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连片悬崖村:脚下是深渊头顶有落石 村民会“飞檐走壁”

图片
连片“悬崖村” 。杨勇 摄
2016年5月24日,四川凉山“悬崖村”阿土列尔村勒尔社孩子们爬天梯上学的事件通过媒体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此后凉山州还对全州进行了排查,发现有19个类似的“悬崖村”。
海拔在1200米到1500多米的瓦伍村和特土社,与“悬崖村”勒尔社相邻,地貌非常接近,这两个同样也是悬崖上的村庄。
99公益日特别策划
摄影&撰文/陈杰(除署名外) 刘书勇
视频制作/王亦赟 篝火故事
编辑/周维
出品/腾讯公益 腾讯新闻 新京报
点击查看视频:“悬崖村”瓦伍社的艰险上山路 最窄路面仅20cm宽
“悬崖村”勒尔社:修了新钢梯 实现脱贫
图片
2016年5月14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在3名家长的保护下,15个孩子从山下的勒尔小学出发,踏上放学回家的路。他们要顺着垂直的悬崖攀爬17条藤梯,才能抵达比山下学校垂直高度超过800多米的“悬崖村”,即阿土列尔村勒尔社。
2016年5月24日,勒尔社孩子们爬天梯上学的事件通过《新京报》和腾讯新闻首发后,牵动人心。
图片
“悬崖村”村民陈古吉的家里,墙壁上挂满了背行李的绳索。这样的情景在勒尔社家家户户都能看到。过去,一般的情况,村里8岁以上的人都要背负从山下购买的生产生活资料以及山上的特产,往返于危机四伏的藤梯。
图片
2016年6月,凉山州委、州政府及昭觉县,迅速行动,投资100万元,在专家指导下,由村民自发出工出力,以极低的成本,修建了一条从山下通往山上“悬崖村” 勒尔社的钢梯。
2016年11月,由数千根钢管、6000多个扣件修建起来的总共有2556级台阶“钢梯路”,替代了原来的由12条藤梯和一段段极其危险的路段构成的“天梯路”。
2016年11月19日,勒尔社的孩子们攀登最后两段垂直高度一百多米的铁梯,过去的藤梯几乎和崖壁垂直,现在的铁梯倾斜在60度左右,行走方便很多,也安全多了。
图片
村民陈古吉的4个孩子在家里。和过去相比,他们的个人卫生和精神风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悬崖村”勒尔社的故事被广泛传播后,村里孩子们的变化最明显。投资1000多万元的新学校建成,学校从过去不到200人扩招到400多人,把勒尔社和周边的其它“悬崖村”、贫困村的孩子吸引到新学校,给予全寄宿制。
学校的师资力量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达到全县一流水平。勒尔小学过去学生的成绩总体在全县的村小排名靠后,现在在全县名列前茅。
图片
勒尔社的钢梯修建完成后,村民的花椒、核桃、蜂蜜等土特产的运输方便多了,同时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安排了一系列种养殖扶贫项目,每年到访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的收入不断提高。
2017年底,一条索道通到勒尔社,便于村民运输大批量、大重量的生产和生活物资,并为未来“悬崖村”民俗村建设运输建筑材料做好准备。
“悬崖村”瓦伍社:上山路临崖壁而建 村民自发修路
图片
画面近处是勒尔社,隔着峡谷是瓦伍社
哈甘乡瓦伍村瓦伍社,海拔约1200米,与勒尔社相邻,两个村子南北遥相互望,被一个宽200多米、深800米的大峡谷分开。如今,瓦伍社的大部分村民仍然是深度贫困户。
图片
瓦伍社通向外界有两条山路,都非常险峻,有些路段是几乎垂直的悬崖,需要借助藤条、钢索,或者攀爬藤梯才能上下。通常人,从山下307国道取道上山,需要4个多小时到达山顶的瓦伍社。
2016年底,勒尔社钢梯修建完成后,2017年瓦伍社也开始进行钢梯修建,在钢梯铺设进行到大约三分之一后,瓦伍社被纳入整村易地搬迁规划,为避免资源浪费,钢梯建设终止。
根据昭觉县精准扶贫推进进度,预计2020年初,瓦伍村将整体搬迁至昭觉县城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瓦伍社的30多户居民也将易地搬迁。
图片
通往瓦伍社的钢梯路顺着悬崖峭壁而建。在易地搬迁实施之前,瓦伍社的村民出行依旧要往返艰险的道路,除了已修建的三分之一钢梯路,还要走三分之二的老路,由于地质灾害严重,每年夏季,通往瓦伍社的上山路,一些险要地段常被滚石砸塌,包括新修建的钢梯也常被砸坏。
图片
2019年6、7月开始,当地进入一年中雨水最多的阶段,通往瓦伍社的道路被雨水冲刷后更加危险,几处藤梯腐烂加剧;而且暑假期间,孩子们都回到了村里,上下频次增加,危险也增加。为此,村干部召集村民商量解决方法,最后决定对于安全隐患比较大的路段和腐烂的藤梯进行维修。
图片
钢管的长度从1.5米到6米不等,更换藤梯的路段主要在接近山顶的路段,需要将10-40斤一根的钢管从山下背到山上。
图片
经村民修复后,一条通往山顶的腐烂藤梯被钢梯覆盖,不过,因钢管材料有限,村民只能在最险要和最难走的地方设置钢梯,钢梯的结构也相对简约,负重有限。
“悬崖村”特土社:山体塌方不断 威胁村民生存
图片
与勒尔社另一侧相邻的“悬崖村”是特土社,二者同属于阿土勒尔村。据阿土勒尔村第一书记帕查有格介绍,过去,特土社的悬崖路非常危险,安全起见,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一般不会下山。
图片
特土社海拔高度约1500米,最高处与山下的307国道落差有1000多米,从山下到山上的道路顺着峡谷和悬崖开辟,村里的人通常上山需要走3个多小时。
2016年随着勒尔社修建了钢梯,特土社的道路也做了修整,把最危险的地段增加了钢梯和钢索,相对安全了很多。
因这条路有一条溪流蜿蜒从山上流到山下,上山的道路要数次与溪流相遇,每年的雨季,溪流裹挟泥石流,路上就异常危险,通常村民会避开这个时段不再上下山。
图片
特土社处于严重的地质灾害区,尤其临崖壁的一侧山体塌方不断,2015年曾发生严重的塌方事故,对整个村落造成严重威胁。
图片
这是记者2017年拍摄的特土社山体塌方后的现场,滚落下的巨型石块,砸毁了十多间房屋,所幸是白天发生,村民撤离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图片
特土社有66户居民,因自然条件恶劣,一方水土无法养一方人,大部分为贫困户。平时村里都是老人,寒暑假读书的孩子都回来了,村里就多了一些学龄儿童和少年,他们成为村里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
根据昭觉县有关部门提供的调查数据,昭觉县有数万名贫困人口居住在海拔23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和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他们的住房简陋,农作物品种单一,缺乏支柱产业。同时,教育发展滞后,人均受教育时间仅4.4年。点击【帮悬崖村孩子出大山】,教育扶贫助“悬崖村”顺利搬迁)
图片
2019年8月2日正午,特土社年近70岁的老人吉觉作洛顶着烈日锄地,气温大约在40摄氏度。老人说:“干不动了,慢慢干,就干完了。”村里的老人,只要能行动,都会主动下地作农活,很多老人一辈子没有走出大山,在悬崖边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了一辈子。
三个“悬崖村”的未来:异地搬迁 建旅游村
图片
瓦伍社自然风光优美。
2019年8月14日,凉山州委副州长、昭觉县委书记子克拉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钢梯已经通到山上的勒尔社,将进行旅游民俗村落建设,今年下半年将开始动工建设,明年完工;而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特土社和瓦伍社,所有居民将整体搬迁到县城安置点。目前县城安置点的工程建设正在推进,按与施工方四川建工签订的合同要求,2019年底安置点建成交付使用,预计明年春节前开始逐步实施搬迁。
子克拉格介绍,根据昭觉县扶贫攻坚总体规划,总共将有5万人纳入易地搬迁,其中30-40%的人员,搬迁至县城周边的安置点,所有的安置点都辅以相关的扶贫配套产业。
子克拉格说,对于搬迁后仍种有大量经济作物的村落,将采取合作社的方式,统筹村民轮流看护,收获时由政府统一安排包装外销,扣除必要的成本后,收益分配给易地搬迁家庭。
图片
“悬崖村”地貌。
作为凉山州旅游规划的设计者之一的横断山研究会会长杨勇表示,“悬崖村”地形多元,民风淳朴,物产绿色,景观独特,周边有龙头山、白草坡、天坑群、金沙江大峡谷和温泉群分布,资源富集度高,完全具备建设国家公园条件,应以国家公园模式作为规划建设准则。
他说,正在建设中的宜(宾)攀(枝花)高速、乐(山)西(昌)高速、西(昌)昭(通)高速将悬崖村和大凉山腹地众多精华旅游资源环绕并串联了起来,为“悬崖村”旅游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条件。
点击【帮悬崖村孩子出大山】,教育扶贫助“悬崖村”顺利搬迁。
图片
本周,由腾讯公益、腾讯新闻、企鹅号联合推出的99公益日“出村记”系列策划,聚焦四川凉山连片悬崖村,敬请关注。我们还与快手扶贫一起发起“云端上的悬崖村”互动征集,进入下方评论区或在快手App搜索“云端上的悬崖村”,分享你与悬崖村的故事,共同助力让更多隔绝的村落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