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寺的“茶禅一味”如何影响日本茶道?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文:叶向群
宁波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地,也是古代中国向外生发、交流、传播中华文化的重镇,谱写了一幕幕文化交流的佳话。
天童寺,是这一进程的重要见证者和参与者,不仅成为日本佛教临济宗的祖庭,而且伴随着佛教文化从天童寺传播至东瀛,宋代流行于上层知识分子中间的禅茶文化也一并输入日本,成为日本茶道的源头之一。
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甬派记者经过反复考证,为派粉还原了这一段中日文化交流史的佳话——
图片
(元代著名画家王蒙的《太白山图》,上图截取了描绘天童寺盛况的一段。 叶向群 翻拍)
(一)
翻阅旧照片,很多宁波人会有一张与天童寺的童年合影,压在玻璃台板下面,与岁月一起泛黄。
稍通诗文的父母,还会教孩子吟诵一首王安石的《天童道上》,“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
从小白岭到天童寺,二十里松林夹径,那是何等苍郁、幽夐!当具象化作抽象,抽象氤氲诗意,天童寺就定格为一帧镶在宁波人心中的重彩山水。
对于一双童稚的眼睛,寺院的巍峨,佛禅的玄奥,是令人敬畏的。
小时候词汇量有限,凡是进肚子的食物,无论啃、嚼、嘬、呷,一概以“吃”代替,常常把喝茶说成吃茶,遭到父母一顿抢白。
之所以对“吃茶”一事耿耿于怀,是后来读到那桩著名的“吃茶去”公案,心生不平:这茶不是明明也能“吃”的么?
年长后知道了,远古的神农氏就把茶叶嚼碎后“吃”进腹中“解毒”。
宋代的中国人包括天童寺僧人,并不像现代人用茶叶泡汤弃渣而饮,而是将茶叶蒸碾焙干,研制成细末饮用。喝茶时还会选择一二水果与点心,称之茶点。
这种“抹茶法”由来已久。据我市藏书家、宁波地方文化研究专家包芝江先生考证——
“抹茶”两字最早出自陆羽的《茶经》,书中提到了“抹茶”和“散茶”。
“抹茶法”传到日本,应该归功于天童寺。包先生细细查阅《天童寺志》《大藏经》《五灯全书》等3部典籍,发现里面一共记录了唐代天童寺咸启禅师的6条法语,其中第一条就是“吃茶”。“咸启禅师说出‘吃茶’两字,比赵州那句三个字的经典偈语‘吃茶去’,至少要早20年。”
(二)
图片
(天童寺一景。东吴镇宣传部门供图)
天童寺初建于西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宋代被列入禅宗五大名刹之一。
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宁波是日本佛教的“圣地”,而天童寺则是这一“圣地”的象征。
唐时宁波称明州,经济繁荣,造船业发达,那时从明州出发,横渡东海,可直接到达日本的博多,所需时间也就十来天。
遥望千年,这条东去水路把柔滑丝绸、精美陶瓷、清香茶叶以及参悟人生的智慧,输出国门;而荣西、道元乃至后来的雪舟等一批批日本禅僧,也是通过这条快捷路径,乘坐颠簸的风帆大船,抵达宁波三江口,闻道东吴天童寺。
据清代《天童寺志》记载,宋、元、明时期,有33位日僧到天童寺参禅、求法,又有11位中国僧人赴日弘法、传教。彼此之间的那份虔诚与敬意,至今没有停歇,眼前就有一例。
今年3月21日,一场春季文物大展在贝聿铭先生设计的日本美秀美术馆揭幕,展品来自日本著名禅宗文化中心——京都大德寺龙光院。
这是大德寺龙光院400年来破天荒第一次将寺院收藏的茶器、书法等全部“可移动”文物,向世人公开。展览最夺目的要数两件重量级国宝:“曜变天目”和《法语·示璋禅人》。
“曜变天目”是早年留学浙江天目山佛寺的日本僧侣归国时带走的一只宋代茶碗。此碗表面聚集了星星点点的釉斑,釉斑随着光线变换会发出迷人多彩的奇特光芒。
据说釉斑系茶器烧制过程中釉面气泡爆裂所致,而发生“曜变”的概率低于万分之一乃至十万分之一。
这种古法烧制现已失传,这只宋代黑釉茶碗由此被誉为“最神秘的曜变”。
图片
图片
(曜变天目 图片来自《一条》)
《法语·示璋禅人》是一件书法作品,它的作者密庵咸杰,是800多年前的宁波天童寺方丈。
密庵咸杰生于北宋徽宗崇和元年(1118年),福州清福人,17岁披缁出家,遍访各地禅门高德,后来成为南宋初期屈指可数的禅门巨匠。
有一年仲秋,杭州径山万寿寺内,僧众会聚在密庵咸杰的方丈不动轩里,求密庵说法开示。时年62岁的密庵即兴挥毫,用行书写下了一段警示法语,最终赠与一位叫“璋禅人”的随侍。
法语全文26行,共290字。从字面上看,阐述的是修行佛道的奥义及禅宗用功的心要,与茶道似不相干。
但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日本茶人尤其把宋代杭州的“径山茶宴”视为源头。
密庵咸杰奉行的“禅茶一味”,主张不管对待客人、修行者还是外来俗人,都要施以煎茶点汤之礼,此举对日本茶道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今大德寺龙光院里的密庵茶室,是日本三大国宝级茶席之一,里头悬挂的《法语·示璋禅人》,被日本文化厅列为最高等级文物——国宝,它是目前存世的唯一一件密庵咸杰墨迹。
图片
(密庵咸杰真迹《法语·示璋禅人》被列为日本国宝。图片来自《一条》)
据《南宋元明僧宝传》记载,密庵咸杰于淳熙十一年(1184年)来到明州太白山麓住持天童寺,两年后的农历六月十二,“无病示寂,塔于寺东”,世寿69岁。
宋代的天童寺,像中国众多寺院一样,有专门生产茶叶的茶园、茶场,僧侣们在饮茶中清净心灵、参悟禅道。
日本是较早受惠中国茶文化的国家之一。日本古代没有原生茶树,也没有喝茶习惯,自从都永忠、最澄、荣西等日本遣唐使、禅僧把茶叶和优质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后,茶这种饮品,就在日本生根发芽了。
精通中文的荣西对中国茶十分着迷,回国后参照茶圣陆羽的《茶经》,用汉、日双语写成上下两卷本的《吃茶养生记》,开篇便是:“茶也,末代养生之仙药,人伦延龄之妙术也。”
这是日本第一本茶书,荣西由此被尊为日本茶祖。
(三)
说到“茶禅一味”,有一个人怎么也绕不过去,他叫圆悟克勤,禅宗临济杨岐派重要人物,也是南宋时期天童寺两任方丈应庵昙华和密庵咸杰的师祖。
初夏,经天童寺禅学研究者崇和师父推荐,我见到了矗立在天童寺大鉴堂(丈室)旁的一块青石碑。崇和师父指着石碑自豪地说:日本人就是从这块石碑上的法语,悟出了日本的“茶禅一味”。
圆悟克勤,北宋末年高僧,法号“佛果禅师”系宋徽宗所赐。
圆悟克勤驻锡夹山灵泉禅院期间,撰写了一部十卷本《碧岩录》,被后世称为“禅门第一书”。
这块天童寺石碑上勒刻的《示隆知藏》(又名《佛果老人法语》),是圆悟克勤于宣和六年(1124年)写给弟子虎丘绍隆的印可状(古代禅师收徒传法结束后,会书写或赠送“印可状”给弟子,以证明其传承身份)。法语全文1033字,主要讲述我国禅宗的发展过程和特点,机锋毕现,是对禅宗精髓的精辟总结。
这件印可状,又是如何流入日本的呢?
一种传奇说法是:它被装入一只圆木筒,漂流到日本海岸,被日本著名和尚一休宗纯(就是那位中国观众熟悉的“聪明的一休”)捡到。一休后来又把它传给弟子村田珠光。
村田珠光将《佛果老人法语》墨宝挂在自家茶室壁龛上,终日参禅,专心点茶,最终悟出“佛法存于茶汤”的道理——饮茶并不只是为了兴趣和健康,饮茶过程中还包含了和、敬、清、寂的美学追求和悟禅妙趣。
村田珠光创立了日本茶道的概念并制定出典雅的饮茶礼仪,被后世尊为日本茶道的开山鼻祖。而圆悟克勤的印可状虽然通篇不着一个“茶”字,却“点化”成就了日本的“茶禅一味”,这也是“墨迹开山”典故的由来。
天童寺那块石碑上除了《佛果老人法语》,还刻有一段《跋天童中峰庵佛果应庵两祖语偈碑》文字。
崇和师父指着石碑解释,这段跋为明朝天童寺方丈密云圆悟所写,文中称赞《佛果老人法语》“此语、此偈,诚万世之模范”,并说明勒碑之由来:“不肖于崇祯辛未年领天童事,侍者通布于中峰庵基榛莽中,得一残碑,洗出拓之,乃不肖上二十代祖佛果圆悟勤禅师示十九代祖虎丘隆禅师法语,及十八代祖应庵华禅师送十七代祖密庵杰禅师偈。众皆谓自宋历元,至今已六百年,以为奇特至宝。”
原来,石碑的“前世”竟是一块湮没在草木丛中的残碑!它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劫难?
所幸,《佛果老人法语》以书法和石碑两种不同的生命形态已经“活”了895年,今天仍被人们奉若至宝。
图片
(竖在天童寺大鉴堂(丈室)的这块《天童中峰庵佛果应庵两祖语偈碑》,又名《示隆知藏》《佛果老人法语》,是圆悟克勤写给法子虎丘绍隆的法语。 叶向群 摄)
(四)
今年5月中旬,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分“传承”“延绵”上下两集,播出大型纪录片《天童寺》,再现了这座千年古寺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它对“海丝”的历史贡献。
这一贡献体现为在佛教、建筑、书画、陶瓷、饮食等诸多方面对邻邦的传播。
天童寺是一个缩影,象征了一个民族如何以开放姿态,输出物质与精神的成果并被别人所认可。人类的各种文明不正是在你来我往中交流、互鉴、进步,并最终造福于人类自身?
纪录片播出几天后,我拜见了天童寺方丈诚信。接受采访时,诚信大和尚捧出寺院珍藏的一幅日本友人赠送的《五山十刹图》复印件。
图片
(《五山十刹图》复印件(局部)叶向群 摄)
巨幅长卷《五山十刹图》为入宋日僧所作,翔实、完整地摹写了我国南宋时期最著名的禅寺大刹,是记录江南禅寺建筑的重要文献。寺院形制、伽蓝配置、家具法器……均以图形、线条和实测尺寸精准记录。
令人惊喜的是,图中千年之前的天童寺——一庭一阁、一栏一檐,无论是精巧的建筑构件,还是气象宏阔的寺院全貌,仍能与今天的天童寺一一对应。
图片
图片
(千年前日本画家在《五山十刹图》中摹写的天童寺与今天天童寺的诸多建筑形制几乎一模一样。叶向群 摄)
诚信大和尚介绍,宋时日本禅僧频频来到中国,摹写中国禅宗五山十刹,目的是在日本设立自己的五山十刹,仿建宋风禅寺的建筑样式,仿行禅门日常生活方式。所以中国禅门清规、生活起居制度、诗偈、语录之类,至今仍在日本禅寺中流行。
诚信大和尚还说了一桩趣事:几年前他率天童禅寺佛教访问团前往日本群马县岳林寺,茶叙时岳林寺住职铃木先生特意拿出寺院珍藏的一只茶碗,介绍这只碗是80多年前从天童禅寺捡来后黏合起来的破旧茶碗,一直保留到现在。
诚信蓦然发现,碗壁上赫然烙有四个醒目大字——“天童禅寺”。
“天童寺,是我们的祖庭。”铃木先生微微一笑,袅袅茶香在宾主间弥漫。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