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内地娱乐圈逐渐“饭圈化”了?

图片
| 薄荷
《想见你》带出了新墙头许光汉,因为红了,前段时间他接受腾讯视频采访引发了一点小讨论,很有趣。不学拼音学注音的台湾艺人,却被考到饭圈用语缩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算作采访者流水线式地操作,然后有不用心准备的嫌疑?
腾讯视频还美滋滋地用了“饭圈缩写大挑战‘惨败’,知道正确答案后‘气’到丢麦?”作为采访视频的文案开头。
图片
许光汉猜那些天文符号时懵圈又有些被气到,但是整个采访过程表现得明朗且诚恳。
博得网友一片好评。划重点:真诚,认真,有趣,不耍滑头。
图片
图片
总之给人一种“久违了”的感觉。类似真人秀节目风靡全国时异军突起的文化类综艺,当时被叫做“清流”。
对比下内娱的新墙头们和老腊肉们,常常凭沙雕出圈、习惯自黑、被叫做油腻、要么高冷不出错,“营业”仿佛有固定模板。不少新生代艺人本身热衷冲浪熟谙热梗,自己玩就能营业出话题,比如想过自己开营销号的李现,被网友亲切地称作“铁憨憨”。
偶尔一个许光汉对内娱饭圈体系不解而发生的“瞳孔地震”,反倒让看客觉得新鲜稀奇。
图片
两边的文化壁垒、娱乐氛围、粉丝和艺人之间互动形式等等方面产生的碰撞,显示出了“饭圈”这个曾经被污名化的概念,逐渐转变成了内娱市场的底色基因。
01
许光汉在《想见你》播出期间,微博粉丝从几万涨到了一百多万。他被青睐,不仅是因为颜值和气质等硬件条件,在电视剧里的表现也是重要加成。
图片
他贴切地演好了剧中角色的四个阶段:少年感又明朗的屁孩,温柔体贴的暖男,“蓝色大门式”的少年,和背负着一切有所挣扎的30岁成年人。
简称为“原装小李”、“正版王诠胜”、“组装王诠胜”和“全套老李”。
虽然他已经30岁了,身上自然散发出的少年清新感和中上水平的业务能力却让人称赞。
图片
而我们的男演员比较靠什么出圈,油腻、霸总的黑红流量,或者是少年感和帅皮囊带来的天然好感,常常是人大于戏,个人标签胜过角色魅力。
要知道很多人在看过《想见你》之前,完全吃不下许光汉这款男艺人。
“许光汉潮流”的背后,其实是青年文化的一次回归,一次新的审美体验。许光汉被叫做“宝藏男孩”的语境,大概和以往形容一个人很有梗或者浑身是宝的意思有所不同:许光汉这人吧,新鲜、质朴,又似曾相识,好久没见过这款了。
所以他的评价里很多是舒服自然不做作,有内涵但是不会夸张表演,同时没有营业时的疲倦和机械,对一切都蛮好奇的样子。
图片
很适合饭圈搞养成系,这也是为什么他很受年轻一代的欢迎,因为这么质朴的帅哥的确不多见了。
对比去年夏天另一位“新墙头”李现,他就很懂,前几天发了一条绿洲是自己的照片,配文“你的上司让你来一下他的办公室”,是不是很像追星女孩的好姐妹,懂你爱你配合你的小幻想。
图片
还有黄晓明很乐意拿“明学”玩梗,这是一种大方接受解构的姿态;“叔圈”概念走红,一切可pick;包括相声界也逐渐饭圈化,追星女孩已经洗去古早的污名化标签,成为了一种时代符号。
但是网友们已经过了对艺人自黑、自嘲和沙雕文化感到惊艳的阶段了。
一切都成为了常态。
网友、艺人、营销方、平台、互联网文化,大家彼此达成了共识也完成了和解,其乐融融,容易上手操作又安全保险。
02
流量时代伴随着互联网浪潮的高光时刻降临,解构主义和“神坛上的偶像”开始相互对峙,圈层概念和亚文化一起冲上云霄,这个光怪陆离的新大陆开始成为争夺话语权的主要战场。
90后是这里面的网络原住民。
据微博数据显示,新浪微博粉丝中近八成粉丝学历为本科及以上,其中占比最高的年龄段是20-29岁的粉丝,比例高达71.2%。
而这些核心成员受到文化影响多来自日韩、漫画、游戏和互联网KOL,和上一代完全不同。
图片
所以圈层的诞生几乎是必然,而类似“AWSL”、“KDL”等饭圈用语,就是非常典型的高度成熟化的群体符号,上一代会觉得有天然的隔阂,但圈层群体并且乐见并维持这种独特性。
饭圈是有集中目标和高度组织性的群体,同时战斗力强,这个群体话语权的增强直接体现在能够影响艺人事业发展走向、艺人团队的决策,更大面积的影响还有助力流量时代壮大、帮助艺人提升商业价值等。发展到今天,可以视为一场自下而上的成功变革。
事实上,这个凝聚力强大的群体已经得到了主流文化的认可。基本被全然接纳了。
饭圈的行事标准和言语形式几乎影响了整个年轻一代在互联网上的表达,包括艺人。
图片
走在冲浪第一线的艺人们慢慢融入了内娱市场的游戏规则,其中比较潜移默化影响到大环境的是“饭圈化”和“沙雕化”。
你会发现艺人采访总会被cue到土味情话、饭圈用语大考验,艺人方做的营销也常常有空降直播间、玩花手拍手指舞这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艺人们也逐渐从“懵圈”转向“习惯”。
豆瓣上有人问,许光汉是不是开年第一顶流?
图片
他是火,但是顶流用来形容完全不对路,他不归属于这个娱乐体系,能否成为稳定的墙头还是未知数,他是新鲜的,也是没有融入的外来者。
而这个外来者和内娱体系碰撞出的奇妙火花,让很多人开始表达对这个体系的倦怠。
03
在体系逐渐形成的这场变革中,首先是艺人和媒体的角色早已互换,话语权更多掌握在艺人方手中,相互“制衡”的过程中经常会流出一些抱怨和八卦,两者却不得不紧紧抱在一起为了KPI冲锋陷阵。
图片
短平快流行,媒体问到艺人的问题经常非常趋同化,刺激点和话题度更受欢迎,或者用稍显过时的流行文化来包装成一种有趣,其中不乏对艺人和流行审美的迎合、强化艺人人设的帮助。
就像是饭圈用语的提问,饭圈中人表示已经不想再听了。
图片
而影视圈则是逃脱不了迎合流行审美的嫌疑,批量产出中庸作品,且天价片酬的后遗症还未完全消弭,往往是人比戏大。
资本层面,互联网巨头的话语权越来越强,粉丝经济、圈层文化也成为了更加物尽其用的商业工具,造星快、迭代快、变现快。
流量时代,热度代表着商业价值,而热度来自于话题和强关注度,戏好无热度,就很焦虑,也会不平衡。所以大家都被KPI追着跑,作品很重要,营业更重要。
图片
娱乐大环境是“娱乐至死”,审美趋势是“颜即正义”,新兴起来的整个逻辑链条把艺人捧在光环中央,但是思考的问题更多是如何快速变现。
台剧从没落到复兴充分显示了它“绝地求生”的欲望,在投资金额锐减、演员流失的多重困境下,凭借高品质短剧集重新杀回大众视线。而内地剧集还在动辄40集的长剧里兜圈。
图片
近年来我们不是没有好剧,但是泡沫还是太多。而泡沫来自大环境的浮躁和急功近利。
饭圈的逻辑是“凭借努力制造神话”,而从形式到内核都在“饭圈化”的内娱市场,最终指向却是凭借努力打破神话。
图片
饭圈形成的前提条件是亚文化和自我意识的崛起,青年文化渴望的是什么?是个性化、反叛精神和求认可,也是追求自由、辽阔和不在乎。
互联网诞生的本质是消除信息不对称性,在今天却增加了更多壁垒,将囹圄在代际、城乡、文化差异的种种族群困在一个个名为“圈层”的乌托邦里。
谁的叫声更大,谁可能就会引导一阵子的流行趋势,但是一个社会的文化趋势,不应该只被“叫声大”的族群引导。或者说,背后是谁在炮制叫声狂欢之下,却无人关心,大家都假装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