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 中国人不爱刷牙,只是因为卫生习惯不够好吗?

在相关医疗项目仍然比较昂贵的情况下,我们也应该从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改善口腔健康状况。

特约作者 | 李勤余

在第31个“全国爱牙日”即将到来之际,在上海市卫健委主办的一场专家咨询活动上,有专家透露,上海成年人刷牙率达到95%以上,但每天刷牙两次及以上的却只有60%,成年人龋齿患病率达90%以上。

这个数据难免会让人感到些许惊讶———没想到讲究的上海人牙齿竟然也这么差。要知道,在2018年版《中国城市健康生活报告》蓝皮书中,北京、上海可是稳居前二。国人为何不爱刷牙,对牙齿健康这么不在意?

不爱刷牙,只是任性用牙一部分

“牙好,胃口就好”,这句广告语曾经在电视荧幕上魔性循环,成为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尽管国人都承认,牙好是一件好事,但思想却没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就拿用牙习惯来说,国人的不少行为堪称“任性”。根据《新周刊》在2016年发起的“关爱国人口腔健康活动”,用牙齿嚼冰块、用牙齿咬断一根线、用牙齿撕开泡面包装袋、用牙齿撬开玻璃啤酒瓶盖等情况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并不少见。而国人似乎对此不以为意,在日常生活中,以上述行为证明自己“牙口好”的情况,相信大家都曾遇到过。

但事实上,“任性”用牙有可能引发一系列恶果。用牙齿咬硬物,可能造成牙齿松动和牙隐裂,甚至是牙齿劈裂,也就是断牙。牙隐裂常常继发龋病,牙齿松动更导致细菌更易侵入牙周韧带和齿槽骨,导致牙龈发炎,最终使牙龈与牙齿分离。

用牙“任性”之外,很多人对牙齿保护也很不重视。调查中,近40%的受访者在谈到口腔卫生时认为,“很不重要,做好日常护理就好”或“不太当回事,没觉得有什么口腔问题”。 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何国人不怎么爱刷牙了。

不重视口腔卫生,也与传统观念有关

有一句老话,相信大家都曾耳闻,那就是“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时至今日,都鲜有人对这句话提出质疑。这是因为,很多人往往把牙病视作身体疾病的外在反映。

作家鲁迅曾经深受牙病困扰。他在《从胡须说到牙齿》中自嘲,“如果牙齿健全,决不会知道牙痛的人的苦楚,只见他歪着嘴角吸风,模样着实可笑”。然而,长辈非但不同情他的遭遇,反而斥责他“不自爱”。

大惑不解的鲁迅在查阅传统医书后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时的医学认为“牙痛”的根本原因是“肾亏”。难怪已经疼痛难忍的他还要平白无故地遭受长辈的责难。

虽然科学昌明、思想开放的今天,持有如此“奇葩”思想的国人,怕是不多见了,但某些观念仍然值得重视。比如,用似是而非的概念包装、歪曲传统医学,牵强附会地认定牙痛只是因为身体内的某个部位出了毛病。不承认科学的治疗方案,更相信某些虚无缥缈的“理论”,这都是造成部分国人坚信“牙疼不是病”的重要原因。

但这种观点当然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牙疼往往是牙髓炎的表现,而牙髓炎是口腔中最为多发和常见的疾病之一。这“不是病”又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口腔健康的意义不止于牙齿健康这范畴,它是达至整体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促进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世卫组织在2001年就提出了“8020”计划,即80岁的老人应该还有20颗健全的牙齿。但目力所及,大多数中国老年人仍然需要依靠假牙生活,离“8020”的目标相距甚远。

这一现象影响到的,也不仅仅是老年人的形象美观,更会直接导致老年人的食欲下降、精神状态不佳等健康问题。也就是说,在某些人看来并不重要的牙齿,可能会决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老龄化已成社会现实的当下,牙疼既是个人身体上的病,更是整个社会需要对抗的“病”。

根据资料记载,因为牙疼,鲁迅常常难以下咽食物,这进一步加重了他的胃病。而整夜整夜疼得数不着,更是让他患上了神经衰弱。不知,同样经历过类似苦痛的国人,还会认为“牙疼不是病”吗?

谈论口腔健康,不能脱离社会现实

尽管我们再三强调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但也不得不承认,一些口腔问题的生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一个国家的人民的口腔健康程度,和社会总体富足程度成正比,这是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道理。

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的数据,中国成年人每天刷牙两次的比例只有36.1%,远低于本文开头提到的上海成年人的比例。这不仅意味着多数中国居民每天只刷一次牙或者不刷牙,而且表明区域经济差异确实影响到了口腔健康状况。

在“知乎”上有人提问,为什么美国人的牙齿普遍那么好呢?问题下的热门回答如是说,“美国人没有不给孩子整牙的家庭、没有不戴牙套的孩子(孩子更适合使用传统牙套而非隐士美),如果有,那一定是父母考虑花费。”不考虑这一描述的夸张程度,但就经济实力来说,美国家庭普遍重视口腔健康是顺理成章的。

但是,另一个必须被正视的现实是,个人所身处的社会阶层同样会直接影响到口腔健康状况。即使是在美国,也不能免俗。“好莱坞微笑”是一种地位象征,而富裕的美国人通常花费数千美元选择从牙齿美白到贴面等项目来完成“微笑美容”。可与此同时,美国牙医协会(ADA)2015年进行的一项民意测验显示,1/3以上的低收入美国人由于口腔健康状况不佳而避免微笑。

2000年,当时的美国卫生局局长大卫·萨切尔将牙科疾病重新定义为口腔疾病,并将口腔疾病重新定义为公共健康危机。萨切尔在《美国口腔健康》报告中谈道,“口腔健康状况最差的人群被发现于所有年龄段的穷人中,其中贫困儿童和贫困老年人尤为脆弱”。他还警告说,口腔疾病这一“沉默的杀手”正在危害美国的未来。

据世界牙科论坛报中文版总编黄懽观察,牙齿好坏与阶层的关系,在中国体现得并不明显。相关例子也不少,比如知名导演冯小刚的牙齿,看上去就不怎么美观,这恐怕与老一辈人对口腔健康并不重视有关。但应该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类似情况已经越来越少见。刘德华曾经在宣传电影时夸奖言承旭的牙齿比自己整齐,大概就是最形象的证明。

从长远看,切实提高全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提供足够实用的医疗保障制度,才有可能在根本上解决口腔健康问题。而在相关医疗项目仍然比较昂贵的情况下,我们也应该从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改善口腔健康状况。

破除一些错误的观念,比如“使用牙线会使牙缝越来越大”;鼓励身边的爱人和亲人坚持早晚刷牙;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总之,为了个人和社会的健康,还是应该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否则,牙齿不健康不说,疼起来,可真是“要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