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未响,先挖墓坑!硝烟虽散尽,军人血性永不散

——许向斌《一缕硝烟》读后感
【一缕硝烟57
作者:湛庆臣
一口气读完了老朋友许向斌编著的《一缕硝烟》,感慨万千。他曾经在云南边防部队服役,当过连副指导员和营副教导员。这部书记录了他1979年和1984年两次参加中越边境还击战,以及他头部负重伤不下火线、同战友们一起打造全团唯一的一等功臣连的亲身经历。
图片
跟随作者的记述,我仿佛也躬身爬上了一个个高地,同解放军战士一起冒着炮火硝烟冲上山顶;又仿佛钻进了闷热潮湿、不时有冷枪冷炮偷袭的猫耳洞,熬过艰苦卓绝的日日夜夜;读到最后,又同作者一起奔赴云南边陲的烈士公墓祭拜牺牲的战友,泪水竟一次次模糊了眼前的文字和图片。掩卷沉思,心里有话不吐不快。
同所有战争题材的作品一样,《一缕硝烟》中的每个战斗场面都抽扯人心。然而,更加震撼心灵的,却不是激烈的战斗场面,而是对中国军人“血性”的刻画。
仅举几个例子:战前动员时,一对乔姓亲兄弟都要上战场,首长只批准上去一个,哥俩找首长争执起来:弟弟说,“我是一炮手,战场上肯定比他有用,要留守让他留!”哥哥说,“我是班长,调到前线来不是留守的,是带头打冲锋的,要留让他留!”
一位冷姓班长挥着拳头表态:“打起来,俺肯定冲在前边,怕死我就不是爹娘养的!你们可要紧紧跟上,谁要是往后缩,可别怪我不讲交情!”机关兵也坐不住了,他们说,军人就是打仗的,眼看开打了,我绝不能留在机关……
图片
战场上,各个连队、班排争先当尖刀、打冲锋,把留作预备队看成丢人、窝囊,不给任务便耍性子闹情绪,领到任务便高兴得跳起来……说到这儿已经够了。捧着书我就想,这些士兵们难道不知道上去以后就有回不来的可能吗?难道不明白在枪林弹雨下打冲锋意味着什么吗?为什么还争先恐后地往前冲?思来想去只有一个答案:这是军人的血性使然。
指战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的血性:就是履行军人天职的强烈责任感,是大敌当前血脉喷张、敢于拔剑而起、冲锋陷阵、必欲制敌于死地的骁勇和霸气。
图片
由此想到,保卫国家需要有血性的军人,而建设一个强盛的国家,是否需要一个有血性的民族?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民族的血性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状态。一个有血性的民族,她的每个社会成员都自觉自愿地忠于职守,毫不含糊地履行天职,勤奋敬业、一丝不苟,把自己担当的社会角色所肩负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是国家干部就要勇于作为、忠于职守,不负管理社会、服务人民的天职;是执法人员就要秉公执法、不徇私情,不负维护社会公平的天职;是专家学者就要严谨治学、敬畏真理,把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真实规律分毫不差地贡献给社会……总而言之不管干啥,都要刚正不阿地忠实于自己的职业操守,不能在金钱物质的诱惑面前坏了良心、丢了血性、亵渎天职。唯有这样,国家才可强盛,民族才能复兴。
《一缕硝烟》还讲述了平生未曾听闻的几件事,让我深受震撼,一种从未有过的对军人的爱戴与崇敬油然而生。作者写了三件事。
图片
金平烈士陵园一角
第一件是枪炮未响,先做棺材、挖好墓坑,为牺牲的将士备好安息之所。尽管这件事由部队后勤部门组织操办并封锁消息,但对参战将士来说却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况且有人亲眼目睹。试想,对一个活蹦乱跳的年轻生命来讲,闻听此事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但参战将士们并不忌讳这个话题,而是说说笑笑一带而过。更有一些战士私下与老乡战友会面,大家相互约定:谁要是上去后回不来,活着的一定要负责照顾他的老爸老妈!看到这里我哽咽了。历来军人忠孝不能两全。大敌当前,我们的将士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为国尽忠。为了无牵无挂地上阵杀敌,他们冷静从容地委托了身后之事,这是多么高尚的爱国情怀!
第二件是上战场之前整理存放衣物(也可能是遗物),留下一封给亲人的遗书。作者记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从战场上活着回来的战士们整理烈士遗物时,看到一盒大重九香烟和一个字条,上面写的几句话令人肝肠欲断,“亲爱的战友们,十分感谢你们为我清理遗物。大家辛苦了,我买了一盒好烟,抽了吧,这是专门留给你们的!”看到这里,不难想象这位烈士书写这个纸条时的心胸,纵然是铁石心肠也会潸然泪下。
图片
第三件是战斗打响之前,全营有二十多名干部战士收到了未婚妻的绝交信。显然是要打仗了,有些姑娘不再愿意嫁给一个生死未卜的军人,亦或是不愿承担有可能照顾一个伤残丈夫的风险,干脆选择提前分手,以保全自己的“脸面”。收到绝交信的军人难免情绪低落,用作者的话说,这些突然而至的家书“是剜他们的心啊!”可见我们的战士不但要身体流血,还要心灵淌泪。人生最严峻的考验莫过于生死,而这些即将奔赴战场的将士们,不但要经历生死的考验,还要承受巨大的情感打击,然而他们却义无反顾地冲向敌人的阵地!他们,的确无愧于“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掩卷沉思,想起小时候戴着红领巾为烈军属做好事的情景。那时的孩子们崇敬军人和他们的家属,经常自发地到军烈属家中做好事。其实一群孩子呼啦啦涌进军烈属家里,能给人家帮多大的忙?有的还可能添乱也未可知。但军属大妈的脸上总是露出满意、欣慰的笑。他们的家人为国尽忠,他们得到了社会的一份尊重、一份爱戴,这便是一种社会公正,军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固然是平衡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活动悄然消失了!非但如此,却有蔑视、嘲弄士兵的事情偶尔发生,怎不让保家卫国的将士们心寒?这种人情的寡淡和世态的冷漠根源何在?它将为我们的社会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真该好好反思、认真对待了。
图片
在书的末尾,作者开列了他所在的92团74位安葬于金平烈士陵园的指战员名单,给出了三个统计数字:平均年龄22岁,四分之一是干部和班长副班长,党员占70%
这个统计,更是让人心灵震撼。难怪几十年以后的清明节,都有那么多战友前去云南边陲为烈士祭扫,甚至趴在烈士的坟茔上失声痛哭。因为,坟墓里躺着把最后一口水、一碗饭留给战友的老班长;躺着冲锋在前为战友开辟胜利之路的党员;躺着用血肉之躯为战友挡住子弹的党员干部;躺着朝夕相处像爱护亲兄弟一样爱护战友的老领导……这是生者对死者的怀念和感恩,更是对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追思与祈盼。
《一缕硝烟》不但写真纪实,而且颇有文学色彩,是一部很好的纪实文学作品。整部书是顺叙,然而每一章节都有插叙、倒叙,把事件的前因后果交代的十分清楚;既有承前启后的过渡段、过渡句,又有悬念和伏笔,使叙述的事件前后呼应、跌宕起伏;既有庄严肃穆的宣示,又有幽默诙谐的调侃,把血与火、生与死的战场故事讲得情趣盎然、有滋有味;既有自然环境的描写,又有人物内心的刻画,读来犹如身临其境、感人肺腑。
图片
比如,到前沿慰问的女民兵见到从猫耳洞钻出来的战士破衣烂衫衣不蔽体的狼狈相,先是忍不住笑出声来,笑着笑着就流出了眼泪。寥寥数语,就写出了战士们坚守猫耳洞的艰苦卓绝和女民兵从羞涩到心疼的心理变化。《一缕硝烟》中的人物也都个性鲜明、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比如,沉着老练的周国顶,忠心耿耿的张开祥,蛮劲十足的李开纳,幽默诙谐的王登科,胆大心细的刘存银,精明果断的王顺侯等等,这也体现了纪实文学作品对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要求。
硝烟早已散尽,没有散尽的,是忠烈的英魂;永远也不能散尽的,是军人的血性、民族的血性。有血性的军人不可战胜,有血性的民族不可征服!
(未完待续)
图片
【作者简介】许向斌,河北唐山人,1970年参军,历任指导员、副教导员。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连队立集体一等功;1984年参加“两山”作战,所率营的二连获“者阴山钢刀连”荣誉称号。1986年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