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双鱼陨石》,感觉网络大电影又有救了

看完《双鱼陨石》,终于可以对网络大电影重新燃起希望了,虽然逃脱不了由于制作成本低而带来的“五毛钱特效”,但是从剧情的流畅性和内容表达的完整性来讲,已经可以称得上优秀。

‍从罗布泊之谜说起:‍

这部集悬疑、科幻于一身的电影脱胎于一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未解之谜”——罗布泊之谜。罗布泊之谜是于2009年左右在网络兴起的一个关于“双鱼玉佩”的传说,在新疆腹地的罗布泊本身就充满神秘色彩,

耳状的地形和布满流沙暗河的地质让当地几乎是无人区,千百年来无数探险者丧命于其间,而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1980年中国科学家彭加木的经历,他与科考小组的人一起前往罗布泊探寻一种植物的生长状况,但是在考察未完的时候,他留下一张“我往东去找水井”的字条就离开了他人,下落不明。

在若干年后,被前往调查的人发现疑似其尸首在距离当年营地不远的地方被风沙淹没,推测彭加木在外出寻找水源的时候不幸遭遇沙尘暴。无独有偶,后来一位叫余顺纯探险家也在横跨罗布泊时发生意外,为这个地方再添几分阴影。

在这些探险故事之上,发展出“双鱼玉佩”的传说,传言彭加木发现一块可以将生物进行复制的双鱼玉佩,在得知这一奇异现象之后的彭加木其实是复制了自己,担心将双鱼玉佩的事情暴露在公众面前会导致严重的伦理问题,而选择制造了自己失踪的假象。

而电影中也是一个与这个传说在大体上非常相似的故事,只是将地点换为“罗骨泊”,而具有复制有机生命体功能的物件则是“双鱼陨石”。将重心放在前往科考探险的一行人在发现双鱼陨石之后的行为,以及最后如何走出沙漠之上,增加了探险元素。

欲望的折射:

电影中的探险小组由一位教授,教授的女大学生助理赵青,想要追求女孩的土大款陈甘泉和男主人公王得志——他是陈甘泉的发小,被招来做司机——这四个人组成。在发现双鱼陨石并且了解到它的复制功能以后,每个人都逐渐有了自己的小心思。教授一心扑向学术研究,不惜用自己当实验品,在复制了自己以后一起研究陨石的特性,最后因为自我复制引起的贫血而身亡。

尽管教授在身亡之前用笔迹警告了其他人携带双鱼陨石的危险,陈甘泉却还是将这个奇异的物件带在身上:他家中出现经济问题,父亲因为欠款而被关入监狱,所以他这一程只想着要攫取一些奇珍异宝带出去倒卖赚钱,来赎出父亲。女孩则希望私自用双鱼陨石来进行科学研究,她想成为超越爱因斯坦的科学家。只有王得志对双鱼陨石并不感兴趣,他只想把车修好,赶在儿子生日之前回家。

在双鱼陨石出现之前,他们都很好地隐藏起自己的私心,或者说,当时的他们还没有私心,但是当这个奇异的物件既可以满足他们研究上的需求也可以满足经济上的需求时,这一行人就暴露出真正的野心。但是电影并没有局限于沙漠中面对生存和欲望之间暴露出的人性特点,而是将对人性的探索延续到了罗骨泊之外的现实生活中。

王得志不断杀死自己和复制人以换取食物和水的补给,得到走出沙漠的机会。在沙漠里他度过了20天,而现实中却走过了20年,支撑他活下去的信念是给儿子过生日,是对儿子的爱。

王得志的爱从未减少,但是对于20年来失去父亲陪伴的儿子来说,现在出现在他眼前的这个跟父亲模样完全相同的“人”,跟他的关系并不太大了,在他生命中缺位20年的父亲并不是一个抽象的符号和名称,而是切实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经历,而带着20年前思想出现的复制人“王得志”则更像一个扁平的人物名字,显然不能弥补儿子所需要的缺位。

所以在影片的最后,复制人王得志将双鱼陨石留给孩子,将这一切的导火索向下传递,但是自己却选择了回归罗骨泊接受在沙尘暴中淹没的命运。当他怀抱着爱的信念走出沙漠后,发现自己信念对于儿子来说已经不再重要,发现自己所以为的“父亲”的身份在儿子眼中已经失去意义之后,这个本身就身份存疑的“复制人”失去活下去的意义。

关于复制人的存在是科幻电影里非常常见的母题,《银翼杀手》、《云图》中对克隆现象的探索也已经很深刻,但是在《双鱼陨石》中,似乎只是将其作为一个“背景设定”,直接使用了其结果而并没有对原因进行分析,从优点上说,这让电影更加专注于面对该如何应对复制人带来的问题这一内容,情节可以在紧凑的基础上做一些深入探讨,而不是对各个方面都加以涉猎的泛泛而谈。

当然,这样讨巧的做法缺点也很明显:这种没有给出原理和完整体系的设定看起来过于“无厘头”,缺乏科幻电影的严谨性而更偏向魔幻,其中的逻辑漏洞也会更加暴露——双鱼陨石自身的不断复制会给它的“功能”造成什么影响这个问题似乎被直接略过,而对其进行研究的场景又过于随意,有强行推动剧情的嫌疑。

剧本与表现力:

将志怪故事、传闻轶事、都市传说改编成电影的并不在少数,《京城八十一号》等烂片几乎让观众对于这些不再抱有兴趣,但是《双鱼陨石》的成功无疑是为这类电影开创了一个较好的局面。

在西游记、狐仙故事配合古装影视剧已经被讲到发烂的时候,现代的传闻轶事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剧本改编选择,在美国这一电影产业较为成熟的地方,也诞生了《阿波罗18号》这样脱胎于关于美国登月阴谋论的科幻悬疑电影。

在将传闻轶事改编成电影剧本时,最为困难的或许就是让前后的逻辑和历史背景自洽,将听起来几乎不可思议的事件拍得更加真实一些,让原本的悬念和惊险之处在表现上更加有冲击力。

由于这类传闻总是带有一些常理无法解释的“超自然因素”,将这种神秘力量展现出来就非常考验表现力,稍有差池,就会沦为一部看似高深实则无法细想的无聊电影,这样令人无法容忍的狗血无脑剧情也是网络大电影最容易踩的坑。

双鱼陨石的复刻功能就是电影中的“超自然因素”,也是表现的关键所在。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举重若轻地展现出复制功能的的特点,并且紧密地围绕这一功能安排了全部的情节,成功结合了情感和剧情两线的发展。

其中陈甘泉误吞陨石碎片,开始自我复制,并且几乎获得了近乎永生的功能,无穷无尽的复制人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向观众解释了这块陨石可以保证自己的存活的奇特功能。这样的附加值在陈甘泉身上展现为自相残杀,而在王得志身上展现为利用自己的资源活下去,正是陨石效果的一体两面,这种不同人产生不同效果也是将神秘元素与个体结合起来的最好方法。

演员的表现力也足够支撑这种剧情的需求,略带喜剧效果的陈甘泉在无限复制时配上《莉莉玛莲》这首曲调欢快的乐曲,在自相残杀的悲壮之中又带有调侃讽刺的色彩,非常独到。

在网络大电影大多都达不到及格线的现在,《双鱼陨石》能收获一众好评离不开优秀的剧本和演绎,即使没有大制作、大牌明星和绝美风景精致道具,仍然能打动观众。从某种角度上说,这部电影足以让很多打着“科幻”“大制作”名义的电影惊醒了,在试图依靠流量和炒作获得票房之余,想要真正被观众接纳叫好,仍然是“内容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