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绿色主旋律——辽宁西丰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图片
辽宁省西丰县,森林覆盖率61%,素有中国梅花鹿之乡、中国柞蚕之乡、东北中草药之乡的美誉。近年来,西丰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作为发展之基、立县之本,确立了走绿色、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出建设生态郡、养生谷、健康城的发展目标,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勃勃生机。
荒山变成花果山
冬日,在西丰县凉泉镇城子山脚下的沙棘林里,红彤彤的沙棘果挂满枝头,不时传出采果村民的阵阵欢声笑语。村民栾凤霞说:“2019年,仅沙棘果就收入20多万元,用沙棘叶做出的沙棘茶还能再卖出10万元。”6年前,她主动将自家荒山退耕还林,又承包了其他村民退耕的10余公顷荒山,种植了沙棘、大榛子、刺五加。目前沙棘已进入盛果期,而大榛子和刺五加也相继产生效益,过去的荒山在栾凤霞手中已变成了“花果山”。
西丰县科学规划,持续开展青山工程。几年来,完成退耕还林0.92万公顷,围栏封育1.33万公顷,并创造了“三退一围一补”和“见缝插绿”西丰模式。通过开展一系列生态保护工作,西丰县进一步促进了生态资源积蓄,林地面积达到16.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61%,空气中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均值达到1.3万个,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13倍,狐狸、狍子等重回山林。
西丰县坚持造绿、致富相结合,全县目前已营造4667公顷经济林,打造了郜家店镇雁岭沟平榛、陶然镇绿色生态长廊等经济林产业基地,栽植了1500万株经济树种,并利用林下资源发展2000多公顷中草药。如今,林业资源每年可带来近4亿元产值,连绵青山已成为西丰县农民发家致富的金山银山。
综合治理美家园
每当傍晚时分,西丰县城里的居民都会来到寇河沿岸,或休闲散步,或欣赏沿岸风景,时不时还有背对河面进行直播的网络达人。如今,穿城而过的寇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们纷纷感叹:“多亏了河长制,以前那条满是漂浮物的臭水沟不见了,寇河成为了西丰一道亮丽的风景。”
西丰近年来对县域内各类水体同步开展治理,通过建立河长制,彻底打通了水体管护的“最后一公里”。目前,西丰落实县、乡、村三级河长293人,全县83条1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8座中小型水库及229条微小河流已实现全覆盖管理。对于河长制的作用,德兴乡村民邹景权说:“以前我们村前的艾清河水出现了污染,也不知道该向谁反映。现在河边立了公示牌,标明河流名称和河长的姓名、监督电话,大家都知道有事找河长。”
西丰积极开展“清四乱”专项整治,2019年非法采砂立案20起、罚款20余万元,清理乱采7处,清理乱建、乱堆、乱占131处。对寇河、东辽河、清河西丰段及其支流开展污染源排查专项整治,排查97户企业、6处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39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村镇及河道垃圾2.9万立方米。真正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正在变成现实。
绿水青山引凤来
西丰县生命健康园区内,贵州茅台生命健康产业等一批优质项目相继开花结果。这些项目落地生根,印证了西丰践行绿色理念已取得实效。铁岭春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经理臧绪常介绍,东阿阿胶集团2019年投资5000万元入股春天药业,未来3年至5年,东阿集团二期、三期工程将陆续投产,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
西丰县立足县情,将生态作为发展之基、立县之本,提出通过生态保护促进资源涵养,通过资源涵养形成产业链条,通过产业链条推动经济发展,通过经济发展反哺生态建设。西丰县委、县政府坚持科学规划、强力推进、持之以恒,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县域经济持续蓬勃发展。如今,西丰县可持续发展的循环链已经形成,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下一步,西丰县将继续发扬“干”字精神,朝着建设生态郡、养生谷、健康城的目标奋力前行。
记者 王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