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之遥,东莞援非医疗队收到了一封沉甸甸的感谢信

文/图 羊城派记者 文聪 通讯员 黄志文

1月6日,东莞援非医疗队在赤道几内亚开展医疗援助工作,正好满了半年时间。据医疗队巴塔点有关负责人介绍,早几天他们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病人给我们送来一封感谢信,信中写着‘不管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你们总是把微笑带给每一位患者,你们的行为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医疗水平以及崇高的职业精神’。看完之后,我们的内心也是满满的感动。”

东莞援非医疗队收到的感谢信

当地华人向医疗队求诊

一个多月前,华人女士张姐焦灼不安地来到第30批中国(东莞)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巴塔点的驻地。她的颏下长有一个突出于皮肤的疙瘩,直径约10毫米,由于不痛不痒,所以存在多年了也没引起她的注意。

“但是最近疙瘩出现了一些变化,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反复出现红肿、疼痛的症状,经过抗感染等治疗后炎症可消退,可是没多久又复发。”张姐告诉驻地医生说,疙瘩的颜色也由原来的褐色变得更黑,甚至最近在基底部也冒出了红色的血泡,疙瘩体积也在增大。经过上网查阅资料及询问亲友后,她内心担心疙瘩可能出现了癌变。

张姐近期无法回国诊治,而赤道几内亚的医疗资源又相对匮乏,当地医生缺少治疗肿瘤的经验,当地的医院的清洁、消毒、无菌等措施也与国内完全不是同一个标准。因此,在得知中国医疗队医疗技术水平高后,她辗转联系上医疗队巴塔点点长骆庆明主任医师。骆庆明查看后,认为有外科切除的必要,于是请外科医生陈刘镇主治医师会诊。

经过详细的询问病史与查体,陈刘镇认为,患者疙瘩考虑为混合痣的可能性大,但近期先后出现的一系列变化都符合常见的恶变症状,有尽快手术完全切除的指征和必要。在了解了自己的病情后,张姐希望能尽快施行手术。

先后攻克病理关消毒关

想要顺利手术,东莞援非医疗队团还得攻克病理关和消毒关。陈刘镇认为,肿物的性质与切除范围,是影响患者预后及决定是否后续治疗的关键,这一切都需要病理学检查的支持。“巴塔地区总医院没有病理科,无法提供这项检测。我们一边安抚张姐,一边给她抗感染治疗,为手术提前做准备。”

经过各方打听,陈刘镇从赤道几内亚的同事那里了解到,有一家可以做病理检查的私立机构,里面的技术骨干主要是欧洲人。陈刘镇马上找到该检测机构,说明了来意。对方表示可以满足需求,这让陈刘镇久悬的心终于放下了。

“为了保证手术器械的无菌,我们用驻地的高压蒸汽消毒炉,专门为张姐消毒了一套手术器械。”陈刘镇告诉记者说,手术过程很顺利,张姐术后伤口恢复良好,而病理报告显示病变完整切除,痣体没有癌细胞。

整个就诊过程,让张姐有了重获新生的感觉,她很感谢东莞援非医疗队在简陋的条件下,用精湛的医术为患者解除病痛,“一方面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医疗水平以及医护人员崇高的职业精神;另一方面也让身处海外的华人感受到了祖国的温暖,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冯小静

审签 | 张德钢

实习生 | 宋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