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马思纯,合体最佳女配,就拍了这么狗血的流水账?

《大约在冬季》大概是一部《电影反面教材大全》。
所有不应该犯的错误,这部“电影”里都犯了,如果它这能被称为“电影”。
在看片之前,我估计这是一部及格线左右的电影,饶雪漫的爱情片加齐秦的老歌,马思纯加霍建华,通过主创团队来预估这大概是一部卖情怀的打发时间的爱情片,普通爆米花电影而已。
图片
万万没想到,电影离及格都有这么远的距离,完全是一部味同嚼蜡的流水账。
观影的两个小时竟如此煎熬,如坐针毡,如芒在背。
怎么能把戏拍到如此无聊的地步?
图片
马思纯的部分哭戏确实很用心很动感情,但整个戏没基石、再怎么哭也只能是浪费演技。
文淇妹妹如此年轻就拿最佳女配,天赋也扛不住这样冗余无价值的戏份,天赋更不应该用来这样消磨。
手握最佳女主和最佳女配,堪比影后合体的黄金阵容,拍出来的是什么?
图片
剧情狗血老套、浅薄矫情
2019年了,还能在院线电影里看见坏女人撒谎、从中作梗拆散有情人的情节。
还不仅仅出现一次。
戏里霍建华洗澡时,侯佩岑饰演的前女友,接他电话谎称是他太太,用这种五分钱过时弱鸡梗吓退情敌。
一次狗血不够还来两次。
图片
如果说当时还可以用“女主只是简单没心眼的学生”来当借口,那么多年之后她成为了全国收视率第一的节目主持人,怎么还这样智商情商都欠费?
如此老套又狗血的烂梗,配合着忧伤青春文学的矫情台词,观感不要太酸爽。
电影大概试图拍生活困境和爱情至上两端中的挣扎,但效果完全是不及格的四不像。
图片
一端要拍好深陷俗世困境的痛苦,一端要拍好爱情的美好。
重点不是“拍了内容就行”,而是拍出质感、拍出对比
《大约在冬季》显然非常轻浮。
图片
拍出霍建华的痛苦了吗?不好意思,只感觉到了他爹很痛苦。
拍出了爱情的美好吗?戏里马思纯的恋爱脑,只让人感觉到傻(至多是傻可爱),很难共情那有多美好。
图片
问题的根基在于幕后团队功力浅薄。
张爱玲那样的睿智和犀利,才能写好朱砂痣和蚊子血;饶雪漫这部戏里呈现出的“青春忧伤文学”质感,原本就切不到生活对爱下毒手真正肝肠寸断的痛点
电影视听语言又一团糟,节奏又拖沓,无关内容支线又多,结果可想而知。
图片
这类作品的优秀例子前有《滚滚红尘》、有诸多张爱玲改编,而这部《大约在冬季》,大概算是同类片里的《上海堡垒》。
如果不是“爱情片”这个大类别之下作品实在太多,以这部电影的水平,能以一己之力“关上爱情片电影大门”。
图片
内容杂芜、支撑薄弱
戏里马思纯受情伤之后,一心埋头事业。
一言不合就成了最牛的访谈节目里最牛的主持人。
如何奋斗的呢?
电影拍的如同喜剧片里一夜暴富式的荒诞蒙太奇,太浅薄、太纸片、太儿戏了。
图片
KTV里唱歌、开一次会,抛出一个“告诉王菲我们上集请了任贤齐,告诉任贤齐我们下集请王菲”的梗就成功了。
创业原本就是一个复杂难讲的故事,在爱情片里挤出角落来写女主事业成功,既然没有老辣又凝练的能力,怎么可能拍好?
前半段拍马思纯在报社里被同事们排挤、在宿舍里和欺负她的女生吵架,就已经非常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后半段这样轻飘飘的成功,更是毫无质感。
图片
戏里魏大勋饰演的痴情男二号,真是史上最打酱油的痴情男二号。
如果要将男主塑造得入世、真实、带着尘世的不堪,那么最好的选择是将男二塑造得“出世”、理想化、自带美好高光。
但魏大勋的这个角色,实际效果大概是个走错片场的路人。
图片
闺蜜作为辅助角色、戏份太多,而女儿这条线更是一言难尽。
2019年文淇那条线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第三代又双叒叕坠入爱河、沉沦进时光的魔咒里?还是要当她口中的“侦探”?
图片
谈母女,母女矛盾、价值冲突拍的浅尝辄止、一丝一毫也没戳中原生家庭或文化环境不同导致的代际矛盾痛点。
谈爱情,小男孩小女孩逛逛街拍拍照聊聊天,没有一个镜头一帧画面能让人记得住,删和不删有任何区别吗?
谈“破案”,如此明显的狗血爱情结构,还需要破案?
图片
给不出有价值或者有起伏的信息量,也给不出有代入感和共情感的戏剧冲突。
写作出身的人拍电影,都有非常不重视“镜头讲述”的通病,但至少韩寒早期的电影里铺满了段子,而这部电影里夹杂种种QQ空间四十五度角忧伤文学式句子,还反复上线“我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这样又老套又无聊又不好笑的烂梗,非常灾难。
图片
马思纯接这部戏,不知道是眼光有问题,还是出于感激之心念旧、念着书模出道的昔日种种。
如果是前者,那么未来双黄蛋影后的发展,将以《少年的你》和《大约在冬季》为分水岭,走上彻底不同的路。
至于能不能用一首老歌收割情怀的电影票,别做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