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长江云调查 | 找不到也抢不到,19.9元的特惠电影票去哪儿了?

图片
9.9元、14.9元、19.9元就能看一场进口大片,这样的电影票买到就是赚到。可事实上,所谓的低价特惠电影票却在市场上难见踪影。网友反映,购票首页写着超低价观影,但选座系统却全是大几十元的原价票。那么,这些特惠电影票都去哪儿了?
低价引流,“起”字陷阱屡用不爽
武汉市民吴女士周五想带孩子前往电影院看一场美国影片《猩球崛起:新世界》,她在查阅了家附近的电影院档期票价后,感到十分气愤。不少电影院在列表中标有“特惠购票”“19.9元起”等优惠,可一点进购票页面,发现票面都在35元以上,根本找不到19.9元的购票入口。
在互联网上,记者也看到类似的网友吐槽。
图片
“兴致勃勃点进去,却发现没有低价票,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和朋友约好了这场电影的时间,只看到很便宜的价格提示,没进去看具体票价,不好爽约,只能吃个闷亏。”
5月24日,长江云新闻记者打开某电影购票APP,发现几乎武汉所有的影院都会在首页列表中标有“特惠”“19.9元起”等字样,可点进具体电影排片却找不到这样的电影票。
图片
影院:有少量特惠票,需要抢
记者询问了一家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的电影院,工作人员表示,特惠票是存在的,只不过一场电影只有一两张这样的特惠票,一般都在角落,需要靠抢。
记者连续打开了该影院当日《猩球崛起:新世界》影片的购票页面,发现影厅最前排的两端果然有红色锁定过的座位,这就是所谓的特惠票区域。
图片
“如果人少的话,抢到特惠票后自行换座位,不占用他人锁定的座位就行。”该影院工作人员说,有的电影场次只有一张特惠票,“如果双人观影,刻意去买下一场的特惠票再改签,需要补差价。”经记者计算,加上改签费用,甚至比原价电影票还要贵。
据知情人士透露,当前武汉部分影院会根据自身经营情况调整票价优惠政策,例如在部分场次实施分区阶梯售价,不同观影座位会有价格差别,还会设置极少数的特惠票吸引消费者。一般一个放映场次只会有一两张特惠电影票售卖,购票者先到先得,不会在后期进行大规模追加售卖。
光拼手速不够,还要拼眼力!
记者又找到一部已经上映多日的《九龙城寨之围城》电影,该影片观影人数较少,在一些影院排片场次中,终于见到了可以购买的特惠票区域。
图片
某电影院5月24日22:05放映的《九龙城寨之围城》,其座椅区域通过颜色区分为橙色区19.9元、红色区29.9元、蓝色区29.9元,在第4排4座和4排12座的位置,分别设置了2个特惠座位,这两个座位的橙色与29.9元的红色在色彩上非常接近,肉眼几乎难以辨别。
记者还将手机定位设置为其他一线城市及邻省城市,可以清晰地看到,靠特惠低价票引流的做法在全国都十分普遍。
网友呼吁“多一些真诚”
网友提出质疑,影院设置不足当场观影人数1%的低价票,在低价票售空后,仍然宣传该场次电影票XX元起的这种行为是否合规?上海邦信阳(武汉)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罗胜律师表示,只要不是虚假的低价,如低价引流高价卖,在影院确实设置了低价票的情况下,是不存在问题的。相反如果有大量低价票可能会构成低价倾销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现在网络平台很少看到低价票,是因为线上票补被禁止了,只有影院可以在线下设置少量票补。”罗胜分析道。
图片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中国电影市场上的电影票需遵循市场定价原则,为了降低风险、保障成本回收,片方会和影院拟定一个最低发行价——即影院在出售该片单张影票时,票面价格的最低额度,所有的售票交易不能低于此价格。在最低发行价的基础上,由影院自主定价,再加上服务费和平台费,构成了最终的结算票价。最低发行价和正价电影票之间的利润(除电商平台费)一般归影院所有。
从今年春节开始,中国电影市场开启了一波“票补大战”,由片方或发行方出资,以较低价格吸引更多观众,再通过较好的预售成绩或上座率换得高排片。专家表示,用较低票价吸引更多观众进场成为行业共识。但近几年,由片方制定的大规模票补政策较少出现,低价特惠票一般都由影院自身设定,数量稀缺。
“本身去电影院的人就在减少,用低级的营销手段只会让观众离电影院更疏远。”网友呼吁影院和发行方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优化定价和宣传策略,回应影迷支持。
(长江云新闻记者 陈亚曦)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