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 你看不懂的徐汇大神、三和大神,并非与你无关

要把这口标志着失败者的锅完全扣在大神们的背上,似乎又显得不太公平。这些年轻人是如何失去梦想和希望的?遭遇黑中介诈骗进而失去代表个体性的身份证,长时间枯燥乏味的工厂劳动,黑心雇主的剥削和克扣……这一切都足以扑灭大神们身上曾经拥有的青春火焰。

文 | 李勤余 特约作者

去年,一部日本纪录片《三和人才市场?中国日薪百元的青年们》,让“三和大神”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这一群体的特点很鲜明:因为上当受骗等原因失去了身份证,身背各种债务,与家人鲜有来往,工作一天玩三天。但和传统观念中的底层青年不同,他们口中念叨的不是苦难和哀叹,反而表现出一种匪夷所思的“佛系”。对现状无所谓,更不考虑未来,不知该用什么样的词汇来形容“三和大神”的生活。

总以为,“三和大神”只是个例。最近的一篇《徐汇大神》,再一次刷新了我的认知。该文作者公元1874描述了他与徐汇大神的奇妙交集。大神通过私信联系作者,表示愿意用手机作抵押,向其借钱。协议达成后,这位大神消失在上海的茫茫人海中。翻阅大神遗留下的手机,作者才发现,这是一位90后年轻人,他也曾经为赚钱努力过、挣扎过,但最终陷入网贷的泥沼无法自拔。渐渐沉沦的他,除了拆东墙补西墙,浑浑噩噩度日外,已经别无选择。

作者在文末写道,“我衷心希望,这位素未谋面的徐汇大神,以及和他一样类似经历的、中国的90后年轻人,他们的未来能过得很好。但,他们的未来能过得更好吗?”

这个问题,能得到答案吗?

公元1874笔下的“徐汇大神”身份证

同情“大神”,不如正视“大神”的存在

有人说,生活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谁过得都不容易。所以,这些大神的经历根本不值得大书特书。事实恐怕并非如此。或许,我们更习惯于在朋友圈中阅读中年危机、感情危机等话题,并误以为,这才是世界的全貌。这并不奇怪,在互联网世界,尤其是社交媒体上掌握话语权的,无疑是中产阶层。在他们眼中,白领的加班、养娃的难处、买房的压力当然要重要得多。而大神们,不仅生活在被人遗忘的角落,更不懂如何表达自己,这才是他们看上去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原因。

公元1874在文章中写道,“中国的90后人均负债10万。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概念。”——“90后人均负债10万”这个看起来十分夸张的说法,前段时间颇为流行,不过日前已经有人辟谣,是辗转而来的讹传。但是,真实的情况也未必让人乐观。2017年开始,居民短期消费贷爆发,2018年增速不减,月均新增1600多亿元。而据融360调查,消费贷款用户中,90后占据半壁江山——没错,刚开始工作不久、经济能力最低的90后占据半壁江山,并且有近三成人群以贷养贷,以卡养卡。

融360去年8月的一份报告显示,90后(含95后)已然称霸了消费贷款用户群的半壁江山

这足以说明,与大神拥有相似经历的年轻人的数量或许是惊人的。大神们在严格意义上也许并不是这个社会中的“少数”。

因此,如果我们还把大神视作有些“奇葩”的异类,显然是不合适的。嘲笑、调侃大神,把他们的生活当作从中取乐的段子,也只会进一步把大神从我们所共同的社会里越推越远。

不过,同情和怜悯这些不幸堕入深渊的大神,也未必能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徐汇大神在抵押手机时开价1500元,公元1874大方地给了2100元。但我们都知道,这种慷慨不过是杯水车薪。我们可以为大神们的命运发出慨叹,但这同样于事无补。或许,眼下我们应该做的是正视他们的存在,别再把他们当作某种天外来客。

大神们面对生活的恐惧、绝望从何而来?

我们都清楚,大神们的生活只是披着一层潇洒的外衣,包裹在其中的,是无法言说的苦涩。但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不求上进、自甘堕落的年轻人咎由自取的结果。不能说这种观点全无道理,毕竟,大神们的生活状态在纪录片的镜头和相关报道的文字里已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但要把这口标志着失败者的锅完全扣在大神们的背上,似乎又显得不太公平。这些年轻人是如何失去梦想和希望的?遭遇黑中介诈骗进而失去代表个体性的身份证,长时间枯燥乏味的工厂劳动,黑心雇主的剥削和克扣……这一切都足以扑灭大神们身上曾经拥有的青春火焰。

作家金宇澄曾经将上海比作一个原始森林,只因它是丰富多样的。但他也说过,“每个人面对上海,就像站在原始森林一样,你只能看清眼前目力所及的部分”。这就是现代大都市令人恐惧的地方。如果连睿智的作家都看不清这座城市,那么徐汇大神的无能为力也就不足为奇了。面对都市文明的不可预测性,从另一个世界匆匆赶来的大神们因此心生恐惧,直至绝望,实在是合乎逻辑的结局。

但这本是可以避免的,如果年轻的大神们拥有赖以生存的本领和技能。可问题是,他们偏偏没有。阅读相关报道,不难找到大神们的共通点。他们都是打工一族的孩子,不少人还是留守儿童。恶劣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没有多少文化,也缺乏社会交际的能力。在城市中,他们仍然希望保留年少时自由散漫、得过且过的生活习惯。可惜,残酷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已经给他们上了重要的人生一课,让他们领悟到自己与当代文明的格格不入。

享誉三和的大神标配:双丰面馆五元一碗的挂逼面。一支散装卖三毛的挂逼烟,一瓶一块钱的挂逼水

这一情况,在未来会变好吗?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技术正在不断取代人工。不难发现,简单重复性劳动岗位正在从我们的视线中渐渐消失,大神们的前景如何,已无需在此赘言。他们还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出路,抑或着说,日结一天休息三天的生活,才是他们的必然选择?

三和大神、徐汇大神,无一例外地将自己的身份证当作可以出卖、抵押的道具。这无疑是一种最生动的隐喻。失去身份证,也就失去了最后的个体性。在一切社会关系消失殆尽之后,大神们会不会成为社会学家齐美尔所说的“匿名”者?

到最后,这些年轻人,好像存在于这个世界,又好像根本不存在。

大神们,其实离我们很近

说到这里,如果将千言万语化作一声叹息,似乎也可以结束对大神们的讨论。但事实是,大神们离我们并不遥远。千万别以为,大神虽然值得同情,但毕竟和其他人没有多少关系。

公元1874在打开徐汇大神的手机后,用其浏览痕迹重新勾勒出了他的人生。在徐汇大神的聊天记录里,满是各种赚钱的方式。除却打短工之外,一些处于灰色地带的赚钱模式值得注意。比如献血,号称一次可以给620元。而且工头还声称“献血无损健康,救人功德无量”。 又比如,去当“围观群众”。假装讨薪的,去站里面壮声势,一天50块,包午饭;或者帮人举牌什么的,比如XX银行下面,举“恭喜客服部王丽在酒店里帮张总清洗身体”之类……这些由作者发掘出的赚钱方式,或许我们闻所未闻,但并不意味着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毫无关系。献血、讨薪、造谣……无所事事的大神,会不会成为社会新的不安定因素?

徐汇大神加的聊天群,引自公元1874《徐汇大神》

更可怕的是,徐汇大神颇感兴趣的套现和网贷。在一个名为“卡神之家“的聊天群里,有各种教授刷卡套现、申请银行卡和网贷的教程。群内人员号称半小时就能申请成功,据作者介绍,群里的成员每天都在热情地交流各种套现心得。这当然是让徐汇大神万劫不复的根源所在,但谁又能说,这种行为不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呢?

至于出卖身份证信息、套用他人身份证等情况可能造成的危害,更是不必多言。可见,大神们的“悲惨”命运事实上与整个社会捆绑在一起。谁又敢说,我们不会在某一天也不幸成为受害者呢?

一个文明的社会,当然不可能抛弃某些群体来成就另一些群体。社会的进步和转变,或许会不可避免地付出代价,但以这些年轻人的一生为筹码,未免太过沉重。

在徐汇大神的手机里,作者公园1874还找到了他在上海各处拍摄的风景。欣赏徐汇大神的“作品”,不难看出其对美的向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更让我深深地意识到,他是一个和我生活在同一城市里、同样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因此,作者在《徐汇大神》篇末发出的疑问,我希望能由大家一起来解答。

外滩夕阳 摄影By徐汇大神,引自公元1874《徐汇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