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辅弼:五分钟读懂中国宰相制度

中国的宰相制度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相权与皇权的斗争是一条贯穿中国两千年帝制时代政治史的主线。
那么首先,究竟什么是“相”呢?“相”字是一个会意字,左边一棵树木,右边是一只眼睛,意思是眼睛在观察树木。《说文解字》对“相”的解释是:省视也,就是认真地看、仔细地看。
图片
商代青铜簋上的“相”字。
正因为要仔细地看,所以眼睛必须接近、靠近树木。据清代学者段玉裁考证,“相”字的很多意义都是从“接近、接触”的意思中引申出来的。“相”的第一个名词性意义是指:搀扶、引导盲人走路的人,或者称为“瞽相”。比如《论语》中孔子曾经这样谴责季孙:“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意思是,盲人危险时你不扶持,跌倒时不搀扶,还要你这个“相”何用?
所以“相”有辅佐、帮助的意思,那么宰相就是指辅佐、帮助君主的人,所以君主与宰相之间存在合作关系。但是,当君主自己足够强大,不需要人来搀扶,那么宰相就会显得碍手碍脚,因此君主与宰相也存在斗争关系。由于皇权与相权存在斗争关系,所以相权经常被拆分,因此中国的宰相往往不是一位官员,而是一群官员、一套机构、一种制度。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中国就进入了帝制时代,那时的中央官制叫做三公九卿制。三公就是三位地位最高的官员,九卿就是九位负责各项事务的中层干部。其实,九卿中一些职位与其说是朝廷官员,倒不如说是皇家的管理人员,比如太常是管皇家宗庙的,卫尉是皇宫门卫领班,太仆是给皇家养马、赶车的,宗正是管皇家宗族事务的。所以三公九卿中,真正掌握朝政的是三公而不是九卿。
图片
三公九卿制示意图
而在三公里头,太尉是管军队的,而且不是常设的官职,真正掌握行政事务的“宰相”就只有丞相和御史大夫。而御史大夫主要管监察的,是给政府提意见的。所以,其实行政权掌握在丞相一人手里,丞相的职权可以说大到没边,只要是行政事务,什么都可以管,甚至皇帝的诏令都需要丞相的认可才能生效,以至于丞相府要设置十三个部门来协助丞相处理各种事务,叫做“十三曹”。“十三曹”只是协助丞相处理政务的幕僚,本身并没有行政权。比方说,长安周边的驰道需要修缮,丞相府的金曹掾吏就去测算出要花多少钱,预算做好后送交丞相,丞相再让下属官员从国库拨钱。
由于丞相权力太大,非常妨碍皇权的施展,所以到汉武帝时期,就搞了一个中外朝制度,或者叫内外朝制度,外朝的丞相主要管执行,决策权归内朝,那么内朝是什么人协助皇帝决策呢?是尚书令。尚书令最早的职责是伺候皇帝读书,相当于今天的文秘,官阶很低,但是汉武帝让尚书令参与决策,比如权臣霍光就担任过尚书令。后来,汉武帝又担心尚书令权力太大,又让中书令也参与决策,中书令原先的职责与尚书令差不多,但中书令是由宦官担任的,比如司马迁受宫刑后,就担任过中书一职。
图片
汉武帝任用亲信,取代三公,组建了内朝。
到曹操时期,他又对行政机构进行了调整,尚书令从内朝官变成了外朝官,管起了执行,而由中书令独掌决策权,而且这时候的中书令不再是宦官,而是士人,一般由曹操的幕僚、军师来担任。此时,三公连执行也不管了,成了封给退休老干部的荣誉头衔。
到东晋的时候,侍中也加入了决策圈,与中书令一起参与决策。那么侍中原先是个什么官呢,是皇帝的随从、跟班。到南北朝时期,中书令、尚书令、侍中逐渐机构化,比如侍中的机构叫做门下省,中书令变成了中书省,尚书令成了尚书省。到隋朝时,就正式形成了三省六部制,所以任何制度都不是突然从天而降的,而是有一个相当长的演进过程。在三省六部制中,中书省管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具体又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来分别执行。
图片
三省制示意图
那么三省六部制好不好呢?有好的地方,好处在于三省互相牵制、制约,不会一家独大,抗衡皇权,经过门下省审核通过的政令也更加靠谱;但是也有坏处,坏处在于三省互相扯皮,效率低下。所以李渊搞了一个政事堂,三省长官一起开会,方便协调三省,但是也不解决根本问题。
到唐玄宗时期,当时的宰相张说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就干脆把中书省和门下省合并了,叫做中书门下,中书门下还设置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那么这样一来,中书门下还代行了尚书省的大部分职能。所以,中书门下的长官权力就非常大了,三省就逐渐合为一省。
那么,唐玄宗采取什么方式来制约相权呢?就是不让宰相当太久,不管什么人,执掌中书门下,最多不超过五年,像姚崇、宋璟这样的贤相在任的时间也不长,这样就难以形成派系。可是唐玄宗后来厌倦朝政,不再像以前那样励精图治,加上奸相李林甫耍了某些手腕,导致玄宗晚年时,李林甫、杨国忠的在任时间都非常久,终于酿成了很严重的吏治问题,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
图片
唐玄宗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其中包括晚年挚爱的女人。
从安史之乱到北宋中期这段时间,宰相制度非常纷乱,宰相的职权被拆得非常零碎,尤其是北宋时期,叠床架屋,机构臃肿得很厉害。如果把这段时间内,宰相的名号、人员编制列在一起,可以列出一张很大很长的表格。
到王安石变法以后,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唐初的三省制度,但是这三省权力仍然不平均,中书省权力还是很大。到南宋以后,三省又逐渐混同于一省。所以,唐宋时期,宰相制度总的趋势是三省逐渐合成一省,因为这样行政效率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金朝从海陵王完颜亮开始,就把中书门下给废了,皇帝独揽决策权,只留一个尚书省管执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部分废除宰相职能。
图片
女真族建立的金朝,首次部分废除了宰相职能。
元朝其实也是一省制,中书省总领百官,门下省就再没有了。而且从元代开始,尚书省时立时废,其职能就逐渐下放,政务直接交给六部去执行。到明代就也再没有尚书省了。
明朝初年的时候,朱元璋是一个精力过剩的皇帝,胡惟庸案以后,他就决定废除宰相和中书省,皇帝、宰相他一人当,下面直接管六部。然而,虽然朱元璋自己很勤快,但是他的子孙后代都没有他那么精力旺盛,所以就还是需要一个辅助皇帝理政的机构,这时候,内阁制就诞生了。
图片
草根皇帝朱元璋,丞相终结者。
内阁具体管什么呢?管票拟,就是把群臣的奏章收上来以后,内阁先给出一个初步处理意见,写在一张小纸上,然后皇帝再根据票拟的意见,用红笔批示,叫做批红。其实内阁就是一个帮助皇帝批阅奏章的机构。而内阁制的实质,还是一种宰相制度。
那么众所周知,明朝的皇帝越到后面越懒,于是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比之前的宰相权力还大。皇帝处理奏章,一般都得遵循票拟的处理意见,不能随便越过内阁颁布诏书。后来,皇帝为了平衡内阁权力,又搞了一个司礼监出来,由太监任职,并掌握批红的权力。所以到明朝后期,皇权相当于一分为二了,内阁管票拟,司礼监管批红,那么皇帝就可以去忙自己的业余爱好了,比如开小买卖、做木匠活等等。
图片
明朝后期,朱元璋的子孙多才多艺,却丧失了祖先的大略雄才。
清朝入关以后,也继承了明朝的内阁制,但是清朝的皇帝都很勤快,权力也大,于是内阁权力就变小了,逐渐成了一个执行机构,失去了决策权。雍正帝建立军机处以后,就逐渐代行了内阁的部分职能,但是清朝的军机大臣与明朝的内阁首辅相比,权力要小得多。
图片
清世宗雍正帝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纵观中国两千年帝制时代的宰相制度,可以归纳出以下规律:
一、前一个朝代的决策机构,到后一朝代往往演变为外朝的执行机构,从而失去决策权。比如三公、尚书令、内阁就都是这样。
二、官阶与职能逐渐脱节,一些官阶很高、名头很高大上的官职,逐渐失去实际权力,比如大司马、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保等等一品的大官,后来都成了赐给退休老干部的荣誉和待遇。而相反,一些品级很低,名字并不起眼的官职,往往掌握宰相实权。
三、跟皇帝距离越近的官职,越容易获得权力。比如西汉的中书令、明朝的司礼监,都是由跟皇帝距离最近的宦官来任职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以上规律呢?因为皇权与相权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当皇权强大,会削弱相权;当皇权衰微,相权会填补权力真空。但中国帝制时代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膨胀,所以皇帝会起用那些跟自己距离近、地位低、肯听话的人,去架空那些高官显贵们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