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丽拿60年前首演《梁祝》:“让小提琴说中国话”是我的初心

图片
我今年还差两个月就要79周岁了,但我还在上海音乐学院工作。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60年前演奏《梁祝》的故事。
当时我才16岁,刚进大学。学小提琴是因为分配。当时最大的苦恼是,小提琴并不受欢迎。我为农场里的老妈妈演奏,问她好听吗,她说好听;听得懂吗,听不懂,这令我们非常苦恼。于是,为了让这把小提琴让中国人民喜欢,在党委和党支部的领导下,我们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学派实验小组,想做点实验和创新。
为此,所有人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牺牲。最初,我们找到一些民族器乐曲和民歌,用小提琴来演奏。我们第一次到外滩去演出,路过的人都表示听懂了,但由于曲子太短,只有三五分钟,影响力不够。正好当时1959年是国庆10周年,早在一年前我们就在计划要想写一个小提琴协奏曲向国庆10周年献礼,组建几十个人的乐队,时间长短按照国际协奏曲,可以有25分钟甚至到一个钟头,这样气势大,时间长,影响力才大。但是,写什么?我们小组有一个从越剧团来的进修生何占豪,他对越剧很熟悉,那时候《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戏已经有了越剧戏,而且拍成了电影,有了一些铺垫。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就把《梁祝》的备曲送给了我们的领导,他的大笔一挥才有了《梁祝》。
我们不会作曲、不会写,就请学校里面陈刚等几位老师一起合作。那个年代大家的无私,才有了这样的合作。有了作品,然后在5月份的“上海之春”,当时我们有三位同学试演。教研室所有教授听了以后觉得我合适。当时大家都很无私,觉得谁合适都可以,只要对演出有利就可以。于是,这辈子我就跟《梁祝》结下了缘分。我们当时年轻人的初心是,《梁祝》让小提琴被更多中国人喜欢。有了《梁祝》以后,小提琴让中国人民喜欢了,也普及了交响乐,也因此有那么多的孩子在他们的家长影响下学了小提琴,我们有了很多好的生源。
我一辈子都是为了这把小提琴。前面是为了作品,有了作品,我觉得我们才有了文化的自信。以前都是讲意大利话、法国话、德国话,就没有好好讲中文,现在小提琴讲中文了,中国人民不会拒绝了,因为讲中文听懂了。所以这个小提琴是因为有了《梁祝》,我们有了文化自信。后面是为了传承,我是搞教学的,我一定要努力,我的理想也就是让我们的演奏在世界上是有竞争力的。从前我做学生时,人家觉得中国人拉小提琴等于是非洲人拉小提琴,都瞧不起我们;但是我做老师以后,我就是要让我们的小提琴在世界上有竞争力,现在我们的确也做到了。我们出去,人家一看中国来的选手,他们就知道都是有竞争力的。
我生命当中还有一个事情,1960年我们国家要选拔一个组到德国去参加国际弦乐四重奏比赛,最后选拔了我代表国家出去。从五个月前从来不会拉重奏,到最后背着谱上台得了第四名,上去比赛之前我们在后台像运动员一样,“为国争光”,那个心情真是一切为了国家。比赛结束以后,领队的团长讲了一句话“你们回去一散掉的话中国又是没有四重奏”,就是这句话让我们回来在工作之余,又整整坚持了30年,因为我们国家需要。直到我们的学生,上海四重奏在国际上拿奖,那时候我已经到50岁了。这30年非常艰苦,四重奏应该四个人,每个位置都换过人,我的位置从来没换过人。但是整个30年当中有10个人参加工作,就是这么坚持下来了。
我们每个人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们国家就什么都好了。
(本文整理自俞丽拿在“奋斗创造城市传奇——上海相册:70年70个瞬间”望道讲读会上的演讲)
编辑:陈瑜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