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采铀矿石的人们 | 图片故事

谢二仁(左)、 李仲贤,711矿的第一批井下风钻工,两人站在711矿第一个矿井的入口处。1958年10月,从广州炮兵部队转入711矿,在井下四十多摄氏度、几乎没有任何防辐射设备的坑道内连续工作了20年

摄影师手记:

1964年10月16日,中国西部戈壁中一声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这一声巨响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有了第一颗原子弹,中国拥有了自己的核技术!中国人为此而骄傲。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第一颗氢弹升空、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被赞誉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的七一一矿的无名英雄。

当年,为了采集到500吨铀矿石,尽快制造出我国自己的原子弹,工人们光着身子顶着四十多摄氏度的高温、在几乎没有任何防辐射设备的矿井里工作。这一段苦难和奋斗的历史,铸就了中国核军工史上一座座丰碑。

89岁的杨师傅是上甘岭的战斗英雄,在朝鲜挖了四年坑道,战争结束后他来到了七一一矿。在这里他度过了平淡的一生,虽然现仍住在矿区的房子里,但无怨无悔。对采访的有些事,他坚称“这是国家机密,不许外讲”。

陈金陵被誉为“中国探测到铀矿石的第一人”。1955年10月14日,年仅19岁的他手握“一火车鸡蛋换来的仪器”524M伽马辐射仪,在湖南郴州金银寨探测到了制造原子弹的原料铀矿石。陈金陵一身正气,不居功自傲,几十年围绕核工业多地多单位工作,现正在根据亲身经历撰写《铀缘》一书。临别时,陈老再三叮嘱,这个题材只能传播正能量。

我从2015年开始拍摄这个专题,历时三年奔波近万公里,记录七一一矿那些默默奉献的采铀矿石的人们,一个个可亲可敬的老人让人终生难忘。

711矿,1958年3月中国在湖南郴州建立的第一座铀矿,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第一颗氢弹升空、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被赞誉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

邓玉清(右)手拿着全家福与妹妹、母亲合影。邓玉清是青年突击队员,第二代井下风钻工。他的父亲肖大兑是1958年第一批从煤矿调入的风钻工。当时全家六人有四人在井下工作,两人因工去世

陈金陵,第一个探测到铀矿石的中国人。1955年10月14日,陈金陵用524M伽马辐射仪在湖南郴州金银寨探测到了制造原子弹的原料一一铀矿石

刘友安(前排左)、杨福建(前排中)、王先荣(前排右)和三位工友,1971年9月,全国唯一一次参军入矿的“工改军”战士,后在新兵集训时就被取消了军人待遇。他们四百名常德人应征入矿,没真正成为军人虽遗憾,但他们以军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而成榜样,90年代矿班子7名常委里常德的就占了五名

王金领手指着父亲王文元的照片。王文元,1958年6月,第一个从全国选调进矿的工程师。1964年10月1日,王文元作为全国劳动模范,接受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接见并参加天安门城楼国庆观礼。王金领,第一批在矿里出生的矿二代。1958年10月在矿井口边上的工棚里出生,1975年招工进矿的机电工

杨师傅,上甘岭战役的英雄,在朝鲜挖了四年坑道,战争结束后他来到了711矿,在这里度过了平淡的一生,虽然现仍住在矿里过去的老房里了,但他无怨无悔

邓玉珍,第一批家属工,1961年10月进矿的理发员。坚持在老锅炉旁的理发店原址用当时的老式理发椅、剃须刀、理发剪为老工人理发到现在

雷芝翠(站立者),最早随丈夫从农村来矿的“半边户”。丈夫早年因工去世,靠抚恤金一人带大三个孩子,孩子独立后,15年义务照顾其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矿工遗孀

刘家俩兄弟是在矿井边出生的矿二代,也是当年自豪感超强的“矿子弟”,虽然都在外地生活,但情仍在矿里,时常在原小食堂约上旧友,喝二两小酒述说当年

周奶奶,跟随第一批进矿的丈夫从湘潭来到这里,丈夫很早就倒在坑道里为采矿捐躯了,孩子们也都在外地,可她怎么也不愿离开这住了几十年的“老窝”

彭柏生(左三),随父来711 的矿二代,茶余饭后喜欢讲述当年的往事:一次,技术工人用伽玛仪对准食堂的油条一测,仪器嘎嘎作响,吃饭的工人们都“哄”地大笑起来

王先荣,1971年9月参军入矿的“工改军”,在坑道里干了18年井下风钻工,退休后,带领儿子义务承揽矿区殡葬服务,用自已独特的方式送老矿友最后一程

这是711建矿时的重要物资仓库原址,后改为发电站。背面的山坡是711矿的公墓,长眠在这里的“核工人”守望着中国核工业的起点

中国人物类媒体的领导者

提供有格调、有智力的人物读本

记录我们的命运·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第569期

图、文 / 陈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