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上的中国:父子跑长途 一路吵架一路照顾

在中国的公路上,呼啸而过的大货车常见;而坐在车中的人,却仅有着模糊的面孔。在中国,有约三千万名大货车司机,他们连通着中国经济的命脉;也撑起了一个个中国家庭。2019年春运第一周,《中国人的一天》联合谷雨工作室推出“货车上的中国”系列报道,试图呈现大货车司机们的洒脱与牵挂,欢乐与忧愁。本期的故事,是一对共同扛起家庭重担的父子搭档。

张兴虎开了十七年大货车,深知其中的艰辛和危险,本不想让儿子也做这一行。去年,94年出生的儿子张康康也有了儿子,这个曾经父亲口中被“娇惯”的孩子也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于是,父子俩开始了一路搭档的跑车生活。在遭遇了各种险境,体验父亲多年的日常后,张康康开始懂得父亲的不易。

摄影/肖子成 剪辑/粒粒

采访整理/程婧 编辑/徐松

策划/中国人的一天×谷雨工作室

执行/篝火故事

出品/腾讯新闻x腾讯图片

视频:父子搭档开车 “有代沟也有安心”

出生于1972年的张兴虎来自江苏徐州的农村,2002年便他开始了拉“绿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的货车生意,往返于海南和徐州之间。跑车十七年,他用挣来的辛苦钱盖了一座四合院,买了一辆小轿车,养大了一双儿女。两年前,94年出生的儿子张康康也结婚了,这个新组建的小家庭也面临着生存的问题。“以前,我爱惯着儿子,他要钱我就给。现在他成家了,却还没有自己的事业,我只能带着他跑车。” 张兴虎说。

每次出发前,张兴虎的老婆和儿媳都会在家门口送别这对父子。去年,张康康的老婆生了一个儿子,张兴虎特别高兴,运货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里屋抱孙子。孙子才六个月大,张兴虎总忍不住逗孙子“叫爷爷。”家里笑声多了,开销也大了。张兴虎以前每个月能挣两万左右,现在要撑起一家五口人,有点捉襟见肘。“他有了儿子,我有了孙子,我们爷俩都有压力。”张兴虎说,现在这个家族的生活费都靠着父子俩跑车。

在徐州的货运基地,父子俩给货车的车厢装上钢条。张兴虎以前没想让儿子开货车,他觉得这个行业一是挣钱太辛苦,二是太危险。张康康小的时候,张兴虎一直想让他当兵。“那个时候(2004年),我感觉叫他们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我这个父亲就做得特别称职了。后来证明我错了。” 张兴虎觉得儿子有点“娇生惯养”。而张康康觉得父亲不了解自己,父子俩在一起相处,总是没什么话可说。

这一趟,张兴虎父子要运大蒜到海南。凌晨,大蒜装好后,两人齐力整理车厢准备出发。儿子刚开始开大货车时,张兴虎恨不得把多年练就的开车本领——怎样挂档、怎样开车、怎样规避风险、哪种车要让——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儿子。“我爸唠叨最多的是不要跟车,千万要离半挂车远点。因为半挂车的刹车速度很快,我们这种车又有缓冲,一脚刹死,最起码得往前缓冲十几米。”

父子俩轮流开车,一人开车,另一人休息。以前两人之间的话就不怎么多,现在一起拉货,车厢内经常就只剩下沉默。交谈最多的是拉货相关的事,比如去哪里配货,跑哪里能挣多少钱等。“我俩有代沟。我觉得好笑的事情要分享给他,我爸不一定觉得好笑。你要说父子俩开车有什么乐趣,我觉得几乎没有。”没有乐趣,却有安心。张兴虎回忆儿子刚开车的时候,他担心得睡不着,会不时地醒一醒、看一看。后来,他慢慢地放下了心,儿子开车时也可以在后面安心睡觉了。

堵车是父子俩面对的日常状态,这时张康康就会玩手机。以前,张兴虎经常因为儿子玩游戏吵架。现在,如果遇到找不到路的情况,儿子会用手机软件来解决问题。张兴虎说:“我年纪大了,对这个手机也有点力不从心。还得靠儿子。”

在高速公路上遇到了大雪,张兴虎下车剥掉雨刷上的积雪。一旦遇到下大雪,路滑,视野差,父亲都会尽量让儿子少开车。元旦的这次货物运输,张兴虎在雪地里连开了11小时,中间犯困,就在路边休息一下,自己接着开。跑着跑着,张康康渐渐理解了父亲——这真是个需要细心和坚韧意志的职业啊!

雪越下越大,张兴虎下车为车身除冻。这么多年,张兴虎应对危险状况很有经验,但每每事后回想都心有余悸。去年的一次危险经历是去西双版纳拉香蕉,离开国道后有一段山路是土路,特别难跑。 “拐弯时,前车轮要压着悬崖边,后车轮才能慢慢过去。”走了一半他就想放弃,想开车倒回去,但一看,倒不回去了,就硬着头皮把车子开过了那个弯。等回过头,才意识到当时有多险——一边是大山,一边是万丈悬崖。“那种地方价格再高都不能去。不是挣多少钱的问题,是要命啊。”半年前,张兴虎父子加入了公益组织“传化安心驿站”。在这里,他又认识了很多司机朋友。“现在比以前跑车好很多,路上遇到了事故,可以打电话给平台申请救援和维修。”

途中休息的时候,张康康在驾驶室吃泡面。开货车两年以来,父子俩小矛盾不少。张康康嫌打电话找货麻烦,只想按父亲的指挥干体力活,张兴虎这时候就会不高兴,觉得儿子太懒散,一场争吵在所难免。“但是我爸脾气特别好,他生气会痛骂我,但几分钟后就好了。他会问一句儿子今晚吃什么,反而搞得我有点措手不及。”

上一批货卸完后,张康康打开篷布,装上新找的货物。货车司机常常遇到货主拖欠运费,公益组织会帮助大家利用法律武器来对付拖欠运费的货主。这次运送大蒜去海南,遇到大蒜涨价,“代办”(货主委托的收货方)就拖着不收货。“十次里面有大概两、三次这样的情况。我们毕竟出来是为了挣钱,装不了货,我们就得在这待着。实在拖得太久,没要到钱,也必须先走了。”张兴虎无奈地说。

这次去海南,张兴虎心里还压着一件事——前不久,父子俩拉货到海南,收货的快递公司却一拖再拖,拖到后来,竟然以“货可能丢了”为名义拖欠这笔运费,称自己“正在查货”。张兴虎觉得对方是故意拖欠,只能无奈地等。“昨晚到海南,我们卸了货都夜里三点了,我想着人家睡了就不打电话了。现在白天我一定要打电话把钱要到。”跑车那么多年,张兴虎也遇到过很好的货主。有一回拉一车哈密瓜从海南回徐州,因为道路维修,儿子没有注意,把哈密瓜颠坏了七八箱。对方货主是张兴虎的老乡,不但没让他赔钱,还一起吃了饭,成了好朋友。

前年,一次去广州的路上,张康康接到了妻子的电话,听说自己要当爸爸了,他欣喜若狂。孩子生下来以后,因为缺氧需要住院,张康康第一次感受到了父亲这个角色需要承担的重量。“那时,我和孩子七天没见着,每天都趴在监护房的那个窗户上看。”他永远忘不了孩子出生的那段时间:“从一个儿子直接跳跃到一个父亲,很神奇,就是很神奇。”

大货车排队过海口港,在这里父子俩又要经过漫长的等待。张兴虎的职业病就是腰痛、颈椎痛,过年时会检查身体,但只要没大病就会坚持开下去。他觉得自己就像一头老牛,在前面拉着车,一家人都在后面跟着。如果猛然一停,这个家怎么撑下去?

回到徐州后,一家小聚。孙子出生后,张兴虎感到了儿子的巨大变化。张兴虎回忆,从前儿子花钱没计划,在上海上班时,除了自己挣的工资,每个月还要问张兴虎要两千块钱拿去花。“他现在变得会过日子了。去外地出车的时候,也会主动做事,叨唠着让我少干那些最脏最累的活。”不过,张兴虎的心愿还是希望攒点钱后,让儿子不再干这行,去做点其他的事。“稳定和安全最重要。”

一年中的大部分时光,货车司机们都在路上度过,远离普通人的生活,是公路上的“隐士”。走进他们,你会发现他们有着强烈的表达欲和奇特的故事。故事背后,则是与我们一样五味杂陈的生活。

敬请期待《货车上的中国》第四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