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他拒绝领 慰问金他急着退 走近卢氏县“最美党员”傅玉超

图片
卢氏农民傅玉超说,“最美党员”这个荣誉他最喜欢,“就是感觉自己还是不够格呢”。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王自合房琳通讯员张海军摄影
图片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王自合采访傅玉超
图片
200元的慰问金傅玉超一直珍藏在本子里说是“动力”
[引言]
在卢氏,傅玉超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老农民。同当地许多农民一样,他曾经还是一名贫困户。但是,这个普通农民身上,却透着一种特别的气质,一股特别的“劲儿”:
他家境贫困,但心有担当,自力更生,从不主动向政府要,甚至拒领低保;他不断学习,敢为人先,种苹果、种艾草,当厕改技术员,样样走在人前;他极富责任心,却又对人豁达热心,义务护路,帮助邻里……
这种颜色,就像萧瑟寒冬里的一抹红、一团火,让人眼前一亮,心中火热。这抹红,挂在胸前,叫党徽。这团火,聚在心底,叫共产党员。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王自合房琳通讯员张海军文图
“别人争着要低保,咱是党员咱不能争”
2019年12月7日,卢氏县官道口镇大岭村。
冬日里的村庄,原本萧瑟落寞。这里却别有一番景象:平坦的水泥大路穿村而过,大路两侧,灰瓦白墙大红字,惹眼喜庆。平房或两三层的房屋错落有致,热热闹闹地连成小镇一般。
以前的大岭村可不是这样。大岭村原名大岭头,地处大山岭头,干旱、风大,自然条件差,2018年以前是省定贫困村。
贫困村里有个贫困户叫傅玉超。
73岁的傅玉超有一儿一女,儿子早年夭折,女儿嫁在本村。傅玉超的妻子段月苗体弱多病,看病吃药花费大,成了贫困户。女儿一家也是贫困户,虽尽孝道,也难接济。2015年以前,一家人生活得很困难。家里的房屋也被定为危房。
但傅玉超埋头实干,从不向村里乡里伸手要救济。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按照政策,傅玉超老两口能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可以在镇上或中心村免费领一套房子。可傅玉超一听说是免费的,说啥也不干。
“我要是白得一套房子,国家得花十几万元,我不能要!有个地方住就行了,要恁好的房子弄啥?”就这样,傅玉超只享受了危房改造政策,他又筹了些钱,就地新建了两间平房,老两口这才心满意足地住下来。
傅玉超的老伴儿身体不好,害过几场大病,村里准备给她解决个“低保”。傅玉超听说后坚决不要,他说自己还能劳动,老伴儿不能靠国家养活。
说起这个事,傅玉超向记者解释:
个人能干了,就自己干,够吃够喝就对了(注:当地俗语,意为行了,可以了)。全国贫困人口多着呢,如果人人两手都往上伸,国家咋办,谁“养活”?
“别人争着吵着要低保,咱是党员咱不能争!”
此时,傅玉超清瘦的身板挺得笔直,从牙齿脱落吐词不清的口中说出来的话,却掷地有声。
傅玉超是一名老党员。他说,自从入党以后,自己从没向组织要这要那过。
“要自己想办法找窍门,不能光指望政府”
没有伸手要,也没有坐等,傅玉超靠啥脱的贫?
自己想办法,蹚出条路子。大岭村土地干旱,海拔高、天气寒,一年只能种一季烟叶或是玉米,群众收入低。傅玉超就尝试其他致富门路:种苹果、艾草、金银花,养金蝉……
为了掌握苹果种植技术,他跑到灵宝寺河乡、洛阳洛宁县学习求教。白天,他一大早钻进地里研究“伺候”果树;晚上,他就蹲在电视机前专看农业科教频道。
“我通(注:当地俗语,意为很)下劲儿呢。”傅玉超说,他从电视里了解到全国各地啥品种吃香销售好,就引进来。
说起种苹果的经历,傅玉超有自己的感受:
有些群众总是抱怨上级政府引进的项目不够好,不挣钱,“这样不好,自己也要想办法想窍门,找到挣钱的门路,不能光指望乡里村里”。
2016年,大岭村开始发展扶贫产业——艾草种植,傅玉超率先报名,并和村组干部一起外出考察。他回来后第一批种上艾草,加入村里的合作社,取得了较好的收益。看到县里镇上把中药材列为扶贫支柱产业,傅玉超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把剩余的地全部种上金银花。
目前,傅玉超种了3亩苹果,金银花、艾草各1亩。实践证明,这里的气候、土壤非常适宜,苹果树越长越好,收益也越来越好,他为群众脱贫增收蹚出了一条路子。
2019年春季,官道口镇引进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大岭村、车岭村发展优质苹果2000余亩,目前已栽植完毕,果树开始抽枝展叶、生机勃勃,希望正在孕育。
“这200元我要一直放着,这是一种动力”
“您什么时候入的党?”“1966年1月18日。”“咋记得这么清?”
“记不住你的入党日期,咋当好共产党员,党交给你的任务忘了咋办?”
这是记者和傅玉超的一段对话。
傅玉超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不管是对待领低保这样的家庭大事,还是日常中的点滴小事。
大岭村的群众要去镇上,得爬一道蜿蜒盘旋、坡陡弯急的高坡。而大岭村后还有3个行政村同样要经此路过。常年的雨水冲刷、土石滚落,使得这段路时常路基损坏、坍塌。
看到此景,傅玉超背起铁锨带上扫帚,开始在这段路上义务清扫、维修路基。寒来暑往,不声不吭……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从什么时间开始,干了多少年。10年?15年?沉稳的脚步、不变的背影成了这条路上的一道风景,赢得乡亲们的尊敬。
大岭村党支部书记柳国斌说,后来村里聘请了傅玉超去当护路员。他比以前干得更认真,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一早就戴着矿灯去扫路,甚至自己掏钱买除草剂清除路边的杂草。因为他干得优秀,村里奖励200元,谁知他转眼就把钱塞给了修路的货车司机当油费。
官道口镇镇长陈炜也讲了一件事:
镇里开展户厕改造时,让傅玉超去培训当技术员。其间,傅玉超学习安装水箱时把手划伤,自己不当回事。镇干部王风林知道后,硬拉着他去治疗,并支付了200多元医药费。傅玉超知道后非得把钱还上,不让镇里负担,被王风林“心疼地”吆喝一顿。
傅玉超遇事常替别人着想,把自己往后排。帮扶干部送来米油,他不让拿,“人家虽然是干部,也有一大家子,都不容易”。
有一次,一位帮扶干部来看他,临走时留下200元慰问金。傅玉超当面收下,随后却找到镇党委书记陈海涛,说要退给人家。“人家也是好心,实在不好拒绝。但是,我现在能自己干,真的不需要。”陈海涛劝他收下,他就把钱夹在一个小本子里。
采访当天,傅玉超在房间的抽屉里拿出这个小本子,200元钱整齐地夹在封皮内。
“有次办急事身上没钱,用了100元,第二天赶紧取了100元放回去。”说起这事儿,傅玉超握着小本子乐呵起来。
“这200元我要一直放着,花了不得劲……这是一种动力。”
“这个荣誉我最喜欢,就是觉得还不够格”
这两年,傅玉超荣誉得了不少:官道口镇文明诚信家庭文明户、官道口镇最美党员、卢氏县首届百佳脱贫示范户、连续两年三次被推选为市县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
傅玉超说,最美党员这个荣誉,他最喜欢,“就是感觉自己还是不够格呢。”
“他够格得很!”
官道口镇党委书记陈海涛告诉记者,2018年全镇只评选了3名最美党员,傅玉超代表基层党员入选。“他很朴实,懂得感恩,做事敬业,干的也都是小事,但是他身上确实有打动人心的品质。我们就是要树立这种普通人的榜样,凝聚成强大的力量。”
“扶贫要智志双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卢氏县委副书记韩际东说,像傅玉超这样的党员脱贫户,特别能体现“拉一把站起来”的卢氏脱贫精神。在当前卢氏脱贫攻坚的决战时刻,全县正多措并举,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让劲足起来、心热起来、手动起来,汇聚脱贫攻坚的强大精神力量。
采访结束时,记者问傅玉超有什么困难。
“这生活还有啥不满足呢?”他摊着双手,认真地说,“去年我们家评上了‘文明户’,今年我还要争创‘标兵户’呢!”“标兵户”是卢氏县农户的最高荣誉,全县只有约2%的农户才能评上。
呵!这个老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