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乡之战,朱温将7万精锐交给一个“二流主帅”,葬送了军事优势

唐天祐四年即907年,唐朝最后一位皇帝,一位毫无实权的傀儡皇帝唐哀宗被迫禅位给朱温,曾经强盛的大唐,在经历安史之乱苦苦支撑百年后宣布灭亡,天下进入到了无共主的阶段,朱温篡唐建立了后梁,成为当时实力强悍的一方势力,天下各方势力,大多向后梁称臣,在北方,陇西李茂贞,辽东刘仁恭,尤其是晋北李克用是不理会朱温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更是沿用唐天祐年号,值得一提的是天祐这个年号其实是唐昭宗时期的,之后在天祐四年,唐哀宗退位,各地不服后梁的割据政权沿用天祐年号至天祐二十年至二十年一年。
图片
在唐朝灭亡之处,北方就是李氏父子和朱温之间争夺天下的阶段,当时后唐尚未立国,李氏父子的身份是大唐的晋王,晋梁双方的对峙,也就成为了北方的主战场。
唐末时期,李克用和朱温就是死对头,朱温更是篡夺唐昭宗对李克用用兵,结果唐朝仅存的神策军在征讨李克用的战争中损失殆尽,而朱温则是趁机坐大,即借唐王朝之力打压了李克用,同时唐王朝已无实力自保,只能坐视朱温坐大,直到篡唐,所以李克用是怎么看朱温怎么不顺眼,而到了天佑五年的时候,朱温迎来了一个很好的机会,那就是李克用死了。
李克用活着的时候,晋梁就展开了对潞州的攻防战,潞州是晋南方门户,守住潞州,根基太原就无忧,而朱温则需要拿下潞州,消除晋军南下威胁自己的根基河南一带,同时也可以打开北上攻伐太原的道路,所以潞州成为了双方争夺的一个关键重镇,在这个大环境下,李克用死了对朱温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一开始朱温还疑心李克用是假死,等到消息被确认后才继续围攻潞州的,可以说,李克用的死,绝对是朱温坐大的一个机会,同时李存勖刚刚继任,内部也有反对的势力。
图片
《新五代史.唐家人传》诸养子麾下皆有精兵,恃功自恣,自先王时常见优假。及新王立,年少,或托疾不朝,或见而不拜。
尤其是李克宁,李存勖的叔父,被众人推举出来反对李存勖,所以说,李存勖接管的基业是内部不稳,外部又有强敌梁军大兵压境,处境的确是十分危险,可能当时朱温已经看到自己一同北方的画面了,只是李克用的儿子要比他的儿子强太多了,李存勖虽然后期贪图享乐,可是前期还是励精图治,很猛的人的,李存勖凭借自己的手腕以及他人的扶持,挽救危局,让朱温一统北方的梦想破灭。
《新五代史.唐家人传》承业等请诛克宁。乃伏兵于府,置酒大会,克宁既至,执而杀之。
《旧五代史.太祖纪三》太原李存勖以厚币诱结北蕃诸部,并其境内丁壮,悉驱南征决战,以救上党之急。部落帐族,驰马励兵,数路齐进,于铜鞮树寨,旗垒相望。王师败于潞州。
于内,李存勖铲除了李克宁一众反对势力,于外,李存勖解潞州之围,大败梁军,这件事值得好好写一篇文章,我之后在写,总的来说,李存勖稳重了局势,让晋梁再次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之后的柏乡之战才是扭转晋梁双方优劣势的关键一战,而此战,李存勖狠狠的给朱温上了一课。
图片
简单来说,在双方围绕着潞州的争夺告一段落之后,朱温把目光放在了河北三镇身上,也就是成德、义武、卢龙三镇,给大家一个不是很准确的势力划分,以便大家能够了解当时的局势,李存勖的地盘可以看作是在山西,朱温在河南山东一带,而河北三镇在主要在河北,李存勖若能拿下河北三镇,则可以掌控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而朱温拿下三镇,则可以对李存勖实现包夹之势,双方都知道其中的利害,在这个背景下,柏乡之战发生了。
要说明的是,当时的成德(王镕)、义武(王处直)两镇名义上是归顺后梁的,接受了后梁的册封。
《新五代史.王镕传》太祖即位,封镕赵王。
《新五代史.王处直传》太祖即位,封处直北平王。
只是两镇节度使王镕和王处直顶多能够声援一下朱温,动真格的,两人是不会为朱温卖命的,所以朱温抓住了一个机会,对外宣称是帮助王镕抵抗卢龙刘守光,其实就是借机侵吞成德、义武两镇,王镕自然知道朱温的小九九,但是无奈自己势弱,只能找外援,而李存勖则是唯一选择。
《旧五代史.庄宗纪一》(天祐七年)十一月,镇州王镕遣使来求援。
《新五代史.王处直传》其后梁兵攻王镕,镕求救于晋,处直亦遣人至晋,愿绝梁以自效。晋兵救镕,处直以兵五千从,破梁军于柏乡。
面对朱温的大军压境,王镕和王处直果断给自己找了一个大的靠山,李存勖,在那段时间,李存勖成为了三方联盟的盟主,其实朱温这个时候可以选择退军的,只是朱温自恃军力强大,想要在潞州之外,再次打一场和晋军的战略决战。
图片
而关于这一仗到底打不打,李存勖内部也是有分歧的。
《旧五代史.庄宗纪一》帝集军吏议之,咸欲按甲治兵,徐观胜负,惟帝独断,坚欲救之,乃遣周德威率军屯于赵州。
的确在古代那个信息传递真实性和时效性都和现在没法比的时代,其实朱温要夺取成德、义武两镇是无法被确认的,不出战绝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一个是可以坐山观虎斗,坐视朱温和王镕王处直死磕,之后趁机扩充地盘,第二个是,众人害怕则是朱温的调虎离山之计,万一晋军主力出征了,梁军主力偷袭潞州怎么办?可以说以静制动,是不错的选择,不过李存勖不愧外当时的一代雄主,也可能是他的直觉告诉他,朱温是想动真格的,所以不顾反对强行出征,朱温也是没想到,三分可以快速形成反梁联盟,朱温原本最希望的是,在拿下成德、义武两镇后在和李存勖打决战的,只是他低估了李存勖的果断。
《新五代史.王景仁传》开平四年,以景仁为北面招讨使,将韩勍、李思安等兵伐赵。
《旧五代史.庄宗纪一》十二月丁巳朔,梁祖闻帝军屯赵州,命宁国军节度使王景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韩勍为副,相州刺史李思安为前锋,会魏州之兵以讨王镕;又令阎宝、王彦章率二千骑,会景仁于邢、洺。
《旧五代史.庄宗纪一》帝令史建瑭以轻骑尝寇,获刍牧者二百人,问其兵数,精兵七万。
朱温以王景仁率7万精锐梁军气势汹汹杀奔而来,其中就包括朱温打天下的,龙骧军、神捷军,朱温是拿出家底来打这一仗的,可是有一点对李存勖是有利的,也就是这支梁军的主帅是王景仁,注定了这7万精锐的梁军是没有领头狼的狼群,这和朱温在柏乡之战前后热衷与干的一件事有关,也就是很多开国之君最喜欢干的,杀戮功臣。
图片
在各个朝代,如何对待开国功臣是一个难题,大部分帝王都简单干脆,永除后患,用杀伐解决,只要少数帝王能够恩宠功臣宿将,显然以朱温的为人,杀伐最为干脆,也符合他的办事风格。
《旧五代史.氏叔琮传》天祐元年八月,与硃友恭同受太祖密旨,弑昭宗于大内。既而责以军政不理,贬白州司户。寻赐自尽。叔琮将死,呼曰:「卖我性命,欲塞天下之谤,其如神理何!」。
《旧五代史.朱友恭传》既而太祖自河中至,责以慢于军政,贬崖州司户,复其本姓名,与氏叔琮同日赐死。
氏叔琮朱友恭是当时替朱温杀掉唐昭宗的人,这弑君的罪名是任何人都不想承担的,所以朱温果断的把这个大锅甩给了两人,之后可以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大唐忠臣的形象嘛,“你看,杀唐昭宗的是这两个家伙,他们大逆不道,我救驾来迟,我可是忠臣啊!”虽然朱温这么做大多数都明白其中的伎俩,可是这最起码给朱温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遮羞布,有总比没有强。
图片
《旧五代史.朱珍传》太祖初起兵,珍与庞师古、许唐、李晖、丁会、氏叔琮、邓季筠、王武等八十余人,以中涓从,摧坚陷阵,所向荡决。
太祖遂径往萧县,距萧一舍,珍率将校迎谒,梁祖令武士执之,责其专杀,命丁会行戮。都将霍存等数十人叩头以救,太祖怒,以坐床掷之,乃退。
《旧五代史.王重师传》开平中,为刘捍所构,太祖深疑之,然未有以发其事。无何,擅遣裨将张君练纵兵深入邠、凤,君练败北。太祖闻之,怒其专擅,因追而斩之。
《旧五代史.邓季筠传》柏乡之役,季筠临阵前却,太祖亦未之罪。乾化二年春,太祖亲伐镇、定,驻于相州,因阅马,怒其马瘦,与魏博军校何令稠、陈令勋同斩于纛下。
《新五代史.唐本纪》六年,刘知俊叛梁,来乞师。
同时曾经跟随朱温打天下的一众猛将,朱温也是借机能杀就杀,他丝毫没有考虑当时天下未定的时局,当然也是从唐朝灭亡中吸取教训,唐朝为何亡国,不就是忘于藩镇太强,拥兵自重的武将尾大不掉吗?所以,朱温才会对军中猛将动手,而且朱温还是很果决的,哪怕是在柏乡之战后,名将邓季筠会因为马瘦而被杀,大将刘知俊在这种情况下,果断反叛,可见朱温是打算一条路走到黑了,李存勖其实应该给朱温颁发一枚奖章的。
图片
朱温对功臣大开杀戒,直接导致了其内部不稳,这和李存勖相比倒是形成了反差,李存勖在经历了初期动乱后,很快就恢复平静,起码是要比梁国内部团结,梁国内部众人早已人心涣散,没有了早期扩张势头,同时朱温忌惮于手下人掌握精锐部队,所以任命王景仁为此次出征的主帅,梁军将士是精锐,但是主帅是个“二流主帅”,他是完全掌控不了这支部队的,这给了李存勖很好的机会,没有统一指挥的狼群是不用惧怕的。
为什么说王景仁是“二流主帅”呢?不是说他没有能力,而是因为他不具备指挥这支部队的能力。
《新五代史.王景仁传》梁太祖遣子友宁攻王师范于青州,师范乞兵于行密,行密遣景仁以步骑七千救师范......大败之,遂斩友宁.
太祖登高望见之,得青州降人,问:「饮酒者为谁?」曰:「王茂章也。」太祖叹曰:「使吾得此人为将,天下不足平也!」梁兵又败。
王景仁原名王茂章,早期并不是朱温麾下,曾斩杀朱温之子朱友宁,他是后来才加入到朱温集团的,所以他有统兵之才,但是在军中又无根基,这对于朱温来说,是最合适统兵出征的人选了,可是王景仁统兵的确令朱温放心,但是也大大减弱了梁军的战力。
《新五代史.王景仁传》景仁及晋人战,大败于柏乡,景仁归诉于太祖,太祖曰:「吾亦知之,盖韩勍、李思安轻汝为客,不从节度尔。」
图片
柏乡之战梁军战败后,朱温也是知道当时王景仁无法管辖韩勍、李思安两位悍将,也就是说参加柏乡之战的梁军,统帅部是不和谐的,那么军令就难以统一,也难以很好的指挥这支精锐的梁军,打败仗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不管怎么说,李存勖也还是要感谢朱温,愣是派了7万精锐过来让他刷经验。
而在具体的战争过程中,李存勖虽然也有些激进,听不近去下属合理的建议,但好在周德威屡次让李存勖采纳了自己的正确建议。
《旧五代史.庄宗纪一》梁将韩勍、李思安率步骑三万,铠甲炫曜,其势甚盛,分道以薄帝军。
《新五代史.周德威传》晋兵少,而景仁所将神威、龙骧、拱宸等军,皆梁精兵,人马铠甲饰以组绣金银,其光耀日,晋军望之色动。
庄宗曰:「吾提孤军出千里,其利速战。今不乘势急击之,使敌知吾之众寡,则吾无所施矣!」
李存勖当时是想和梁军开战的,但是被周德威劝阻了,一开始李存勖还很反感,但是最终还是采纳了周德威的建议,暂且退军,避开梁军的锋芒。
《新五代史.周德威传》乃退军鄗邑。德威晨遣三百骑叩梁营挑战,自以劲兵三千继之。景仁怒,悉其军以出,与德威转斗数十里,至于鄗南。
至未申时,梁军东偏尘起,德威鼓噪而进,麾其西偏曰:「魏、滑军走矣!」又麾其东偏曰:「梁军走矣!」梁阵动,不可复整,乃皆走,遂大败。自鄗追至于柏乡,横尸数十里,景仁以十余骑仅而免。自梁与晋争,凡数十战,其大败未尝如此。
图片
周德威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法,将梁军悉数引致鄗邑城下,之后等待时机,因为王景仁率大军悉数出营,就是打算和晋军打决战的,而且本来军中都不服王景仁,那么即便王景仁想要退军也是不可能的了,毕竟当时梁军的确强大,眼看晋军就在眼前,尚未交战就退军,很多梁军将领都是不支持的吧,结果就是梁军的锐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在人困马乏之际,晋军发起了总攻,同时还刷了心机,因为这7万梁军中,有魏博和滑洲两镇的兵力,他们并非梁军嫡系,所以双方并不在一起,是分出两线,周德威便开始造谣了,对梁军主力喊,魏博和滑洲的兵跑了,对魏博和滑洲部队喊,梁军跑了,结果没怎么打,梁军自乱,开始溃逃,晋军趁机追杀,结果可想而知,这不是战争,这就是屠杀。
《旧五代史.庄宗纪一》是役也,斩首二万级,获马三千匹,铠甲兵仗七万,辎车锅幕不可胜计。擒梁将陈思权以下二百八十五人。帝号令收军于赵州。既而梁人弃深、冀二州而遁。
图片
此战对后梁最大的损失还不是器械辎重,而是精锐的神威、龙骧、拱宸等军遭受重创,这都是梁军的精锐主力,可是柏乡之战之后,实力大损,这就令后梁对晋的军事优势大打折扣,晋军逐渐掌握了军事上的主动,而在朱温被杀后,后梁更是乱成一锅粥,没有强大的军力保护,也没有稳定休养的内部环境,后梁被李存勖所灭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李克用和朱温都不会想到,双方多年来的争斗,会是一这么一场战争决定了结局。
参考资料:《旧五代史.太祖纪三》《旧五代史.庄宗纪一》《新五代史.唐本纪》《新五代史.唐家人传》《新五代史.周德威传》《新五代史.王景仁传》《新五代史.王镕传》《新五代史.王处直传》《新五代史.刘守光传》《旧五代史.氏叔琮传》《旧五代史.朱友恭传》《旧五代史.王重师传》《旧五代史.朱珍传》《旧五代史.李思安传》《旧五代史.邓季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