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国产烂片扑街,导演都把锅甩给了谁?

与其解释那么多,还不如就像张艺谋那样——在谈及黑历史《三枪拍案惊奇》时,能够诚恳地说上一句“我能理解观众的愤怒……所以,也对不住大家”。

不管愿不愿意,国产科幻爱情片《上海堡垒》算是跟“年度现象级烂片”这个标签锁死了。

它在观众心中能有多烂?从这条网络上广泛流传的段子身上或许可见一斑:

为什么《上海堡垒》没有盗版资源?因为连录枪版的人坚持30分钟后也离场了。

前两天,《上海堡垒》导演滕华涛接受专访时表示,从投资方到主创团队,主观上从来没有想要拍烂片的意思。

这句话,大概率是真心话。

无论是从官方微博连发四条“这是烂片???”时流露出的大惑不解,还是片方口径中筹备六年的漫长过程,都意味着这部公认的烂片,确实是全剧组认认真真拍出来的。

于是,整个事件充满了黑色幽默:如果滕华涛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在科幻电影上有所建树,而是抱定主意快速拍出烂片,其结果可能反而会更好。

滕文涛的母亲,是拍出国产科幻先驱《霹雳贝贝》的导演翁路明

毕竟,对于《上海堡垒》来说,豆瓣3.2的评分在口碑上已经没有太多下降空间了,但从票房收益上看,却还有不少上升的可能性。

前提是,它能赶上流量明星扛票房的时代。

流量堡垒的陷落

尽管在采访内容中,滕华涛确实没说鹿晗坏话,甚至还作证后者只收了很少的钱,陈砺志、汪小菲等公众人物也一再解释“滕文涛不是甩锅的人”——

但在观众眼里,专访文章标题中明晃晃的“用错鹿晗”,还是将制造“年度惨案”的矛头指向了饰演《上海堡垒》男主的鹿晗身上。

大多数看过《上海堡垒》的观众都认为这并不是鹿晗的责任,把他换成别人,这电影也好看不了。

在一片为鹿晗鸣不平的声音中,也有人拿四年前“徐静蕾力挺吴亦凡”说事,认为电影遭到非议的时候,导演不应该甩锅给演员。

不过,今日的滕华涛与彼时的徐静蕾,心境还是有点不一样。毕竟在2015年,吴亦凡主演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还是赚了钱的。

人们已经记不清,究竟从何时开始,大牌导演们开始启用流量明星,却又不好意思大方承认是垂涎后者所带来的粉丝票房,于是总拿“角色契合”“TA很努力”当挡箭牌。

用当红明星扛票房,其实可以追溯到十余年前。

当时,《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制片人张伟平,意识到周杰伦在年轻人心中的地位,说服了连“周杰伦是谁”都不知道的张艺谋,在剧本中强行加入了“杰王子”这个角色。

周杰伦饰演的二王子元杰

事实证明,《满城尽带黄金甲》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以将近3亿的票房成绩刷新了纪录,并成为2006年的华语票房冠军。

有票房号召力的,当然不止周杰伦一个人。

2011年,杨幂主演的惊悚片《孤岛惊魂》,以不到500万的投资,收获了超过9000万的票房。

此后的刘德华主演的《天机·富春山居图》、杨幂主演的《小时代》系列PPT,鹿晗主演的《盗墓笔记》大电影……无不赚得盆满钵满。

此时的烂片,烂虽烂,有人看,而他们的后辈就没那么好运了。

到了2017年刘亦菲、杨洋主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粉丝经济”失灵初现端倪。

影版《三生三世》出圈名场面之夜华扯面

粉丝有心无力地靠着“锁场”的骚操作绑架影院排片,最终票房只有5亿,离8亿保底还相差甚远。

随着2018年票补结束,观众的钱是越来越不好赚了。这种困难不仅体现在烂片难赚钱,连口碑良好的片子想要靠流量带动票房增长,也越来越难了。

《地久天长》预计票房6个亿,实际仅4500万

所以说,滕导实在也不必思索是不是鹿晗不适合科幻电影,这个锅大可以甩给时代。

《上海堡垒》唯一的错就是来晚了,没赶上拍烂片也能赚大钱的好时候。

国产电影甩锅理由大赏

不管怎么说,滕华涛关于电影失败原因的一番言论,到底还是引来了不少人的反感,其中引起轰动最大的是演员向佐。

向佐站出来拆穿滕华涛鸡贼的文字游戏,直言“如果人家当时不是顶级流量的话你会用他吗”。当然了,向佐肯定不是在内涵鹿晗,只是语法不太好而已。

毕竟,闻讯赶来的向太还要告诉儿子是“恶心”不是“呕心”。

不过向佐向太出来这么一闹,倒是让人想起来三年前一部神级烂片《封神传奇》了。

观众看《封神传奇》时翻的白眼比ab还多

上映于2016年的《封神传奇》是一部分数呈“L”型(即1星评分占绝大多数)的烂片,在当时也是饱受非议。

怪不得向佐感同身受,奇幻片确实不好拍

当时,向太不满《封神传奇》被批,悲愤交加地写下微博控诉喷子好比恐怖分子,并放话“被买通的写手不会有好报”。

毕竟这是一部云集了李连杰、范冰冰、黄晓明、angelababy、古天乐、梁家辉、向佐、文章、许晴等众多明星的特效大片啊,不怪观众没眼光还能怪谁呢?

这届观众不行,是最古早的甩锅方式。

你可能早已不记得那部王家卫监制、张嘉佳执导的《摆渡人》剧情究竟是有多烂,但多半会记得那个泛滥到半个娱乐圈“我也喜欢”。

部分“喜欢”的明星(不全)

原来这么多人都喜欢,只有观众不喜欢。

慢慢地,电影从业者也发现了,怼观众可不是个事儿。顾客就是玉帝,把潜在观众都骂跑了谁买票去?

于是,导演们把目光投向了以豆瓣为首的评分网站。

被电影拍摄行业耽误了的影评人毕志飞,当年正是凭着一部《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打响名气,豆瓣页面至今保持着超低评分。

《逐梦演艺圈》的评分甚至是“一”字型的

不仅致信国家电业局——

品品这话术

还逐梦法律圈,一纸诉状把豆瓣告上了法庭。

2017年,电影《李雷和韩梅梅》也不满评分低,以公开信的方式“叫板”豆瓣——

写得很是委屈,但微博发出后,网友们却不是特别买账。

这些用心拍出的电影为什么总是无人在意?别问,问就是这届豆瓣不行。

有时候,“被人针对”也是一个理由,尤其在导演本身风评不太好的情况下。

本来,趁着时代的东风,《小时代》系列票房高达18亿——

一下子激起了郭导的创作欲,斥巨资投拍了自己的另一部原创(有待商榷)大作《爵迹》。

可到了《爵迹》这,惨淡的票房直接把郭敬明给气哭了。

害得郭导在宣传期一边抹泪一边说“是不是因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么都是错的?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骂《爵迹》?”

把影片的冷遇理解成对本人的攻击,这不得不说也是一种自恋。

口碑不高的片子甩起锅来,各有各的招数。

《冰封侠》撕演员——

《英雄本色2018》撕宣发——

《神探蒲松龄》的导演就更厉害了,一下子甩了五个锅——

总结一下会议精神那就是:无论是市场盲目/对手恶毒/档期不佳/宣传有误/观众低智还是别的什么,五大受损,一个对策,不管怎么说,反正不怪我。

没下映的甩锅,都不过是撒娇

近些年又兴起了新操作:撕排片。

如果说2016年5月,第五代导演吴天明的遗作《百鸟朝凤》上映时,制片人方励下跪还是无奈之举,是跪求大家来看一看这部不错的电影的话——

那么同年11月,冯小刚用潘金莲的口吻,阴阳怪气地撕万达影院,就有点搞事情了。

虽然从总排片来看,《我不是潘金莲》就没下过35%——

但还是有那么几个不懂事的影院,不看好这部电影,给了低排片,比如网红小王和他爹的产业万达影院。

逼得冯导一顿冷嘲热讽——

请您除恶务尽,给俺零排片,让潘家金莲自生自灭去吧!如能如愿,金莲也敬告全国父老,在万达还没腾出手来,收购全国其他各院线之前,赶紧去其他门面,也许还能见金莲最后一面。

总而言之一句话:凭啥排片这么低?

正常情况下,影院排片要么锦上添花,要么雪上加霜。出于收益考虑,总是要放观众更爱看的片子,上座率才能高。因此“捧高踩低”是常态,雪中送炭才奇怪。

这也就难怪《复仇者联盟4》上映时,凭借《地久天长》获得柏林影帝的王景春发了条愤怒的微博。

在截图中,《复仇者联盟4》的排片最多的达到了98.7%

毕竟一个月前《地久天长》的排片有多惨还历历在目,身为主演到底意难平。

近期上映的《送我上青云》,也属于这种口碑不错但排片惨淡的文艺片,于是也有了导演发长文恳求影院加多排片。

无意冒犯任何片子,但后流量时代,可能确实还是撒娇电影最好命。

于是,在滕华涛接受的专访中,就有这样的一问一答:

-有人说是不是想靠道歉,然后再博回来点(眼球)? -这个要有用的话,估计以后谁拍了不好的都出来道歉了。

这话说得也没错,不管是“跪求”还是“怒撕”,那些争取排片的电影,质量都还尚可。

为烂片道歉,更多的是一种表态。

-知道错了吗?

-知道错了,下次还敢

如果没人追问到底“哪错了?”,最好就不要自作主张地作答。因为片方所理解的失误,跟观众理解的,多半不是一回事。

与其解释那么多,还不如就像张艺谋那样——

在谈及黑历史《三枪拍案惊奇》时,能够诚恳地说上一句“我能理解观众的愤怒……所以,也对不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