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周年大事记 1941-1970

遵义会议召开85周年 · 大事记(二)
1941-1950
1
1941年
6月3日 ,开展禁烟(鸦片)运动。遵义县在公共体育场举行禁烟大会,枪决烟贩两名。仁怀县在西门广场焚烟。赤水县在6月17日焚烟并处决烟贩两名。
7月13日 ,日本飞机侵入习水县缠溪乡,投下一枚炸弹,坠于观音阁河中。
2
1944年
2月,国民党青年军在遵义县境招收知识青年200人入伍。1947年、1949年又两次招兵。
11月,日军入侵独山等县,黔南事变发生,大批军队开赴前线,途径遵义,以浙江大学学生为首,掀起劳军热潮。
11月,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将领张学良被国民党当局移至桐梓小西湖“看管”。
3
1945年
8月16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遵义全城人民游行庆祝至深夜。浙江大学、大夏大学师生上街游行狂欢。遵义、仁怀、赤水县城群众在九月上旬先后集会庆祝,举火炬游行。
4
1946年
5月11日,浙江大学复迁回杭州,遵义教育、文化界开会欢送,由蒋篪谱作代表,向校长竺可桢献旗。
图片
国立浙江大学在湄潭的校舍
6月,大夏大学由赤水迁回上海,至9月全部迁完。
5
1947年
12月,中共黔北特委成立。
6
1949年
2月,中共中央上海局决定成立贵州省工委,将黔北特委并入省工委。
5月,中共绥(阳)、桐(梓)、正(安)、凤(冈)四县工委成立,属川东特委领导,下辖凤冈县委和正安支部,直至解放。
11月12日,解放军二野五兵团十七军四十九师解放余庆。
11月19日,解放军二野三兵团十军二十八师先遣队,在副师长卢彦山、师政治部副主任高世平率领下,解放凤冈、湄潭县城。
11月21日,解放军二野三兵团十军二十八师先遣队解放黔北重镇遵义。国民党40军一个营起义,国民党遵义专员卢杰带数百人逃向仁怀、习水县。同日,十军三十师解放绥阳,23日解放桐梓县。
11月24日,西进支队二大队前梯队到达遵义城。遵义地委领导成员同时抵达,地委、专署、军分区正式成立。次日,遵义党政军负责人和二十八师领导同志会面,办理交接工作。
11月25日,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宣布成立。
图片
1954年3月,遵义县政府大楼落成后工作人员合影
11月26日,遵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军事接管工作开始。
11月27日,解放军十军二十八师迅速入川,当日解放仁怀。29日解放习水东皇。12月1日解放赤水。
11月27日,中共遵义市委社会部接管遵义县警察局,成立遵义市人民政府公安局,1952年7月,改称遵义市公安局。
12月20日,正安、道真、务川三县宣布和平解放。
12月31日,遵义地委召开解放后第一次县委书记会议,贯彻省委地书会议(省委、地委书记会)精神,明确剿匪、征粮和接管工作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7
1950年
1月4日,中共遵义地委机关报《遵义新闻》创刊,后改为《新遵义报》。
1月14日至16日,遵义市军管会和遵义市人民政府召开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9月5日至20日,地委、专署、军分区根据全省第一次党代表会议精神,具体部署了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征粮五大任务。
1951-1959
1
1951年
1月1日,根据省人民政府通知,改遵义市建制为遵义城关区(至1952年7月16日,恢复遵义市建制)。
7月1日,遵义专署成立遵义会议纪念委员会筹备会,着手筹建纪念馆、纪念广场和纪念公园。
10月20日,遵义县城关区新华书店发行《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1月27日,遵义会议纪念广场开工典礼于鲤鱼田举行。工程于次月30日竣工。
12月,本年共歼灭土匪9177人,缴获轻重机枪17挺、长短枪1143支、军用物资一批。
2
1952年
1月,各县和遵义城关区先后召开干部会议,布置开展“三反”运动。
是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一次评酒会上,茅台酒被评为“八大名酒”之首。
图片
3
1953年
1月7日,地专直属单位和各县(市)召开干部整风会,着重解决干部强迫命令违法乱纪问题,转变作风,迎接国家经济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是年,贵州省制药厂(后改名为遵义化工厂)首创电解法生产高锰酸钾,结束全国依赖进口高锰酸钾的历史。
4
1954年
7月13日,全区各县(市)召开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
9月3日,遵义市人民政府委员会将葬于城南桑木垭的红军卫生员遗骸迁葬于小龙山(现红军山)。
10月11日,经西南局批准,建立遵义地委常委办公制度。是日,召开第一次地委常委会议。
10月18日,遵义市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于小龙山(现红军山)修建红军烈士墓。
5
1955年
1月10日至16日,中国共产党遵义市第四次党员代表会议召开,议题为农村工作、粮食工作、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意见、币制改革以及征集补充兵员等。
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1969年撤销,1978年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遵义市改为省辖市,由遵义专署代省领导监督。
6
1956年
3月9日,地委首次召开知识分子代表座谈会。
4月27日,川黔铁路工程正式动工,从四川赶水出发,经桐梓、遵义跨过乌江到贵阳,新建里程349公里。
图片
建于1953年的遵义劳动人民文化宫。石龙桥修建于1956年,系遵义解放后建成的第一座石拱桥(20世纪60年代)
7
1957年
1月14日,贵州省第一艘浅水拖轮在赤水河试航成功。
5月23日,遵照省委的部署,遵义地专直属机关开展整风运动。
7月1日,遵义会议会址对外开放。
图片
1958年会址大门(遵义会议纪念馆提供)
8
1958年
3月6日,中共遵义地委、遵义市委于小龙山(现红军山)为原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遗骸举行迁棺入墓仪式。
5月1日,中共遵义地委机关报《遵义报》创刊,9月1日对外发行。同年12月,与中共遵义县委机关报《遵义小报》合刊,更名《遵义日报》,次年5月1日对外发行,1959年7月30日停刊。
12月29日,根据国务院批复,遵义市划归遵义专区领导;撤销遵义县,其地并入遵义市。
9
1959年
1月13日,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执行机关)发出调整行政区划的通知,遵义专区撤销遵义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划归遵义市;撤销道真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划归正安县;撤销凤冈、余庆2个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划归湄潭县。合并后,遵义专区辖10个县(市)。
2月12日,各县根据省委指示编写“贵州解放十周年丛书”,向国庆十周年献礼。
3月9日,全市行政区域调整工作结束,城乡共建19个公社、168个管理区。
1961-1969
1
1961年
3月1日,国务院公布遵义会议会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并入遵义市的遵义县从遵义市分出,恢复原建置。29日,遵义市城区分设中北、丰乐、老城3个公社,共辖25个居民委员会;郊区共设长征、北关、南关、忠庄、高桥、海龙6个公社,共辖36个大队。
是年,遵义市城区外环路建成通车,全长7.7公里。
2
1964年
11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手书“遵义会议会址”六字寄达遵义会议纪念馆。全国诸多革命遗址中,获毛泽东手书址名的,只此一处。
是年,城区北京路建成,全长0.89公里,1989年扩建,当年10月竣工。
3
1965年
6月1日,川黔铁路贵阳至遵义段通车。
10月1日,川黔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4
1966年
3月5日,地委要求1966年动员安置城镇知识青年下乡600人,其中遵义市动员200名去西藏建设兵团。
6月29日,中共遵义市委成立“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中共遵义地委、遵义市委成立工作组进驻各中学,领导开展“文化大革命”。
5
1967年
1月5日,各“造反派”组织在遵义市丁字口召开揭发批判中共遵义地委、遵义市委的所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大会。
3月26日,毛泽东思想遵义市革命委员会(简称“市革委”)成立,取代中共遵义市委与遵义人委(人民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权力。
7月,始建北郊水厂,次年向市区供水。1980年2月扩建,1983年10月投产,水库蓄水140万立方米,日处理水2万吨。
图片
金鼎镇观天山塘(水库) (胡志刚 摄)
6
1968年
1月8日,遵义地区10多万军民,在遵义市隆重集会,纪念“遵义会议”召开33周年。
7
1969年
1月8日,省革委、省军区主持召开遵义会议34周年纪念大会。同日,遵义地区691无线电转播台于市内建立。
3月28日,市革委追认1935年在老鸦山和偷牛窝战斗中牺牲的四名红军为革命烈士,并将其遗骸迁葬于小龙山红军烈士陵园。
审核:牟维、袁航
来源:《遵义》杂志
编辑:朱音、何祖嘉、郑也、陈开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