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进科创板又不甘心当看客咋办?不着急,利好的这两类股

科创板来了!

备受关注的科创板将于7月22日上午正式“分娩落地”。面对这一全新的投资品种,不少资金全力备战之际,一些市场人士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开始担心科创板上市后,其特殊的交易规则不仅会让创业板边缘化,而且会大幅度分流中小板甚至沪深主板的资金。那么,这种担心是否真的会成为现实?主板和中小创真的会被抛弃吗?对此,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的海通证券中山三路高级投顾张亮告诉记者“有两类个股值得留意”。

第一类:创业板成分指数标的股

“创业板成分股有望成为未来牛市的一大印钞机。”张亮指出:“我们不妨以史为鉴,来看看历史上中小板推出后,深圳主板中的深证成指是怎么演变的,就可以推理出科创板上市后创业板成分股的走势了。”

从历史数据来看,1996年1月23日-1997年5月12日,深证成指从924.33点涨到了6103.61点,区间涨幅高达560.33%,之后陷入了长期调整。2004年6月25日中小板推出后,市场一度认为深圳主板甚至上海主板将被边缘化。但实际上,深圳主板中的深证成指,已经从1997年5月12日的6103.61点调整了7年之久。中小板推出后的深证成指在2004年6月25日-2005年4月11日期间,一直扮演着抗跌的角色,直到2005年4月11日-6月3日,才出现了补跌走势;而从2005年6月3日-11月16日,深证成指构筑了“三重底”,震荡整理蓄势最为充分。于是在2005年11月16日-2007年10月11日,深证成指从2593.32点涨到了19600.03点,区间最大涨幅高达655.79%——深证成指行情启动时间在各大指数是最晚的,但涨幅却远远超过了其他指数在那轮牛市的战绩!

有点意思的是,深证综指在2005年7月19日-2008年1月15日从235.64点涨到了1584.40点,区间涨幅高达572.38%,非常接近于深证成指在1996年1月23日-1997年5月12日那轮牛市560.33%的涨幅。这里提醒一下:由于当时深证综指中的中小板股票所占比例太低,因而基本上可以默认572.38%为深圳主板股票的平均涨幅。实际上当时代表中小板所有个股的“中小板综”,在2005年6月7日-2008年1月15日的最大涨幅也就532.36%,弱于深证成指和深证综指的表现。

由此可见,中小板推出后非但没有让深圳主板成为弃儿,相反却让深圳主板特别是深证成指谱写了有史以来最辉煌的篇章。

为什么中小板推出后,深证成指会成为“香饽饽”呢?这跟我们要提到的科创板与创业板有什么关系呢?

很多市场人士都把2012年12月-2015年6月这波行情称之为“改革转型牛”,但其实之前有两轮“改革转型牛”——第二轮是2008年10月28日-2010年11月11日以中小板为核心“改革转型牛”,第一轮就是1996年1月23日-2001年6月14日以深圳主板为核心的“改革转型牛”。前两轮“改革转型牛”与第三轮形成的历史背景是非常相似的,都是在国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环境下,依靠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发展新兴产业的方式推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从而找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往往是“第一批吃螃蟹者”点燃星星之火,随后形成遍地开花的燎原之势。而当整个新兴产业遍地开花后,产业过剩以及一些不规范的现象会越来越突出,那么就会进入第二个阶段,即由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升级阵痛”阶段,也可以叫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

上述经济现象反映到股市上,则是“成分指数先行,综合指数后进”,于是有了深证成指在1996年1月23日-1997年5月12日那轮领涨全场的牛市。高度繁荣后,深证成指也是率先陷入调整的。从1997年5月12日见顶6103.61点后,深证成指下跌和横盘整理的时间远远多于上涨的时间,其实就是一个“数量到质量升级”和“寻找全新发展引擎”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很多上市公司曾涉足互联网信息技术,但遗憾的是涉足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一些公司后来“爆雷”了——恰恰这些“爆雷”的公司股票多数是成分股,于是形成了“深证综指迭创新高、深证成指高位滞涨”的局面,最后引发了2001年6月14日以后的系统性调整行情。而2001年6月14日-2005年11月16日深证成指调整的这段时间,更多的成分股上市公司,在产业上“数量到质量升级”没有成功,转而选择了“寻找全新发展引擎”,最后将房地产行业确立为当时的“新兴产业”。房地产涉足家电、汽车、银行、钢铁、水泥等数十个产业链,偏偏那个时候深证成指的成分股几乎是清一色的房地产产业链,又遇上了人民币升值这一天赐良机,也就很好解释为什么2005年11月16日-2007年10月11日深证成指遥遥领涨了——找到了新的发展引擎!

按照这个逻辑推理:创业板2012年12月-2015年6月的牛市,同样也是新兴产业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在数量上大幅提升的阶段,并且这个阶段把历史上深圳主板在1996年1月-1997年5月与1999年5月-2001年6月两个上涨阶段的历史背景给走完了。2015年6月创业板见顶后的调整,尤其是2016年11月下旬之后的调整,则是创业板指的成分股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阶段。从这个角度讲,目前创业板指所处阶段,相当于深证成指2004年中小板推出前!

由于6月20日晚证监会突然宣布允许创业板被科创型公司借壳,因而这不仅意味着科创板非但不会导致沪深主板中小创资金面分流,反而意味着创业板很多业绩不佳的低价股将很快找到未来发展的新引擎(当然必须经得起监管的考验)。一旦创业板公司被高科技公司重组借壳,那势必会受到资金的高度关注,从而成为“创业板指”成分股的概率大大增加。恰巧创业板指在这轮大熊市中跌势最惨,也就为日后更大的牛市埋下了报复性上涨的火种。

所以对投资者来讲,倘若创业板指后面出现长时间的深幅下跌,一定要密切关注成分股,尤其是超跌后被纳入“创业板指”范畴的新成分股,其长期潜力更要高度关注。

第二类:上市后调整2-3年的次新股

“除了创业板指成分股外,上海主板和中小板创业板的次新股也是科创板推出后的印钞机。”张亮表示:“但次新股要成为‘印钞机’是有条件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上市后没有爆炒且“横盘整理+持续下跌”时间达到2.5年的次新股。做出这个判断,源于创业板两大指数开设后的表现。创业板两大指数2010年6月1日开设,开设后一直是以盘整的方式向上爬行,至2010年12月20日见顶,时间跨度半年多一点;2012年12月20日-2012年12月4日,创业板两大指数持续下跌将近2年时间——“横盘整理+持续下跌”合计时间2.5年后,创业板在随后的2.5年飙升了6倍,超越了同期所有指数的涨幅。而在那个年代,创业板本身就是扮演的次新股角色。

第二、上市后没有爆炒且1年内区间跌幅超过70%的次新股。这里我们有两种情况供大家参考:一种是2004年6月-2005年6月中小板开板第1年,前20家上市特别是第一批8家上市的中小板股,几乎都在那1年时间里,股价跌掉了70%左右,而这些股在2005年6月-2008年1月的大牛行情中,表现并不比深证成指逊色多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另一种是在2008年股灾爆发前上市的中小板股,基本上在2008年10月底11月初见底前,跌幅达到抑或超过70%,却在之后的2年“改革转型牛”中涨幅超过5倍。最夸张的莫过于2008年9月19日上市的川润股份和水晶光电——前者在30个交易日跌去80.75%后,3.5年时间涨了5倍;后者更是在30个交易日跌去88.22%后,2年时间涨了13.69倍!此外,2015年二季度暴跌行情中跌幅超过70%的次新股,同样也在接下来两年多时间表现得比较出彩。所以,不管是今年什么时候上市的次新股,不管次新股属于上海主板还是中小板创业板还是科创板,只要出现区间跌幅超过70%的个股,大可放心买入并长期持有。

第三、超跌次新股最不适合短线炒作而应当价值投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依然用指数作为分析切入点。前面提到,深证成指在1996年1月23日-1997年5月12日、2005年11月16日-2007年10月11日走出了两轮非常强悍的升势,但这两轮升势的持续时间,在各大指数中是最短的,甚至连深证综指都比它持续时间长!并且大家会发现,深证成指在1997年5月12日、2007年10月11日见顶后,一直没有突破历史新高,而深证综指却在深证成指见顶后相当一部分时间不断地刷新历史高点。这其中的原因,恰恰与次新股的崛起是不无关系的。大家再看看次新股指数,与创业板两大指数在2012年12月4日同一天进入牛市,可创业板两大指数早在2015年6月3日见顶了,次新股指数直到2017年3月23日才见顶,且见顶后一直到2017年11月13日,都是资金追捧的热门话题。这种现象表明,次新股是价值投资的“聚宝盆”,很多短线投机者喜欢快进快出的次新股,在牛市中是得不偿失的。

综上所述,未来牛市已为期不远,可牛市比拼的不是哪个股能赚钱,而是哪个股最赚钱!如果股民在意未来牛市收益的快慢,那不妨在深度调整后介入创业板指成分股;但如果股民在意未来牛市收益的稳定性(复利),甚至找到未来穿越牛熊的“新白马传奇”,那就只能精选符合上述条件的次新股!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