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群:那年到底发生了什么,逼出“梦一”豪华阵容?

篮球世界杯结束后,一大延伸话题是明年奥运会,美国将派出怎样的阵容?

美国队拿了15次奥运男篮冠军,最近7届奥运会得金6次,全都是靠豪华的NBA球星阵容。但在1992年以前,国际奥委会、FIBA都不允许职业球员参加奥运会和世锦赛。到底发生了什么,让那些明星大腕隆重登场呢?

世界杯前,电影《绝杀慕尼黑》在中国爆红,重提当年美苏争霸的男篮历史。但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决战,其历史意义更多在于冷战,对篮球世界来说,真正改变历史走向的,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美苏男篮半决赛。

在《绝杀慕尼黑》公映前几个月,我应邀观看了点映。俄罗斯现在拍大片的水平不低,这样有争议的历史事件,他们通过还原当时的冷战背景,让故事有血有肉,如果不了解美苏冷战的那段历史,理解起来还不太容易。

篮球电影最不好拍,有几个原因:第一,篮球比赛的核心价值在于未知结果,这就是直播的魅力,哪怕过去看影影绰绰的画面,甚至有不少人看文字直播都非常起劲;第二,直播多是上帝视角,形成了视觉习惯,而电影表现的多是中近景甚至特写,和看比赛的习惯冲突;第三,毕竟是摆拍,跟直播时数字高速摄影的慢镜头效果比起来不够自然。

《绝杀慕尼黑》用了超过半小时表现这场比赛,这在体育电影史上没有先例。而且几乎每个场景力求还原比赛的真实情况,非常不容易。

慕尼黑奥运会的男篮决赛,美国人不承认结果,那12枚银牌至今还躺在瑞士洛桑奥运博物馆的库房里,因此是篮球史上最有争议的决赛。但如果站在中立的立场,我认为没有必要人云亦云。

这场比赛不像今天,会有“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有可能会成为永远揭不开的谜。当时处在你死我活、意识形态严重对立的冷战时期,也强化了最后3秒钟的神秘。

如果抛开冷战背景,单纯说比赛,这3秒钟被反复打了三次,只能反映当时国际篮联的管理混乱:

第一次打了2秒:科林斯罚中第二个球以后,苏联队助理教练就已经在记录台抱怨,说他们对科林斯犯规死球时,就已经按铃叫了暂停(当时可以手按铃,也可以向记录台示意)。球已经发出来,到前场时被叫停,场边的国际篮联秘书长威廉·琼斯下令重新发界外球——这个琼斯并非来自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意大利出生的英国人。

第二次打3秒:球发出以后,苏联队进攻未果,终场蜂鸣器响,大批观众拥进场内与队员拥抱庆祝,可是琼斯下令清场,因为计时器在球发出以后没有及时启动,是计时员手慢了。因此,还必须重开界外球。

美国队教练伊巴本来想带队员回更衣室,拒绝重赛,但琼斯跟他们的助理教练说,如果不回场内就算作弃权,直接判负。伊巴教练心想后场发球、还只有3秒,美国队有把握守住。

第二次打3秒以后观众拥挤入场与队员庆祝。

第三次打3秒:苏联队埃德什科发底线球,裁判似乎有手势示意防守队员迈克米伦后退,按规则不用后退,但他居然听话地后退两步,这给了埃德什科绝佳的机会,一记“金长传”到前场,两名美国队员虽然拍马赶到,但都失去了平衡,贝洛夫接球上篮打进,51-50绝杀。

苏联队此前五次挑战美国队的奥运霸主地位,四次银牌一次铜牌,而美国队自1936年柏林奥运会起,已经连续获得七次金牌,63场球无一落败。所以,慕尼黑的3秒钟在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但那场比赛之后,美国队又在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夺金,苏联铜牌;美苏两国相互抵制了随后的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直到1988年在汉城奥运会上再次相遇——这一次是半决赛。

苏联队即使在莫斯科奥运会上也没有进入决赛,金牌归了南斯拉夫,意大利队银牌,苏联队铜牌。所以,慕尼黑奥运男篮决赛的最后3秒是一次特殊背景下的孤立事件,它并没有改变篮球世界的格局。

1988年奥运男篮的结果完全不同。由于美国队在半决赛输给了苏联队,最后只得铜牌,国际篮联和美国篮协达成一致,在四年后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首次派出了NBA球员——大名鼎鼎的“梦一队”。

从此,美国的职业球员称霸了世界篮坛,在以后的七届奥运会上拿到六次男篮金牌,2004年的希腊奥运会除外。这就是汉城奥运会男篮比赛的历史意义。

过去美国仗着奥运全胜的纪录,并不把世界放在眼里,派出的队员都是23岁以下的大学生球员——尽管其中很多人打完奥运会就进了NBA。而苏联、南斯拉夫这两强,都派出国内顶尖球员,他们的身份都有单位归属,不是军人就是工人。

美国队在慕尼黑奥运会之前,尽管保持全胜,可是1972年前后,他们已经在多次世界级比赛上输球(比如泛美运动会只得第七)。他们派出的教练伊巴,无视世界篮球的风格越打越快,还在强调防守和慢节奏。美国队在慕尼黑奥运会上的队员不仅年轻,而且球星不多。

而在汉城(现在称“首尔”),美国队虽然还是23岁以下的大学生球员,但全部12名队员后来都进了NBA,其中不乏大卫·罗宾逊这样的名人堂成员,丹尼·曼宁、马尔利、里德蒙德、J.R.里德也都成了职业名将。

再看当时的苏联队,核心球员都非常成熟,其中有欧洲最著名的中锋萨博尼斯,马修利奥尼斯则成为NBA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球员。那届南斯拉夫队也非常了得,包括了英年早逝的传奇明星彼得洛维奇、公牛队乔丹的战友库科奇,以及如今国王队的当家人迪瓦茨。

1988年和1972年相隔了16年,时代也已完全不同,冷战结束,铁幕拉开,美苏之间有了很多文体交流。比如,马修利奥尼斯就是小尼尔森在苏联发现的,当时他作为队员到立陶宛打友谊赛,发现对手当中有一名非常出色的高大后卫,回家就跟父亲老尼尔森介绍,而老爷子当时是勇士队主教练。

苏联队也去美国打各种邀请赛、友谊赛,完全不是《绝杀慕尼黑》里面那种没有见过资本主义世界的样子。他们跟美国人多次交手,一是熟悉了黑人球员的优缺点,二是建立了自信。

萨博尼斯(11号)和曼宁(13号)、大卫·罗宾逊(左四)在汉城奥运会半决赛争抢篮板。

从美国队在慕尼黑失利到汉城的半决赛之前,已经连续胜了21场。当时的教练是美国乔治城大学著名的“毛巾教练”约翰·汤普森,他指挥美国队在汉城连胜6场,平均胜出对手多达36.7分。

再看苏联队,号称“欧洲屋脊”的萨博尼斯此前断了跟腱,恢复期长达一年半,跑跳完全不及当年,只靠他2.21的身高镇守三秒区。而美国队多少有点轻敌,并没有打出汤普森教练要求的防守。他们让神投手库尔季奈季斯投进了4个三分,全场得了28分。苏联队命中率高,美国队就打不出攻守转换,萨博尼斯跑不起来的弱点就被掩盖了。

美国队的拼劲也不如苏联队,抢篮板不积极。尤其是队中球星丹尼·曼宁,居然一分未得。他是一年前NCAA冠军队成员,1988年全美最佳大学生球员,但后来在NBA打了14年并无建树,有点像现在的维金斯。

苏联队以23-15早早地取得了领先优势,被追成27-27以后又一次拉开,上半场结束时已经领先了10分。美国队对金发神投手库尔季奈季斯束手无策,“毛巾教练”派出防守好的奥格蒙——后来他是NBA的防守专家——死盯,还是不起作用。

“海军上将”罗宾逊的进攻表现还不错,面对体型巨大但移动缓慢的萨博尼斯,他拿下了14分,让美国队还能咬住比分。到了下半场,美国队终于能打出快攻了,他们在落后14分的情况下,靠里德和1.85米的小个子后卫查尔斯·史密斯两次把比分差追到2分。

苏联队几位当打球星当时都是24岁,年龄和经验都优于美国队。在进攻上,萨博尼斯利用他出神入化的传球,瓦解了美国队的区域夹击战术,关键时刻又靠着萨博尼斯、马修利奥尼斯、沃尔科夫和库尔季奈季斯的几次罚球,重新获得9分的领先优势,直至最后以82-76击败美国队。

美国队在汉城没有进入决赛,再一次震动世界。如果说1972年在慕尼黑的失利有偶然因素,在汉城可没有别的理由了。

而且,国际篮联也有意让NBA球员参加奥运会,当时的秘书长斯坦科维奇早就动议多次,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过去是国际篮联不让,美国人不屑,现在是国际篮联有意,美国人急了。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在1992年允许NBA球员参加。总裁大卫·斯特恩一开始并不积极,认为职业篮球和奥运会的文化大不相同,但出于美国利益,斯特恩同意了。

这个历史性的决定同时给全球其他国家的职业球员解禁。我记得1990年北京亚运会前,菲律宾队就放言要击败中国夺金,因为那也是他们国家的职业球员第一次被允许参加国际奥委会系统的比赛。但中国男篮很痛快地把他们打败了。

美国篮协把全部权力交给NBA,由他们挑人组队,《体育画报》杂志早在一年半之前,就给这支队伍取名“梦之队”——在之前13个赛季中,乔丹、“魔术师”约翰逊和“大鸟”伯德共拿到过10次NBA总冠军、9次MVP和7次FMVP。

“梦一队”的登场,结束了只有大学生球员参加奥运会的美国篮球历史,尽管“梦一队”还特地在队里放了一名大学生球员雷特纳。其实他们本来想让奥尼尔入队,最后选雷特纳的原因是他的球技更全面,个子很高却能投篮,奥尼尔当时只是篮下猛兽,罚球都不行。

NBA球星到了奥运会,作派完全不同于此前的美国大学生。他们不住奥运村,而是住巴塞罗纳的豪华酒店。打热身赛的地点安排在赌城摩纳哥,每天练一两个小时,其余时间就是逛街下赌场去海滩。

但他们的水平,可真不是盖的呀,8场球至少赢32分,最多赢68分,从此奥运会的一大看点就是追星。

苏联队在汉城击败美国队,是他们最后一场奥运比赛。在巴塞罗那,由于苏联已经在一年前解体而没有了苏联队,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立陶宛参加了奥运会,是五支欧洲队之一,他们获得了铜牌。

立陶宛队中,赫然有萨博尼斯、马修利奥尼斯和库尔季奈季斯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