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历史专家爬最险箭扣长城,揭秘它500年屹立不倒的独特技艺

箭扣长城,因形似W、如满弓扣箭而得名,风光壮美却至为险峻,因年久失修、自然风化严重而事故频发。自2016年7月开始,当地文物部门开展了针对箭扣长城的修缮工程。《中国人的一天》与《新京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联合推出箭扣长城修缮系列,看不同个体与这座宏大建筑交汇发生的故事。

修建于明代中期的箭扣长城,曾因闭关锁国所废弃,也曾因劳民伤财沦为罪恶工程。但近代以来,长城的价值开始被重新研究,经过抗日战争,长城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也开始被认可,由此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四五百年沧桑历史,长城,这位身经百战老将军,气势更胜当年。

摄影&撰文/ 吕文君 汤文昕

剪辑/ 黄文佳

摄像指导:管永宁

出品/腾讯新闻 新京报

点击观看视频:历史专家登箭扣长城看它风云沧桑五百年

5月底下午4点的怀柔县城依旧骄阳似火,但在箭扣长城上,山风怡人。35岁的年轻历史专家张依萌登上长城顶,看着绵延的长城介绍起它的历史:“箭扣这个地方,应该是明代时候,比较重要的一个地区,因为这个地方直接就面对的就是外面的蒙古的威胁,箭扣长城,它应该是修建于明代中期,大约就是隆庆(朱载坖)朝前后。”

时光倒回650年,元朝统治者败退到燕山以北。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防止蒙古骑兵再次袭扰中原,便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了新的长城,并多次深入漠北,击退蒙古军。

不过,在第三位皇帝朱棣去世之后,明朝开始由积极进攻变成消极防御,蒙古部落恢复元气后又开始卷土重来,对明朝的北疆构成了威胁。而在这时,明朝已经从应天府(今南京)迁都到顺天府(今北京)。地理位置上,北京靠近边关重镇山海关,又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所以后人称此为“天子守国门”。

谈到古代长城的修筑技术,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馆员的张依萌说:“像箭扣这种比较险峻的地方,我们即使到了当代,你要去修缮它,同样还是要马拉人扛,明代的时候,主要就是靠人,同时也依靠骡子、马。”

长城的修筑使用了很多独特的传统工艺和民间建造技术,有很多现代人都做不到的地方。比如在砌筑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排水,城墙中每隔一段距离就留有洞孔,洞孔依次排列,现在依然清晰可见。

在明朝,长城修筑靠两类人,一类是驻守士兵,另外一部分人就是民间征集的工匠、石匠等,今天还会在一些城砖看到“万历五年山东左营造”的类似字样。中国历代修筑长城都会因地取材,箭扣长城所在的山峦石料丰富,所以历史专家推定,修长城的石料,应该来自于本地。至于当时投入了多少人力,如何艰辛地完成了这项工程,后来人只能摸着这四百多年的砖石,赋予想象了。

下午6点,夕阳温柔地照着大地山峦,张依萌爬上北京结。

“北京结”的说法出现于现代,在今天成为游客心中大名鼎鼎的地点,“它是明长城防御体系上一个很重要的节点,是三条长城汇集的地方,明长城又被称为九边重镇,每个镇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军区,所以这段长城的北京结,就相当于是两大军区的一个分界点。”张依萌介绍。

据文物部门统计,中国历史上共修筑长城21000多公里,其中明朝就有8800多公里。明人把修筑长城叫作固守封疆,而同时代的欧洲,发生了文艺复兴,进入了大航海时代。西方人逐渐向外探索的时期,中国人正在逐步走向闭关锁国。

清朝晚期,长城完全失去了军事国防功能,处于废弃的状态。但在抗战时期,长城成为中日之间的战场,它在中国人心中的形象,慢慢发生了改变。长城从千百年来人们心中劳民伤财的罪恶工程,变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张依萌说:“从汉朝以来我们就有一个传统,就是骂秦始皇,同时去贬低长城,清末,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于是我们最早的一批仁人志士,就开始把长城作为一个研究边疆危机的对象,于是这个时候我们重新发现了长城的价值。1933年,长城沿线爆发了长城抗战,通过了抗日战争,中国人开始认识到长城对于凝聚民族精神的这种作用,从此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了。”

20世纪50年代,中国率先修缮了八达岭长城,而对于箭扣长城的维修,一直到90年代才开始。

北京市文物局文物处原处长王玉伟拿出一张在箭扣长城的老照片指给我们看:“这是1988年9月28号,这张照片太难得了,独一无二,这是一个外国人给拍的。”照片中间的中年人叫罗哲文,是中国最著名的长城学者,已经于2012年去世,右边则是时年34岁的王玉伟。

王玉伟说:“长城就跟人一样,我60岁了,该长白头发就长白头发,你再给它染一染也没必要,只要控制人为的破坏,我想它的整个状况会好得多,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对一些已经出现的险情,他认为必须采取一些保护性的抢救措施,“它不会像小孩一样再长大,他肯定有一个衰老过程,无非就是快慢问题 ,但如果我们保护得好,它可能留给人类的时间会更长。”

王玉伟认为箭扣长城的保护如果不考虑社会效益,那它的历史价值也无从谈起,所以他建议政府不要一概地去禁止,要更多地考虑怎么能更多地向老百姓开放,来满足社会的需求,并建成遗址公园或者长城博物馆,而不是只让它变成一个景点。

长城,用一个老将军来比喻,我们去了解它,实际上不是了解一个二十多岁小伙子的形象,我们要认识的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军。四五百年走过来,它的沧桑感,它的雄伟气势,远胜过当年了。”王玉伟认为要保护长城、研究长城,就要知道它经历了什么,并且要让人们知道长城的历史内涵。

点击【保护长城加我一个】,一起为保护长城加油助力,让民族文化的瑰宝继续见证我们下一代、下下一代的生活故事。

由腾讯基金会捐资、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实施的箭扣长城二期修缮工程,在新理念、新技术、新合作的支持下,很好地践行了国际化的科学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箭扣长城二期保护维修成果,被带到2019年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第四十三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