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院感!69名患者感染丙肝,书记院长被免职

江苏东台人民医院 69 名血透患者感染丙肝的事件,想必大家都知道了。今早,东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此事做出了回应:
疑似发生院内感染,确认丙肝感染 69 例,院长免职
5月 13 日,东台市卫健委接到市人民医院报告,该院血液净化中心血透患者中新发生丙肝抗体阳性,疑似发生院内感染东台市卫健委立即组织力量,开展现场调查处置工作,并逐级上报相关情况。国家、省、盐城市卫健委第一时间组织专家组到现场指导调查处理工作。经对所有血透患者的筛查检测,共诊断确认丙肝病毒感染 69 例。专家组调查认定,此次事件是一起因医院院内感染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院内感染事件。
事件发生后,东台市迅速成立事件调查处置工作组,组织各方力量,全力做好医疗救治、事件调查、责任认定等工作,并严格按照专家组确定的治疗方案,对所有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药物及相关辅助治疗,目前所有患者病情稳定。
根据国家、省、盐城市卫健委要求,东台市正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院感风险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并责令东台市人民医院根据专家组意见,针对存在问题,迅速落实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到位。同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处理,给予东台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和分管副院长免职处理,给予其他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东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不管是哪一个环节出现疏漏,这样重大的院内感染都不应该出现。
图片
至于丙肝,虽然它令很多人谈之色变,但关于丙肝病毒、感染丙肝的后果、治疗手段等,相信大多数人还不甚清楚。
这是一篇丁香园此前关于丙肝的报道,希望此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多地了解丙肝这个疾病。也希望东台人民医院能够积极采取行动,尽最大的可能挽救那 69 名感染者。
我就要死了。
2008 年他们说我得了丙肝。十年后的今天,我差不多是个废人:高血压、肾病和心脏病都折磨着我。
我不埋怨别人,都是自己多年吸毒造的孽。现在的我痛不欲生,恨不得死快一点。
今年 3 月 18 日,一位网名为 b********6 的丙肝晚期患者在 HEP C 网站上发布了上面这段话,帖子的下面紧跟着的是预防自杀生命救助热线(suicide prevention lifeline)的 Kelly 给他留言,希望他可以找人倾诉,并留下了求助电话。
故事的结尾我们不得而知,但类似的故事总在上演。
每年全球有 39.9 万人死于丙肝,在中国,约有 1000 万人感染丙肝,但只有 2% 的人知道自己患病的事实。
「大多数丙肝患者是在手术前做常规四项检查、献血或者群体性的丙肝感染爆发时,才检查发现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感染科主任盛吉芳教授说。
分娩、静脉注射毒品和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都可能感染丙肝病毒。如果在消毒不严格的场所打耳洞,纹身刺青,接受牙科手术,也有可能感染。
但丙肝不会通过打喷嚏、咳嗽、亲吻、拥抱,或共用盘子、杯具以及母乳喂养等方式传播。
图片
沉默的狙击手
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尿色变深、皮肤及眼白发黄,这些是急性丙肝可能出现的症状,但在多数情况下,你几乎觉察不到它的到来。
丙肝(HCV)和乙肝(HBV)都属于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乙肝虽然让人闻风丧胆,但 80% 是急性的,只要及时治疗,患者便能痊愈并终身获得免疫力。相比之下,丙肝更像个耐心的狙击手,绝大部分丙肝是慢性,即使是急性,症状也不明显,当你意识到它的存在时,很可能为时已晚。
在我国,诊断前丙肝疾病的知晓率为 24.7%,诊断率仅为 2%,而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更是寥寥无几,不足 1%。
中国第二大肝癌常见诱因
健康的肝脏表面光滑饱满有弹性,像个楔子形状的过滤器。肝脏被像叶脉一样的膜分割成肝小叶,内部包裹着肝细胞。这些肝细胞像过滤网一样把血液里有害的物质、病菌以及损坏的血细胞清除掉,并形成凝血因子。
当丙肝病毒入侵肝细胞时,被感染的肝细胞产生不正常的蛋白质。在血液里巡逻的免疫细胞会辨别出异常蛋白质,并攻击受感染的肝细胞。最后肝细胞发炎、凋亡并最终变成疤痕组织。
纤维化的肝细胞无法过滤血液,所以当肝脏内大量细胞被感染,肝脏就会变得疙疙瘩瘩,出现肝硬化,血液就无法正常流动。
尽管人的免疫系统可以在早期抵抗丙肝病毒,但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无法在 6 个月内消灭所有的病毒。
因此,75%~85% 的急性丙肝会转化成慢性丙肝,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后,这些患者可能会死于肝硬化或肝癌。
2016 年发表在 Europe PMC 数据库的一项研究显示,丙肝感染成为中国第二大常见的肝癌诱因(37%),仅次于乙肝之后(46%)。
丙肝的治愈之路
所幸的是,丙肝现在能够通过药物来治疗。
欧美国家治愈丙肝的历史经历了三个坎坷的阶段:PR 治疗方案、DAA 联合 PR 方案、DAA 全口服方案。
1984 年,Hoofnagle 等科学家通过一种称为「重组干扰素-阿尔法(IFNa)」的蛋白质注射剂来诱导免疫系统,使肝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增强其攻击丙肝病毒的能力。
然而这种疗法在单独使用时,IFNa 的反应率相对较低,只能帮助三分之一的丙肝患者,而且复发率很高。许多患者还反馈了副作用:头发脱落、牙龈肿痛、恶心呕吐,严重抑郁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1995 年,科学家们发现如果将 IFNa 与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RBV)混合,疗效会有所改善,丙肝患者的治愈率能达到 33%~41%。但医生们对利巴韦林抵抗丙肝的原理仍所知甚少。而且利巴韦林也会产生甲状腺问题、精神错乱和贫血等副作用,遂作罢。
到 2002 年,人们找到了一种突破性的方法:长效型干扰素 PegINFa 和利巴韦林的结合,这种方法也被称为「 PR 治疗方法」。
但同样好景不长,由于人们对 PR 疗法的耐受程度不同,白细胞和血小板过低的患者无法继续接受治疗。而患有严重心脏病、精神疾病、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胆红素高的患者一旦采用 PR 疗法,危险系数会飙升。
在人类锲而不舍的丙肝治疗之路上,终于在 2011 年迎来了曙光——DAA 时代来了,这种治疗方案能够直接消灭丙肝病毒。之后的五年,它走过了从蛋白酶抑制剂(PIs)与 PR 联合的「三联方案」到无 IFN 方案的历程。
2015 年, DAA 疗法中的新药——索非布韦(Sofosbuvir)和达卡他韦(Daclatasvir)两种抗病毒药物问世,药性温和,无 PR 疗法的强烈副作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现有的 DAA 抗病毒药物对早期的丙肝患者治愈率超过 95%,8~12 周基本可以治愈。
2017 年 6 月和 9 月,国家药监局批准多款 DAA 药物上市。
盛吉芳主任评价:「早期欧美国家 DAA 和 PR 治疗方法联合是因为 DAA 的药品种很少,单个 DAA 抗病毒效果不好。之后更多的 DAA 药物研发问世,原有的 PR 疗法被抛弃。国内引进 DAA 药物之后,开始转向 DAA 全口服治疗方案的医院就多了起来。因为它更方便,只需要 3 个月,副作用少,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的患者也能用。」
2017 年 12 月,浙江省成为首个将索磷布韦、达拉他韦和阿舒瑞韦等丙肝 DAA 口服药物纳入大病医疗保险特殊药品目录的省份。今年 1 月,吉林省也将部分 DAA 药物纳入医保。4 月 1 日起,天津市启动丙肝按人头付费试点工作,报销标准定为 40,500 元。除此之外,安徽、成都等地也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尝试。
之后还有更多的省份点亮 DAA 医保地图。愿无数人生命中黑暗的恶魔将会被永远驱逐。
最后说几句
事件发生后,「福建省医院协会医院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孙元设在朋友圈发表了这样一段话:
「2019 年注定不是一个太平年,前面顺德医院刚被撤销了三甲资格,江苏东台人民医院血透室又出了丙肝暴发事件。根据《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中规定:
第三十三条: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严格的接诊制度,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每半年复查1次。
第三十四条: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患者应当分别在各自隔离透析治疗间或者隔离透析治疗区进行专机血液透析,治疗间或者治疗区、血液透析机相互不能混用。
第三十五条:血液透析室应当严格按照血液透析器复用的有关操作规范,对可重复使用的透析器进行复用。
这起事件的主因大概率是传染性疾病患者未分机透析或者复用器械消毒不到位。结合前两年陕西省镇安县医院血透丙肝暴发事件,又要有一大批人要丢乌纱帽了,只会比镇安县更多。 」
对于广大患者来说,个别人丢乌纱帽事小,患者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事大。院内感染一再爆发,伤害的不仅仅是患者的生命,更是医患之间本就脆弱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