的故事,每个北京小吃都有。这些故事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明确的历史考证,都是“传说”、“据说”、“据传”。
北京是天子脚下,喜欢打皇家文化牌,小吃自然也不例外,这点北京的优势得天独厚。宫廷小吃与民间小吃相互影响,这个很正常,但问题是,慈禧口味那么杂吗?什么都喜欢吃?
貌似慈禧才是真正的吃货,因为普通人吃各种地方小吃,总有喜欢吃与不喜欢吃的。而慈禧则不同,哪种地方小吃都喜欢,哪种味道都对慈禧的口味。慈禧吃了任何一种地方小吃,都赞不绝口,甚至连厨师都要召进宫廷,给个编制。
其他地方的小吃也有这种抱慈禧大腿的现象,如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故事是这样的,据说是袁世凯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将狗不理包子进贡给慈禧。慈禧非常喜欢,甚至还经常派人到天津专门购买。相传慈禧曾说:“山中走兽云中燕,腹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包子香矣,食之长寿也。”由此,狗不理包子扬名全国。
首先,这个故事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袁世凯曾长期在天津任职,且喜欢讨好慈禧。比如在慈禧六十岁大寿时,袁世凯曾专门孝敬一辆奔驰车给老佛爷(实际为美国图利亚车,详见本人文章《慈禧的“第一次”是如何开洋荤的?》)
汽车都能送,何况包子。但直接送包子的可能性比较小。那时候,从天津坐火车到北京,通常要5个小时,而且北京的车站还是城南的马家堡车站,从马家堡到紫禁城还有一段比较远的距离。因此,即使做足保温措施,几个小时后,慈禧再尝狗不理包子,多少都有些凉了。加热了再吃?作为最高统治者,慈禧会享受这种待遇吗?
很大可能是,袁世凯派狗不理包子厨师进宫,现做现吃,如此才能让慈禧享受到最新鲜的美味。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最有名的小吃,但现在外地人到天津品尝后,没有几个说好吃的。为什么慈禧就对狗不理包子钟情有加呢?难道是那么多北京小吃给慈禧整腻了?
在天津还有一种包子,据说也和慈禧有关系,这就是石头门坎素包。相关资料里是这样说的:
“老佛爷食后喜形于色,连连称赞‘这家的素包味道真好,比御膳房的菜还好吃’。加之她回京后心情舒畅,事事顺利,想起来那道高立在店门口的石头门槛,迈过后似乎也迈过了心里的‘坎’,得到了好运,就赐了‘真素园’餐馆店名为‘石头门坎’。从此御赐皇封的“石头门坎素包”成为津门一绝,石头门坎素包的称呼也一直延续至今。”
可能是狗不理包子太荤,慈禧又喜欢上了这个素包,还御赐了名字。慈禧爱吃的小吃数不胜数,但御赐名字的确不多。这个故事同样是传说,也找不到典籍出处。
另外两种天津小吃,“果仁张”与“崩豆张”号称也与慈禧有关。两种小吃的宣传套路貌似都是一样的,创始人都是清朝宫廷御膳房的师傅,两人都姓张,都是从北京到了天津。其中慈禧还御赐“果仁张”为“蜜贡张”。
估计慈禧吃果仁还行,至于崩豆嘛,老年慈禧,牙口有那么好吗?
在河北也有这样的小吃。比如唐山的饹馇,这是一种面食。相关资料是这样说的:
“椐说当清王朝在遵化建东陵以后,守陵人为讨得皇家的欢心,就把这一特产送进了皇宫。当时的慈禧太后吃饭有个习惯,端上来的菜最多只夹两口就撤下。有一次,御膳房端上了醋熘咯扎,她一看没有吃过,问了声:“这是什么菜呀?”太监赶忙回答:“还没起名字呢,请老佛爷赐个名吧。”慈禧太后一边听一边吃了两口,太监就忙着往下撤。谁知,慈禧太后还没有吃够,就说了句“搁着”吧。太监以为这是太后赐的菜名,马上传下去:“老佛爷赐此菜名为‘ 咯扎’。”咯扎与搁着谐音,从此以后,咯扎的叫法便在民间流传至今,咯扎的身价也大大提高。”
一个守陵人向皇宫里进贡东西,必是上等佳品才可,但如此好东西,竟然没有名字,这简直不可思议。
1900年8月,八国联军侵华,慈禧与光绪一路西逃。经今天的河北宣化、山西大同、忻州、太原、平遥、临汾,最后到陕西西安。1901年10月,慈禧回銮,过河南洛阳、郑州、开封、安阳,经河北邯郸、邢台、正定、保定。这一路又带火了众多地方小吃。
比如张家口怀安县的柴沟堡熏肉,据说是慈禧驻扎在怀安县柴沟堡时吃到的美味。然而,当地的《怀安县志》却没有相关记载,在县志中只说了“柴沟堡熏肉特佳,名驰省外,以之分赠亲友,无不交口称赞。”
据史料记载,慈禧西逃路过怀安县是8月25日、26日,第一天住在怀安县城西的一位叫樊再传的贡生家,第二天则住在县衙内的文昌书院。史料中没有慈禧在柴沟堡住宿的记载。
当然,没有住在柴沟堡,也不影响慈禧吃熏肉。这是绝好的地方宣传机会,但在《怀安县志》中根本找不到。难道当时慈禧吃肉成了敏感词?
据史料记载,慈禧在山西待了53天。这53天,成为山西小吃扬名天下的关键时期。如山西的刀削面、忻州龙凤瓦酥、平遥牛肉、平遥碗托、祁县雪莲酥、闻喜煮饼、孟封饼、泡泡油糕、羊杂割、解州羊肉泡馍。
最有意思的是解州羊肉泡馍,相关资料说,慈禧到了西安,仍然想念解州的羊肉泡馍,派人到解州取之。从陕西跑到山西,取羊肉泡馍?感觉比慈禧派人到天津买狗不理包子夸张十倍。
在陕西、在河南,这样的小吃数不胜数。如河南巩义的河洛面、黄金饼。相关资料说,慈禧一行饥肠辘辘到达黄河南岸,赶紧吩咐李莲英去找吃的。李莲英去窑洞里找来这两种只有贫困百姓才吃的小吃敬献给慈禧。
这种说法根本不符合史实。因为慈禧西逃、回銮一路,只有初期几天比较狼狈,其他时间都很奢靡,吃饭根本不成问题。尤其是回銮期间,排场很大,随行队伍浩浩荡荡,怎么可能会有饥肠辘辘,让李莲英去找吃的这种事发生。
慈禧西逃期间,奢靡依旧,吃喝用度,豪奢异常,各地官员极尽谄媚之能事,用当地最具特色的风味小吃招待慈禧,并不稀奇,只是并没有那么夸张。
真正有历史典籍记载的,怕是只有豆粥、一品锅等吃食。据《庚子西狩丛谈》记载,慈禧仓皇逃到今天河北怀来县时,当地兵荒马乱,百姓逃难,很难找到吃的。吴永准备的食物被乱兵饥民哄抢一空,最终只剩下了一小锅豆粥。吴永“恐粗粝不敢上进。”而慈禧则说:“有小米粥,甚好甚好,可速进。患难之中,得此已足,宁复较量美恶?”
慈禧等人喝豆粥的情景是这样的,“争饮豆粥,唼喋有声,似得之甚甘者。”这场景、这滋味与朱元璋喝珍珠翡翠白玉汤是一样一样的。
还有著名的“一品锅”。《庚子西狩丛谈》记载,直隶延庆州知州(今天的北京延庆)秦奎良在迎接慈禧时,根本来不及准备,也没有什么可吃的东西。他立即给下一站迎接的吴永写信,让其尽快准备“一品锅”。
这个所谓的“一品锅”,是乾隆赐予孔府满汉全席的最大一件餐具,即一个大锅。后来,厨师将将鸡鸭、猪蹄、海参、鱼肚等全部放到一个锅里,烹制成汤菜,慢慢就成了著名的“一品锅”。这个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麻辣香锅。
如今,仍然保留“一品锅”这个名字的似乎只有安徽小吃,安徽有“绩溪一品锅”,类似冬天吃的火锅。
遗憾的是,因吴永无力准备,当时的慈禧并没有吃到“一品锅”。
慈禧西逃期间,吃过的小吃肯定不少,按正常逻辑来讲,很多东西她不一定喜欢吃。在反映慈禧西逃的一部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山西的官员为慈禧精心准备了削面、拨鱼、抻面等小吃,结果慈禧根本不感兴趣,说“一股子面味儿”。据说,慈禧是不怎么喜欢吃面的。
为啥地方小吃都要抱慈禧大腿呢?除了想沾点皇家贵气以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慈禧是个大吃货。民间都疯传,慈禧每顿饭都要一百多个菜,每个菜只尝一口。
德龄公主曾在《御香缥缈录》一书中这样评价慈禧:“皇太后的一生,可说是为‘吃’而生存的。”
清廷毕竟是满人的天下,满人最喜欢的还是烧烤。据《燕行录全集》记载,“满菜多烧烤,汉菜多羹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