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胃病可能是情绪和潜意识惹的祸

我有一个心理咨询师朋友,他经常是“医者不自医,渡人难自渡”。他是一个敏感的内向者,在给别人咨询的时候,很容易陷入到来访者的情绪中,并把这些情绪吸收到自己身体里。
与此相对应的是他患有并不严重的胃病,可能是作为咨询师的职业嗅觉吧,我总觉得他的胃病和他的情绪有关,于是和他开玩笑地讲:“生病的可能不是你的胃,而是你的情绪,或者是你的某种潜意识吧”,他的半信半疑,就让我有了下面的思考。
图片
胃部的心理隐喻
心理学上有个专业术语叫躯体化,说的是一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被看见,就会以躯体的的症状表现出来,我想我们的胃就有这样一个作用。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胃是生命最初把妈妈的乳汁这个最原始的食物吞进去的地方,所以胃部是很多问题心理隐喻的基础”。
婴儿不会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这导致他们对外界的反馈,特别是对于抚养者的反馈不能很好的接收,自己的意愿也不能很好的传递,比如抚养者不能及时喂奶,让小婴儿饥饿,抚养者喂奶太饱,婴儿吐奶等,因为小婴儿的主观意愿传递不出去,于是他就会受挫,产生情绪。
因为没有语言能力,受挫的负面情绪不能进入意识,于是就进入潜意识,与此同时还可能以躯体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反应在胃部的不舒服或病痛上。
人会长大,潜意识和身体的记忆也会伴随着长大,在相似的情境中被唤醒。
图片
小时候是胃部的不适引起情绪,长大后这才有了情绪引起胃部不适
前面我们讲过小婴儿的饮食需求没有及时得到抚养者的满足,于是产生了躯体化的胃部反应,并伴随着负面情绪。于是胃部不适和负面情绪就产生了联结,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心理学上的一个经典实验——巴甫洛夫狗的条件反射。
著名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狗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每次给狗送食物之前打开红灯、响起铃声。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铃声一响或红灯一亮,狗就开始分泌唾液。
图片
同样的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没有饮食需求,胃部不适和情绪之间也已经建立起了联结,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于是就会有负面情绪引起胃部不适的表现。所以生病的可能不是一个人的胃,是情绪。
别忘了,当时的体验还进入了潜意识
前面我们也分析过,由于婴儿没有语言能力,当时的体验不能很好地进入意识,于是进入了潜意识。潜意识可“不好惹”,它不会表达,但经常左右我们的感受,让我们按照它的意愿做选择。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理性的意识只占了我们人性的冰山一角,藏在下面巨大的潜意识才是我们真正的主人。
图片
于是进入潜意识里面的负面情绪、胃部不适、不被看见的忽略等一系列体验在有相似情景的时候,就会被激活,进而表达出来。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情绪引起胃部不适,当然也可能会出现被人忽略就有负面情绪这样的表现。
村上春树说:“这世上肯定有某个角落,存在着能完全领会我想表达的意思的人”。
之所以情绪这种心理问题它要以胃部不适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许是因为情绪觉得最初把乳汁这个最原始的食物吞进去的地方,会无比重要,会领会它的表达吧。
所以我想对我的朋友说,生病的不是你的胃,是你的情绪和潜意识。
作者:心理相先生,一名温暖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师。相在心上是为想,此刻我们都是相先生。公众号:心理相先生,可免费咨询。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