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熟悉的“大沙发”吗?体验东风日产新一代轩逸

提及“轩逸”这两个字,你脑海里是否会第一时间浮现出“大沙发·真舒适”的印象呢?如果有提前感受第7代天籁的“华丽变身”,或体验到同样基于CMF平台打造的全新奇骏和逍客之后,再让你回头看看即将登场的第14代轩逸时,你还会觉得这还是那款“大沙发”的轩逸吗?结果也许会带来惊喜...
图片
其实全新一代轩逸早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中就亮相了,而对于熟悉了第7代天籁的消费者来说,也许对第14代轩逸的外观造型就不会陌生了,同样都是采用了日产最新的家族式外观设计而来,远远望去,新一代轩逸更像是一款“小天籁”。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今近距离的观察新一代轩逸,相信会被众多小细节的设计所触动,却不说“V-motion 2.0设计语言”和“回旋镖式前大灯组”这些典型的家族式元素,要知道在车头的品牌LOGO处隐藏有IFCW碰撞预警系统,最大的亮点是能监测前方辆车的相对速度和距离,从而确保了我们行车中的安全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然,你对自己的驾驶足够自信时,提到这个配置可能会不屑一顾,但如果在同级中独有的主动式进气格栅的加入,能将油耗进一步降低,从而节能出行成本时,你是不是会感到惊讶?
还有车身尺寸的增长和高度的降低,在视觉上营造出了时下年轻人偏爱的运动风格,会不会看上去更加顺眼呢?与此同时,车体宽度的增大,让3个成年人同时乘坐在后排时不会觉得拥挤,这种体验会不会更好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外观小结:也许风格统一的家族式外观让同品牌的每款车都非常相似,但细细去品味和解读,还是能找出一些完全不同的属性,对于新一代轩逸来说,更年轻化和动感的设计元素导入也是恰到好处,更好迎合了当下年轻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外观上年轻化和运动风的设计元素似乎也传递到了车内,而除了这两点还能体会到科技感的加持。也许双色的扁平化中控台强化了新的风格和布局,但平底式的方向盘、炮筒式空调出风口、悬浮式8英寸触控屏等,这些都是年轻的符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然,中控屏所内置的日产智联多媒体系统则更好的诠释了智慧科技,在与手机快速的连接和交互时,以及打开语音助手快速启用导航等功能之后,会不由自主的觉得新一代轩逸与时俱进的力量,可能目前在同级日系老对手中做的领先了。
也许在看到手刹变脚刹后会有些“抱怨”,这不是典型的“回味历史”吗?但如果在上车后能随手放置随身物品,也别是小物件时,那时就懂了这个“取舍”的意义,毕竟日产想尽可能的去让前地台的空间利用率最大化。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这些点上,相信日产是聪明的,增配的同时不忘调研下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和使用习惯。例如国人偏爱的电动天窗似乎就实现了全系标配,更合理的手机放置位置和空间大小也再三考虑。另外,能看见和摸到的地方,也都进行了工艺和材质的双升级。
图片
图片
图片
内饰小结:无论是设计、布局,还是用料和做工上都进行了较大的升级。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内饰与时俱进的升级很成功,其中在成本控制下能满足时下年轻消费群体的基本都出现了,不过有些为了“取舍”的替换或改变会迎来争议,这个就看具体的需求了。另外,如果顶配车型能再实在点就更好了。
空间的应用一直是日系车的优势,其实在轩逸上看到的一些“取舍”或“妥协”多半也是为了空间的利用率。不过的确在某些细节设计上,还未能完全了解到中国消费者的习惯。例如手套箱中的USB接口如果能移至后排,那可能就更完美了。那么舒适的后排,为何不多照顾下后排乘客的需求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新一代轩逸不仅延续了“大沙发”的舒适性优势,同时还进行了优化和升级,更大更厚的座椅将舒适性发挥到了极致。其实再多的描述也抵不过自己坐上去感受的瞬间,不过仅顶配的驾驶席支持电动调节,在这个年代中似乎有些“没那么的诚意”。
其实后排才是大家关注新一代轩逸是否“真舒适”的关键所在,那么用真实体验回复你,座椅的舒适性的确是有超越的,但两侧座椅所配备的一体式头枕则显得有些不足,别为了凸显年轻化和运动感而改变,要知道上代车型的独立头枕是可以调节的,追求舒适才是轩逸的真谛所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空间小结:整车长度加长、轴距加长和宽度增宽,这些无疑都是为了让空间感更大,同时座椅的舒适性也得到了延续,只是后排头枕的改动似乎有些过于追求年轻和运动化了,但相信绝大多数消费者入座后排还是会觉得很舒服,尤其是并排坐3个成年人真的不会觉得那么拥挤。另外,后排无法放倒来扩展行李厢的需求就因人而异了。
第14代轩逸搭载的是日产经典HR16自然吸气发动机,不过是最新优化后的第三代1.6L发动机了,最大功率为102kW(139Ps),峰值扭矩为169Nm,相比老款在功率(+13Ps)和扭矩(+1Nm)上都有提升,并符合国VI的排放标准。而相之匹配的依旧是XTRONIC CVT无级变速器,平顺和省油也是这套动力总成的最大亮点。
图片
图片
记得之前驾驶第7代天籁时,动力性能还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在面对“小天籁”(轩逸)时,说实话内心是平静的,毕竟这是一款十足的家用车,应该是怎么舒适怎么来。何况历代轩逸的“大沙发”属性也真的太深入人心了。
图片
初段驾驶也再次证明了家用车的定位,挂上“D挡”,得益于灵敏的油门响应,仅需轻踩加速踏板,轩逸就很轻松的起步了,但如果踩较重点,也会出现微微的向前蹿动,不过这种力度很容易被适应,从而减少发生的几率。
随着油门踏板的深度逐渐向下压,灵敏的油门响应也能给予回馈,非常线性的动力输出和提升,也是这套经典动力系统的特点所在。然而有时需要急加速或超车,深踩油门踏板时,能听到发动机在用力嘶吼,但加速表现却依旧保守,这个过程中只要不太着急同样能一气呵成。
图片
可以说在日常行驶中,新一代轩逸的动力性能足够使用了,在急加速时还需要驾驶者有颗佛系的心,其实这点也非常适合定位家用的轩逸,不急不躁。
图片
得益于CMF模块化平台、全框副车架结构和全面优化的空气动力学等方面,新一代轩逸整车NVH的表现相比老款也有小幅提升。当车速保持80km/h行驶时,也只有较大的风噪传入,对车内环境基本没影响;随后加速至110km/h左右时,风噪会变大,同时也有部分发动机噪音和胎噪出现,在高速中的表现在同级中达到了主流水准。
在此次试驾中行驶了大约1小时的盘山公路,且大弯道和急弯还特别多,不过新一代轩逸都能从容应对,这点相比老款有着很大的提升。首先方向盘的转向力度适中,并具有一定的操控手感,这点得益于主销后倾拖距的优化。
图片
与此同时,新一代轩逸还优化了EPS助力曲线,并配有同级独有的IDM智能公路稳行系统等,这些让新一代轩逸的转向度和指向性都很精准,尤其是在过弯时的表现更行云流水。
图片
新一代轩逸搭载的是前麦弗逊式和后扭力梁的非独立悬挂系统,不过由于整车刚性的提升,前悬U型半框结构改为全框副车架,以及强度更高的后悬结构,这些均使得新一代轩逸在操控性和底盘的表现要强于老款车型。
图片
当车速达到120km/h及之上时,整车行驶状态稳健,方向盘也没有出现老款上那种晃动现象。与此同时,无论是并线或超车时,整车的随动性也依旧轻快和灵活。另外,得益于上述的变化,在较高车速过弯时,也没有出现很严重的侧倾现象。
图片
轩逸的舒适性也离不开偏软的悬架调校,不过新一代轩逸依旧采用了后扭力梁式的非独立悬挂,这点无疑会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好在日产在尽可能好的进行调校,至少在应对减速带和小坑洼路面时,对于减振的处理还算不错,再加上后排的厚座椅,舒适性是得到了保障。
图片
不过在面对较大的坑洞和颠簸时,扭力梁会将振动传递给整个后轴来分担的特性就来了,此时车内乘客不至于会出现较大的上下晃动,但偏硬的颠簸感还是很强烈。而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轩逸在面对连续坑洼或减速带路况时,对滤振的处理还算不错。
图片
全文总结:对于第14代轩逸的外观造型其实没那么惊喜,毕竟采用最新家族设计的第7代天籁在之前已出,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在紧凑级家用市场中,全新轩逸的颜值是在线的,众多细节上的升级也与时俱进,更符合时下年轻消费群体的审美。而新老两代车型同堂销售的模式也很好,至少“轩逸·经典”能稳住对价格非常敏感的入门级市场。
严格意义上来说,全新轩逸并没有太多日产的创新科技,换句话说是综合了目前日产的大部分新技术,但在延续“大沙发”优势的同时,整车在操控性上有着很明显的提升,这点也能与动感的外观造型相符。而同级别中更大空间、更先进的智能网联配置,以及领先的多项安全配置,这些无疑是新一代轩逸的核心竞争力。最后期待7月上市时,能有个更惊喜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