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 | 低聚肽,真有那么神奇?还是先看好你的钱包吧

较真要点:
查证者:云无心
有网友说朋友圈里有推销“低聚肽”的,说得天花乱坠。低聚肽到底是什么东西,真有那么神奇吗?
图片
一、作为“功能食品”和“保健品”销售的低聚肽,通常是把某种蛋白质用酶进行水解得到的产物
大家知道蛋白质是食物中的一大营养成分。我们吃蛋白质是为了摄入氨基酸。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链接起来的东西叫“二肽”;再链接一个上去,就变成“三肽”;以此类推,有“四肽”“五肽”“六肽”……
这样链接起来的一串氨基酸也被称为“肽链”。如果一个肽链中的氨基酸数目超过50,也就被称为蛋白质了,而少于50的,就被称为“多肽”。如果氨基酸数目很少,可能会被称为“低聚肽”或者“寡肽”,而相应的“多肽”就特指氨基酸数目比低聚肽多的肽链。至于多少个氨基酸以内被称为“低聚肽”,并没有统一的共识,把20个氨基酸作为界限的比较多。
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会被消化液中的蛋白酶“切成”多肽、低聚肽以及氨基酸。
简而言之,低聚肽就是蛋白质被切开得到的小片段。这个把蛋白质转化为低聚肽的过程,在我们的胃肠内自动进行。
作为“功能食品”和“保健品”销售的低聚肽,通常是把某种蛋白质用酶进行水解得到的产物。
图片
二、低聚肽在理论上可能有生物活性,但不代表市场上的低聚肽产品有生物活性
我们吃蛋白质是为了摄入氨基酸,通常所说的“消化吸收”也是指把蛋白质消化之后吸收进血液,成为能被人体利用的氨基酸。人体的小肠并不只是吸收氨基酸,有一些低聚肽也能够直接穿透小肠壁进入血液。在血液中,一方面这些肽会被进一步分解,另一方面它们也有可能对人体细胞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就是通常所说的“生物活性”。
在细胞实验中很容易观察到某些低聚肽的“生物活性”。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某些低聚肽”是指特定的氨基酸、按照特定结构链接而成的肽链,并不是蛋白切开得到的任意片段。如果把这些特定的低聚肽纯化分离,拿去做动物实验,也有可能显示某些“生理功能”。前面那张图中列出的“生理功能多样”,其实是不同的科学家、用不同的多肽,在各自不同的实验中所观测到的“可能具有的生理功能”。
但是在商品营销中,商家们把这点演绎成了“我卖的低聚肽具有这些功能”——这显然跟事实完全不同。
三、市场上的“低聚肽产品”离真有功效,还差得远
因为低聚肽“可能具有的各种生理功能”,对它的研究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和医药公司,也发表了无数的科学论文。在这些论文中,展示了许多“具有XX潜力”的低聚肽。
但是,这些研究距离成为产品,也都还有相当长的距离。比如,要成为成熟产品必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低聚肽的功能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但各种酶在切开蛋白质的时候都有很大的随机性——这次这样切,下次那样切,“目标低聚肽”的含量无法保障。
2、 当人们吃下低聚肽,胃和肠里的蛋白酶对它们也有高效的切割能力。也就是说,在工厂里生产好的低聚肽,吃下去之后还要经历胃肠蛋白酶无规律的剪切,成为结构无法预测的另一堆低聚肽和氨基酸。
这两个问题,目前的“低聚肽产品”都无法解决。
其实,科学研究中更多是找出什么样的低聚肽具有“功效”,然后通过人工合成或者其他手段制成药物。作为药物,可以通过注射进入血液,也可以采用工艺手段帮助低聚肽躲过消化进入血液。
不管哪种情况,都是针对特定的低聚肽而操作。而市场上的“低聚肽产品”,其实是一堆“蛋白酶解得到的小片段混合物”,只是把吃下蛋白质之后胃肠要干的工作在生产线上提前做了而已。
四、面对不明觉厉的营销话术,看好你的钱包
低聚肽在理论上可能有生物活性,也有许多科学论文支持这一点。但研究中所用的低聚肽,以及实验的方法,跟你吃买来的“低聚肽产品”,完全就是两码事。天花乱坠的专业术语,不过是偷换概念,演绎扭曲科学文献,让不明就里的消费者不明觉厉而已。
这就类似于:某中学的孩子们中有学习成绩好的,有运动能力强的,也有艺术天赋高的,于是就宣称毕业于该中学的人是“运动健将、演艺明星兼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