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奇葩说》,我放弃了自杀!

文 |  毒可言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
编辑 |  坏猫
众所周知,《奇葩说》是一档辩论类综艺,参加节目的都是各路大神。
随便从里面挑一个就是“哈佛博士”、“新闻学教授”、“经济学大佬”。
然而,在最新一期节目里,导演组请了一位备受争议的嘉宾:杨超越。
不到高中文凭,频繁被质疑“业务能力”的“划水女神”杨超越凭什么能做节目嘉宾?
难道只因为她的“锦鲤”人设?
图片
一年前,《奇葩说》的BOSS马东老师就表示过自己公司有很多人喜欢杨超越,还告诉杨超越要“与众不同,无从遮掩”。
杨超越这次参加节目录制也是为了感谢马东老师曾经对自己的鼓励和教诲。
有一说一,杨超越虽然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但综艺感还是可以的。
这也是她为什么能上节目的另一个原因。
从最新一期的预告里我们看到杨超越不仅敢说还能完美反击蔡康永的毒舌进攻,“接梗王”当之无愧。
不管怎么说,《奇葩说》本质上还是一档综艺。
综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综艺感。逗比不等于综艺感,闹腾也不是综艺感,碎嘴爱插话更不是综艺感。能抛去偶像包袱,真实的投入的参与到节目中,才是真的综艺感。
图片
从预告和杨超越曾经参加过的综艺来看,她在节目中体现的综艺感真的让人刮目相看,完全抛开了偶像包袱。
反应速度非常快,接梗能力也非常强,节目中表现得真实、毫不做作。
再反观第五季嘉宾吴谨言在奇葩说上的表现,“挤牙膏”式的回答导师们的各种cue,将气氛一度冷却。在一个辩论节目,几乎不反驳任何一方的观点。
“滴水不漏”的做法却让节目失去了对抗性,平淡无奇。
如此分析,找来杨超越这样一个自带流量又综艺感强的嘉宾,确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看“优雅路线”肖骁如何下场“粉红雪”?
这一季,肖骁变了。
他变得更加努力了。
他不是一个天赋型选手,参加第一季海选的他,是一个已经打包好行李准备逃离北京的整容爱好者。
从最开始,有网友抨击他“三观不正”到“不喜欢他的人才是三观不正”。
《海贼王》里的希鲁鲁克用一生去创造在他脑海里的粉红色的雪,在他临死之前他终于成功了,他告诉乔巴,“子弹射穿胸膛不会死,得了绝症不会死,只有被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肖骁用了六季《奇葩说》的时间,让观众牢牢地记住了他。
图片
他珍惜这个舞台,所以他足够努力。他的努力,绽放在他恰到好处的节奏把握上,扎根在他越来越高级的论点上,融在了“粉红色的雪”飘落时,观众的泪水里。
肖骁从不假装轻松,在第一期节目中,他直言准备第六季《奇葩说》的艰辛,不惜落泪。
正是他做了我们不敢做的,才会有人不喜欢他,才会有人喜欢他。
肖骁没变。
他还是那个时尚前卫、刁蛮可爱的“少奶奶”,他还是那个通透有烟火气的红尘男子。
他真实,他不藏着掖着自己的黑点,甚至能做到云淡风轻地自嘲,尖酸刻薄地自黑,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袒露在你面前。
他懂得规避痛苦,他能做女生最好的男闺蜜,他能尽情哭、放肆笑、大口喝酒,他能无所顾虑地表达自己的爱,也能做到在宇宙中心呼唤爱。
图片
走过六季,肖骁的成长稳健又明显。
他总能给你多元的想法和看待世界的不同角度。
或许你可以说他变了,从当初的针锋相对,到如今也能说出“他们一生温暖纯良,唯一不舍的是爱和自由”。
但是,他感动了我们。
你很难说你被他的哪一句所击中,也许是离开的人没有离开,也可能是因为他用语言让所有人心里下了一场粉红色的雪。
贷款博士詹青云:打辩论只为还钱?
前段时间,《奇葩说》的话题又上了热搜。
詹青云和程思博这两位博士之间的“神仙打架”,让观众大呼过瘾佩服。
不过在辩论开始前,詹青云被问及为何再来《奇葩说》时,她笑着直言道,为了尽快把钱还上,所以再来一季。
詹青云欠了很多钱吗?是的,她是贷款读的哈佛博士,并且贷了一百万。
图片
贷一百万的人多吗?多。
去哈佛读博士的人多吗?多。
敢背负一百万的债务去读博士的人多吗?绝对不多。
经济学家薛兆锋评价,她借了一百万念哈佛,贫而不穷。
贫是指当前财务状况差,穷则是没希望。
看过《奇葩说》的人就知道,詹青云在辩论场上永远都是理性、冷峻、气势磅礴,甚至咄咄逼人的,她的辩论不煽情,总是直击要害,打破一切华丽的粉饰,以至于每次辩论的时候,她带动的气场都是严肃、安静的。
有人说她不接地气,思考纬度太高,辩题太深,她也没有否认,她只是觉得“辩论是可以讨论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来的”。
图片
詹青云最早接触辩论是在初中,当杨贵妃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因素被许多男同学认可时,她很生气,于是站出来狠狠地“骂”了那些男生,这一骂,没想到在同学中反响热烈。
或许热爱辩论的种子便是那时在她心里发的芽。
于是她在香港中文大学就读时,加入了学校的辩论队。
为什么去打辩论?因为想表达,因为想旅游,因为想要自我释放……还钱不过是众多理由中一个微不足道的自我调侃。
你觉得勉强,但她“偏要勉强”。
贷款读博不只是她的经历,更成为了她的一个标签。
《奇葩说》的舞台上从来就不缺少奇葩,不是吗?
神仙打架:四位导师谁更胜一筹?
作为一档“网生综艺”,《奇葩说》之所以如此“长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每一季都完成了不同程度的创新,来维持自己带给观众的新鲜感,比如上一季请来了网红经济学家薛兆丰和脱口秀明星李诞,而这也成为了上一季最大的亮点。
图片
或许是收到了上一季良好的反馈,这六季薛兆丰和李诞依然在阵容之列,除此之外,还有两位导师,一位是温柔导师蔡康永,一位是第四季的导师罗振宇。
上一季马东曾经说“在我心里面,薛兆丰教授,就是这个时代,应该有的知识分子的样子”,薛教授的表现也确实帮马东立住了这个flag。
作为学界代表,薛兆丰没有感情的经济学家人设的确让节目增色不少,他不仅提供了节目中的“知识”,同时也贡献了“萌点”,绝对算一举两得。
图片
客观来看李诞应该是所有人中最不会辩论的,也是节目中最具不确定性的。但插科打诨的李诞就是负责打破“规则”的,只不过这个“打破的限度”能否被大众所接受依然是一个未知数。
在这个强调逻辑与口才的辩论类节目中,永远温柔的蔡康永是必不可少的存在,深谙人情世故和说话之道,总能在节目中打出让人流泪的“情感牌”。
阵容中比较尴尬的是罗振宇,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知识付费”出身的他其实和薛兆丰在定位上有些重合,但是却不如经济学家人设更鲜明,比起“传播知识”,他更像是在“贩卖知识点”。
作为一个典型的“互联网式”人物,观众真“黑”起来,究竟罗振宇和李诞谁更“黑”还真说不准。
模仿?撕X?它到底有多奇葩?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原创综艺节目之一,节目旨在寻找“最会说话的人”,但引领辩论新风尚的同时,也备受诟病。
1,模仿之嫌
一方面,节目为了生存和收视率难免会走上综艺老路。
比如请流量明星、高颜值辩手,为人情和投资折腰、面临“塞人”进组的尴尬……另一方面,在节目场景、氛围设置有模仿借鉴台湾、日本综艺节目的嫌疑。
中国综艺一般风格都是偏大气,正经方向,可奇葩说整体效果却是彩色绚丽的,氛围更加活泼,当然也许和是网综有一定关系。就连导师都是邀请的台湾综艺北斗之一的蔡康永,这不得不说有点借鉴之意了。
2.撕X大战
奇葩说的撕X大战层出不穷。从第五季傅首尔和董婧因为抢化妆师而大打出手,连续几个星期在微博里互怼,到新东方英语周思成暗讽肖骁是“妖男”等,奇葩说里面发生了各种奇葩的“撕X大战”,观众也跟着吃了不少瓜。
它作为一个辩论类的综艺节目,却涉及到许多选手人身攻击、语言侮辱,这些对观众来说是有害无利的。
图片
3.辩题极化
节目一直存在着“辩题极化”的弊病。仅从第六季来看,要不要复活最爱的人、闺蜜抢男友要不要绝交,情感辩题依旧满天飞。虽然情感更容易引起共鸣,但辩题的泛化却让节目陷入困境。
以下是节目前五季108个辩题(不含被下架敏感辩题和BBKing之争的两人辩题)的统计: 
图片
从统计结果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单季节目中情感议题通常会超过50%。
4.模式和语境固化
节目中用揭短嘲讽、公开互怼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但固有的语境和模式,难免会让观众心理脱敏。新奇葩讲一段子,老奇葩点头“我好喜欢他”;选手煽情时,大家泪眼朦胧得说“太不容易了”“太感人了”;导师点评时,大赞“今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XXX”。节目中所谓的“固执”,在更多人看来是因为词穷,即模式固化。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节目的辩题中也不免有道德绑架之类的倾向,类似于“到底要不要说正确的废话”则太过无聊。
节目也一直努力向好的方向转化,不断去除杂质,注重叙事,开始回归大众的审美轨道,然而这些暴露出来的弊端在冥冥之中却无法控制。
图片
奇葩说在观众的心中已然走过六季,给观众以欢笑,以泪水,以思考。
期期火爆的原因,不只是辩手的奇葩,辩题的奇葩。
更是它折射出的开放态度,在揭开现实问题的真实面孔后,又总能给我们希望与前行的力量和看待世界的新奇角度。
21世纪谁不孤单,厌倦了心灵鸡汤的我们,开始渴求事实的真相。
奇葩说犹如一面镜子,镜子前的你和镜子里的你都是你自己。
【排版 | 沐漪】
【每日话题】关于奇葩说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柴叔爱听~
(欢迎关注,文章版权归砍柴书院平台账号所有,任何媒体平台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