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危险的长城”长啥样?修了15年长城的63岁老头告诉你

箭扣长城,因形似W、如满弓扣箭而得名,风光壮美却至为险峻,因年久失修、自然风化严重而事故频发。自2016年7月开始,当地文物部门开展了针对箭扣长城的修缮工程。《中国人的一天》与《新京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联合推出箭扣长城修缮系列,看不同个体与这座宏大建筑交汇发生的故事。

参加长城修缮15年来,程永茂几乎跑遍了怀柔区的长城,正如他的艺名“延启”一样,一直兢兢业业地从事延续、重启文物生命的工作。作为箭扣长城修缮工程技术负责人,年过六旬的程永茂每周都要往险峻的长城上跑两三次。他说,只要还登得动山,这工作就一定要干下去。

摄影&撰文/汤文昕 吕文君

剪辑/汤文昕 李相慧

出品/腾讯新闻 新京报

点击视频:看他们如何给“重病缠身”的箭扣长城“做手术”

5月14日晚上10点多,北京市怀柔区的一间小办公室里还亮着灯,63岁的程永茂坐在电脑前,整理箭扣长城施工节点的CAD绘图。他取下老花镜放在键盘边的文件上,鼠标旁的烟灰缸里堆着数十个烟头:“箭扣南段长城保护修缮工程(二期)马上要结束了,我得写个PPT文件汇报。”

程永茂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合照,是2017年他参与箭扣长城修缮工程(一期)时,和3位同事们在“鹰飞倒仰”段的照片。照片右下角写着:爱我中华,修我长城。

“鹰飞倒仰”是箭扣长城最险段,就连雄鹰飞到这里,也要倒仰向上奋力高飞才能到顶。2018年6月,箭扣南段长城保护修缮项目(二期)施工,对“鹰飞倒仰”右侧的151敌楼至“北京结”(154号敌台)进行修缮,长度744米,工程持续约365天。作为修缮工程技术负责人,年过六旬的程永茂每周都要往长城上跑两三次。

程永茂是怀柔区桥梓镇杨家东庄人,18岁起做瓦匠。1991年,他向故宫瓦作专家朴学林先生拜师,跨入兴隆门成为第十六代传人,师傅送他艺名“延启”,程永茂说这寓意着延续、重启文物生命。

2004年起,程永茂开始参加长城修缮。经他亲自参加的长城修缮段11个标段,总长度约19公里。15年里,他几乎跑遍了怀柔区的长城。

北京段长城跨越北京市6个区,全长629公里。箭扣长城位于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西栅子村,全长近10公里,因形如满弓扣箭而得名。它的现存部分为明代长城,东达山海关,西通嘉峪关,西南连接八达岭、居庸关,在古代占据险要的军事地位。2019年4月16日,北京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公布,箭扣长城将在3年内修缮完成2772米。

程永茂的办公室门后放着许多他用过的木制拐杖:“都是爬长城路上随手捡的树木条,我给做成拐杖了。”他选了一根普通的细木条拐杖,准备第二天一早上山用。

第二天早上7点,程永茂从怀柔城区出发自驾前往30公里外的西栅子村。从西栅子村通往箭扣长城的山路,是村民和游客一步一步踩出来的。这样的路村里还有另外几条,通往长城不同段落。上山路途每隔一段距离,都立着一块蓝色的牌子:“保护长城,人人有责。未开放长城,禁止攀登。”

箭扣长城修缮前,三米多宽的城墙已多处坍塌,最窄处宽度仅剩一米;险要地段坍塌城砖坠落深谷,地面城砖酥散破碎。

墙面覆盖着野草和树木,有些树的根部已经扎进了城墙;因长年雨水冲刷造成破坏,长城本体排水不畅;加上近年来,游客攀爬踩踏,坍塌加重。箭扣长城“重病缠身”。

上下山一趟要徒步2个多小时,程永茂戴着一顶红色安全帽,背包里装着粮食和水,拄着一根细拐杖,将众人远远甩在身后。上长城的山路,他已经走了几百次。

沿路的草丛里一条水管蜿蜒上山。此次修缮工程所在区域严重缺水,需要从山下铺设3500米管道上山保证施工用水。

箭扣长城的修缮难度,主要还是材料的上山运输。山路无法通车,只能用骡子驮料。程永茂说,平均一头骡子每天需要上山六趟,驮料约0.8吨。最多的时候每天有近22头骡子,一天驮料近18吨。程永茂说:“没有别的办法,因为是高山上运输,成本、条件也不允许架索道。”骡子只能到长城边缘,最后材料由工人们背上长城。

箭扣长城的施工环境陡峭难操作,有时需要用到80度的爬坡架子。其中一个工人说:“别的长城还好修,这个地方太高了不好修,没干过长城活的会想来,但来过以后都不来了。”程永茂称,正常施工条件下,脚手架上面是平的,四周交圈封闭,安全有保障。而长城各种坡度不等,工人们脚底踩不到平地,施工不便。现在修长城的工人都是多年培训出来的技工。

箭扣长城是万里长城最险段之一,被当成砖石长城的典型案例来修缮。2019年初发布的《长城保护总体规划》中,箭扣长城修缮最关键的原则是:最小干预、修旧如旧。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表示,希望箭扣长城修缮积累的经验,能够为全国的砖石长城修缮提供借鉴。

为了保持箭扣长城的原始风貌,此次修缮工程用砖由传统方法烧制而成,尺寸与原有长城砖一样,采用古建“九浆十八灰”中的泼灰进行修葺。程永茂称,箭扣南段长城保护修缮工程(二期)多用旧城砖,补配新砖的量在5%到7%。

为了在清理中保护好箭扣长城留下来的旧城砖,此次箭扣南段长城保护修缮项目(二期)引入了考古环节,这也是长城修缮项目中首次介入考古清理。此外,在152号敌楼发掘出20多枚石弹、7枚石雷,均登记并移交怀柔区博物馆收存。

来箭扣长城的游客问程永茂,哪部分是新修的。程永茂指着151敌楼至152敌楼的城砖说:“看不出来修了就对了,这些都是新修的。把植被清理后,400年前的长城地面就长这样。”

在箭扣长城修缮中,植被的去留是关键,大伙儿的争议也不一样。部分游客认为,长城没必要有植被,保持原有风貌就可以。专家认为,长城上的植被是历史的一部分,应该保留。

那么箭扣长城的植被到底怎么处理呢?程永茂说:“这次修缮段中留植被是一个创新。去除对长城本体有安全隐患的植被,酌情保留不影响长城结构安全的植被。”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受到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委托,配合箭扣长城的修缮工程做一个全过程的数字化记录。通过无人机对152号敌楼及两侧的边墙,进行低空的近距离拍摄,再用照片把现场的实景模型搭建出来。通过实景可以清楚看到敌楼以及敌楼表面的一些砖的裂缝。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工程师尚劲宇说:“遗址也好,建筑也好,长城也好,它在保存的过程中不是一直不变的。我们希望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记录它受到集中的干预后,是怎么变化的。”

箭扣南段长城保护修缮项目(二期)最后一站是“北京结”(154敌台),程永茂称,这是“内外长城交汇之处”,也是“三镇长城汇聚之所”。

看着远处延绵的长城,程永茂说:“几百年前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国宝,也想尽自己的一份责任。登不动山也就不干了,登得动山,这工作一定要干下去。”

点击【保护长城加我一个】,一起为保护长城加油助力,让民族文化的瑰宝继续见证我们下一代、下下一代的生活故事。

由腾讯基金会捐资、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实施的箭扣长城二期修缮工程,在新理念、新技术、新合作的支持下,很好地践行了国际化的科学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箭扣长城二期保护维修成果,将被带到2019年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第四十三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