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癌症离你很远?癌症有36%的几率找上你

导致癌症的原因有很多,但一般认为当人体出现新陈代谢不良时更容易诱发癌细胞的产生。而造成新陈代谢不良的原因多半是“病从口入”,吃出来的。

你以为癌症离你很远?别忘了癌症筛查。图/视觉中国

你生活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定期去健身房做bodybuilding,饮食规律,不抽烟不喝酒,也不大鱼大肉重油重盐,每天都感到身体舒适。这样的你,也许觉得癌症是一件离自己很远的事情。

那你不妨看一下以下数据:据2016年的一项统计,我国平均每10秒钟就有一个人确诊癌症,每天确诊8550名癌症患者,每年因癌症死亡的病例高达270万例。按人均期望寿命计算,中国人一生罹患癌症的概率为36%。

可以说,一个人没有患癌是一种莫大的幸运。日本作家茂吕美耶曾经因为患癌进院治疗,她在医院里发现,很多病友都会像她一样,整天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是我?她花了两个月才找到答案:“每个正常人体内都有癌细胞,每个正常人都有可能罹癌。过去的人,平均寿命只有五十多岁,现在延长到八十多岁,寿命延长了,细胞分裂次数会增多,于是,我们体内那些叛徒细胞兴风作浪的机会也会随之增多。”

高病发率、高死亡率、低生存率,是中国人正在面临的三大癌症现状。图/ Unsplash

除了老龄化社会的原因,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的癌症发病率还出现了年轻化的迹象,20-39岁患癌人数明显增加。可以说,癌症正在成为人类生活的一种常态,然而我们却不知道如何应对。很多人确诊癌症的时候,往往发现已经是中晚期了。

在2018年4月举办的肿瘤防控院士高峰论坛上,多位两院院士都谈到,我国患者生存期短(5年生存率在30%,不到美国的一半)的主要原因就是确诊晚,到医院就诊时已经出现肿瘤转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据统计,我国城市人群到医院确诊的癌症病人,一期只有12.8%,而四期高达26.4%。在农村,确诊癌症时属于中晚期的比例只会更高。

导致癌症的原因有很多,但一般认为当人体出现新陈代谢不良时更容易诱发癌细胞的产生。而造成新陈代谢不良的原因多半是“病从口入”,吃出来的。图/全景

01

早发现早治疗,癌症不再可怕

实际上,只要早诊早治,很多癌症患者都可以恢复健康,即使不能完全康复也能够与癌症共处,像平常人一样生活。

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编制的《带癌工作》指南,全球约有3260万病人在确诊罹患癌症后,继续存活了五年以上。

众所周知,日本是人均寿命最高的国家,但很少人知道,日本也是一个癌症大国,癌症是日本人死亡的第一原因,每两个日本人就可能有一人患上癌症。拥有世界最高的癌症发病率,却多年保持世界最低的癌症死亡率记录,日本靠的全方位的癌症教育和癌症预防措施。

在全国中学,日本教育部门推动落实了“防癌教育课”,让国民从小了解防癌治癌的基本知识,才能意识到早诊早治的重要性。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由于早发现早治疗,日本的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被提高到了90%以上。

中美两国每10万人癌症发病率对比,横轴为年份。图/bing

在我国,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可能潜在健康威胁。不少公司企业每年也会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检。

一般的体检会通过触摸的方式寻找肿瘤硬块,或者通过血液、粪便或其他体液寻找肿瘤蛋白标志物,高级一点可通过通过CT、X线等手段对人体组织成像观察。

不过诸如肺癌、胃癌这些高发癌症,在早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且肿瘤较小,通过这些常规的检查手段难以在癌症早期发现。

你多久才做一次体检?图/Unsplash

02

癌症早筛黑科技,把癌症拦截在早期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能够让癌症刚刚开始且还没有明显病状的时候就能被发现的技术,把癌症拦截在早期。

基于血清的微小核酸即miRNA检测技术,便是对癌症进行早筛早检的一种液体活检方法。

在我们的血液中,游离着很多miRNA,这些miRNA对基因的表达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单个miRNA可以调节多个基因的表达,同时,单个基因的表达也可以被多个miRNA调控。

当恶性肿瘤发生时,某些miRNA的表达量会出现变化,与肿瘤的发生或发展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通过检测某一组特定的miRNA组合,可以实现肿瘤的早期发现。

这一癌症筛查技术是由两位中国的科学家周砺寒博士和邹瑞阳博士研发的,他们和自己的团队,在进行了数以万计的临床研究后,研发了灵敏度和特异性俱佳的癌症检测技术和算法:通过检测血液中游离的一组miRNA,来判断受测者目前患某一类型癌症的风险程度。基于这一技术,他们创立了自主专利的miRNA癌症筛查检测平台——普未。因为他们相信,普及早筛,才能把握未来。而普未要做的,就是要把癌症拦截在早期。

目前,普未已经将miRNA癌症检测技术带回中国,第一批主打产品:胃癌、肺癌、乳腺癌即将在2019年上市。普未的行动,不仅可以帮助国人将癌症拦截在早期,更让国人谈癌色变,真正成为过去。

参考文献:

《请勿歧视癌症患者,我们不是暗黑死神》,茂吕美耶

《“癌症性格”:过分为别人着想的人,都过得不理想》,壹心理

《美国 2018 癌症统计报告发布,中美对比结果差异在哪儿》,丁香园,王姝

《癌症大国日本为何人均寿命全球第一?》,西洋参考

《比起基因编辑,癌症早筛才是你要马上做的事》,39健康网

《揪出肿瘤的蛛丝马迹,小块头也有大智慧》,丁香园

《新一代肿瘤标志物:miRNA 这些事知多少》,丁香园

欢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作者/张家明 图编/陈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