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解释:为什么那些降血压的“民间药方”有效

| 原创编译,转载须注明来源!

用薰衣草、苦参、龙蒿和洋甘菊等植物性药物降血压,在全球各地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流传已久,而且许多至今仍在使用中,但科学家对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往往知之甚少。

9月30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CI)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使它们起作用的分子机制。该研究表明,那些已知用于降低血压的传统民间药用植物激活了血管中的特定钾通道(KCNQ5)。KCNQ5与其他钾通道(包括KCNQ1和KCNQ4)共同在血管平滑肌中表达。当KCNQ5被激活时,它能松弛血管,这使其成为那些民间药物降压作用的部分合理机制。

该研究通讯作者、UCI医学院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教授Geoff Abbott博士说:“我们发现KCNQ5的激活是一种统一的分子机制,为多种民间植物性降压药物所共有。薰衣草是我们的研究对象之一,我们发现它是最有效的KCNQ5钾通道激活剂之一,还有茴香籽提取物和洋甘菊。”

图片来源:PNAS

有趣的是,现代合成药典中缺少植物性药物中发现的KCNQ5钾通道激活功能。到目前为止,它似乎避开了利用化学库的常规筛选方法,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它不是合成降压药物的公认特征。

Abbott说:“我们对这些植物性KCNQ5选择性钾通道开放剂的发现,可能有助于未来开发针对高血压和KCNQ5功能丧失脑病等疾病的靶向治疗。”

已有记载的民间药用植物的使用可以追溯到48000年前,有DNA证据表明尼安德特人食用了药用植物。80万年前的考古证据甚至表明直立人或类似物种对植物的非食物利用。

如今,从民间传说到临床试验,有关民间药用植物的功效证据不一,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仍然是个迷,有待科学家们进一步去挖掘。

中国生物技术网诚邀生物领域科学家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和介绍国内外原创的科研成果。

本公众号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办

微信公众号:中国生物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