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首位到联合国总部任职民警贺茂:维和警察的“考官”,曾在南苏丹维和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 记者 彭光瑞/文 任君/图
人物标签:贺茂,男,1980年12月11日出生。2003年,贺茂从当时的四川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化专业毕业,大学毕业前,贺茂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同年9月加入警队;2011年7月,他通过自考取得北京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学位。
2003年9月至2011年11月市公安局网安总队(副主任科员);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联合国驻南苏丹任务区(维和警察,荣立一等功);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借调);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市局出入境管理局(主任科员);2016年4月至2020年1月联合国和平行动部警察司(P-4级,等同国内副处级)。
“如果你处于这样的场景,会如何处置?”2018年,联合国维和行动部的办公室里,来自中国的警官坐在台前,依次对数十个国家肤色、语言完全不同的警员们进行考核,再由考核成绩判断,他们是否能成为合格的联合国维和警察。
中国警官名叫贺茂,曾是重庆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总队境外人员管理支队一名普通民警。2016年,他从上百名来自全世界各国的警察中脱颖而出,受聘担任联合国总部维和行动部维和警察司招聘官,成为重庆首位到联合国总部任职的民警,充当起了维和警察中的“考官”。
2020年1月14日,他结束为期三年九个月任期回渝,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到贺茂,请他讲述维和警察生涯中的那些有趣经历。
图片
重庆首位联合国总部维和警察招聘官贺茂
“专业户”
他两度成为联合国维和警察
头戴蓝色贝雷帽、身着维和警察服装。中等身材,面容清秀,笑容和善。还来不及换装,贺茂就与我们见了面。
实际上,这并不是贺茂第一次担任联合国维和警察。早在2011年11月,由重庆市公安局计划单独组建的中国第一支赴南苏丹维和警队,并执行一年维和任务,在选拔维和警察时,市公安局从法制警察、刑警、交巡警、出入境等多个警种中进行初选,共49人入围。
随后,入围者又要经过英语基础、交际谈判、外事礼仪、野外生存、灾害自救等一系列的封闭集训和甄选考试。最终,贺茂顺利通过了培训和甄选,成为14名维和警察中的一员。
一年时间里,贺茂和队友们被分散部署在六个地区,从事协同警务、社区警务、人权保护、行动调度、人事、后勤等工作。贺茂介绍说,他当时被分配到南苏丹湖泊洲的一个县级维和警察署(CSB)工作,每天与外国同行一起,到当地各警署、派出所,与当地警察一起开展工作,并对当地警察进行现场职业指导与执法监督。
贺茂回忆说,南苏丹维和任务区有来自38个国家的500多名警察,虽然大家都用英语交流,但夹杂着不同的口音,不同的用语习惯。为了克服来自非英语国家普遍存在的语言问题,他抓住一切机会与外国同行对话交流,坚持在休息时打开对讲机,通过听电台里的对话,提高听力水平。针对任务区公文来往较多情况,他还利用工作之余翻看他人写的报告材料,英语读写能力由此也得到提高。
在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三个月后,维和任务区警察总部人力资源部在维和警察中选拔人事官,负责对各个国家维和警察进行电话面试、甄选、分配等工作。贺茂顺利通过了电话面试和考核,成为维和任务区警察总部人力资源部的一员。
图片
贺茂与联合国维和警察同事合影
招聘官
他是重庆首位联合国总部任职警员
回国后,贺茂凭借维和工作和在任务区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经验,被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借调,这一干就是两年。两年时间里,他与联合国总部和各任务区的中国警队保持密切的工作联系,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对联合国规则的熟练把握,提出工作建议,为领导妥善应对和处理各类突发情况提供了重要参考。
贺茂并未料到,第二次前往联合国任职的机会,很快就再次来到他的面前。
2015年3月,公安部接到联合国维和行动部警察司照会,将在各成员国选拔有维和工作经验和警务实战技能的警察到联合国任职。
熟悉联合国工作模式,从警十年以上,有良好语言沟通能力,有联合国任务区维和工作经历……贺茂的经历和素质,让他成为最佳人选之一,公安部将他和其他几人一起推荐给联合国。
这一次,考核更加严苛,联合国维和警察司共有上百个成员国,近年来每个成员国都争相推荐本国警察参与公开职位选拔,每一次选拔至少有近百人参与竞争。在该次竞选中,贺茂成功竞聘联合国维和行动部警察司招聘官,成为中国第6位,重庆第1位赴联合国总部任职的中国警察,负责为联合国维和任务区选拔和招聘警察。
“维和警察入职门槛高,必须会流利的英语或法语,熟悉相关法律,精通射击和驾驶技术。”贺茂说,联合国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国际舞台,许多成员国都希望向维和任务区多派遣本国的维和警察,扩大本国影响力,展示国家形象。在联合国工作期间,他面临的工作就是筛选各国推荐的警察人员,协调组织面试,办理各国警队轮换派遣工作,保证分管任务区的警力配备和勤务保障。
图片
贺茂招考维和警察
工作狂
他带头加班熬夜完成了评测任务
在全球反恐形势严峻、跨国案件如网络犯罪等多发的今天,国际警务合作的机会和事务都将越来越多。贺茂说,中国警察将更加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变革,而在联合国维和警察系统任职,便是很好途径之一。
和上一次短短一年的经历不同,这一次贺茂在联合国总部任职近4年,和来自各个国家的警员有了更深层次的交流和碰撞。
贺茂说,他所在的部门固定大概15-20名同事,他们几乎全部都来自不同的国家,说着不同的母语。首先,语言交流就是大家要过的第一个“关卡”。在联合国总部,英语和法语最为常见,而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交流,联合国还给员工们开办了各种语言的培训班,其中就包括中文培训班。
让贺茂有些意外的是,中文在这里有着不少的“拥趸”,中文培训班也是人数最多的语言培训班之一。他有一位来自津巴布韦的同僚,每次去学习了中文之后,都要缠着他“求练习”。
“相对于语言,文化和认知上的差异似乎更大。”贺茂回忆,有一次,他带队前往马拉维进行招聘,团队中有来自印度尼西亚、埃及、斐济等多国的同事。当天的招聘,共有400多人参加了考试,收到了400多份考卷。
因为时间很紧迫,第二天再处理考卷很耽误整个招聘工作。所以贺茂打算通宵达旦加班完成。当天工作时间到点后,有两位同事按时下班离开。贺茂只得带着剩下的同事继续加班处理工作。
“但后来,他们都回来了。”贺茂说,离开的同事得知他在熬夜完成工作后,主动回到办公室,和大家一起加班,熬夜完成了评测任务。这件事,让贺茂印象十分深刻。
当然,也有让他苦笑不得的情况。例如,很多同事都认为,中国警察一定会“功夫”,他曾很多次地和别人解释,即使在中国国内,会功夫的也是少数;作为重庆人,贺茂特别爱吃火锅,他特意从家乡带了老火锅底料,请同事们品尝,但只吃了一次,就让所有人望而却步。“吃不了,太辣了!”贺茂的非洲女徒弟这样评价,从此,他再也没有做过火锅……
图片
贺茂与联合国维和警察同事合影
对话>>>
贺茂:如果国家需要,我愿意继续竞聘联合国的岗位
2020年1月14日,贺茂结束为期三年九个月的维和警察招聘官任期,从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回到重庆。面临着重新投入到国内的工作中,贺茂有怎样的打算?是否会有机会再次前往联合国任职?记者和贺茂面对面进行了交谈。
Q:我们了解到,这已经不是你第一次在联合国任职,2011年11月,你就曾参加中国第一支赴南苏丹维和警队开展维和行动。这次在联合国总部维和行动部警察司任招聘官和此前有什么不同?
贺:我这次任职的职位是联合国P-4级岗位,属于联合国中高级职位,较我第一次参加维和任务,该岗位更具战略性和指导性。
Q:联合国总部任职成为维和警察,这是和大多数普通民警不同的经历,是什么机遇让你走上不一样的从警之路?能否结合自己的所学专业,讲一讲自己和“维和警察”的缘分。
贺:2011年,市局拟组建一支维和警队派往南苏丹。我大学本科所学专业是英语,就报了名,在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老师及有维和经验的同志帮助下,我顺利的通过了甄选考试,并于同年被派往南苏丹。在南苏丹,我在地区和总部都工作过,回国后,荣立个人一等功。2013年至2015年,由于工作需要,我在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借调工作,继续从事有关维和警察相关工作。2016年,经公安部推荐联合国考核,我成功竞聘该职位,工作至2020年1月。
Q:长期在国外任职,势必会对自己的家庭和家人造成很大的影响。你如何平衡家人和工作的关系?这段经历让你在家庭生活中错过了什么?如果有机会,是否会再次前往联合国任职?
贺:在国外任职肯定会对家里有影响,幸运得是我的父母和妻子都非常支持我,他们认为我不仅仅是代表我个人在联合国工作,我代表的是中国警察在联合国工作,而且这项工作意义重大。记得2017年7月,我在土耳其出差,家里母亲生病住院手术,没能在医院陪伴母亲,心里特别愧疚,而母亲却在电话里安慰我让我安心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用我所积累的经验,积极投身于公安事业。如果国家需要,我愿意在今后继续竞聘联合国的岗位。
图片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接见贺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