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为什么过劳?12年,注册医师增长2倍,而就诊需求却增长6倍

导读
“我将重视自己的健康,生活和能力,以提供最高水准的医疗。”
来源:医脉通
作者: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林高峰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据报道,2019年12月,短短10天内,就有三名工作在一线的临床医生永远离开了我们:
2019年12月12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主任医师陈培疑因“暴发性心肌炎”医治无效去世,终年49岁。
2019年12月16日20:16,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杨立峰医师因突发疾病,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不幸离世,终年39岁;
2019年12月18日上午,江西省上高县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石君医师上班时突发疾病,经抢救医治无效于2019年12月20日上午8:30去世,年仅39岁。
他们都是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都是科室的骨干,也都是家里的顶梁柱。
他们都很年轻……
是的,过劳,正在耗竭中国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健康。
过劳死
在英语中,有一个词专门用于形容过劳死——karoshi,该词来源于日语,指的是因过度劳累而导致的死亡,与汉语中的“过劳死”的发音似乎有几分相似,在笔者看来其实与闽台地区的闽南语发音更加吻合。
据说,这个词首创于1982年,三名日本医生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karoshi”。在这本书中,几位作者记录了许多猝死在工作岗位上的年轻人,他们既往身体健康,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最后确诊的死因大部分为心脏骤停或突发脑卒中。
2019年初,另一本来自日本的书——《过劳时代》再次唤起人们对这个时代的思考,为何生产力在发展,人们却越来越疲于奔命?为何物质享受越来越丰富,业余时间却越来越少?
同为猝死的高危群体,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中流传着这样一个口号——“996ICU”,流露出对长期加班工作方式的无奈“调侃”。
图片
图1 《过劳时代》:一本反映日本过劳现状的书
中国医生的过劳死
近期,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等专业期刊上的文章揭示了一组关于中国医生过劳死的调查数据。
数据显示,在2006年以前,媒体上鲜有关于中国医生猝死的相关事件报道。近10年,医生猝死事件不断增加。从2007年到2017年10年间,共96名中国医生发生过劳死事件(见图2)。这些猝死的医生中,平均年龄40.79±8.45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例6.40:1)(见图3)。在科室分布中,外科占42.71%,麻醉科占20.83%,内科占19.79%(见图4)。猝死的主要原因分别为:恶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主动脉夹层及脑动脉破裂出血(出血性脑卒中)。毫无疑问,这些猝死案例大部分发生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
图片
图2 中国医生猝死年发生数量折线图
图片
图3 中国猝死医生的年龄及性别构成
图片
图4 中国猝死医生的科室构成
我们为什么过劳?
我们为什么过劳?这个答案其实很简单,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就是供求关系出了问题。
从什么时候开始,医学院在中国已经不再是热门专业?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医务工作者已经不再鼓励自己的子女学医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放弃医疗,走向其他工作岗位?
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和人口政策的改变,医疗和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16年12年间,我国注册的医师人数仅增长2倍,而在此期间就诊需求增加了6倍(见图5)。从图上可以看出,中国医生的人数为百万数量级(106),而就诊需求为十亿数量级(109),相差1000倍,可见中国医生工作量之大。而我国三级诊疗体系尚不完全,社会办医质量良莠不齐,在“全国人民看病上三甲”体制下,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的医生承受着更加繁重的工作压力。
图片
图5 2004年至2016年中国医生数量和就诊数量变化情况
除了繁重的工作负担,中国的医务工作者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源于不和谐的医患关系,源于职业晋升的科研压力,或许也源于工作和家庭之间难以抉择的平衡。
过劳带来了什么危害?
过劳给医务工作者们带来了什么?最严重的莫过于触目惊心的猝死案例。(点击查看:2019猝死医生不完全名单,每一个名字背后的故事都戳人泪下)除此之外,对医生来说可能还有睡眠剥夺、职业倦怠、成就感和幸福感丧失,在医疗行为中可能导致医疗差错的增加、医疗质量的下降及患者满意度的下降。
图片
医生职业倦怠
2017年,《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第8版“希波克拉底誓言”,其中较旧版改动最大的一条是:“我将重视自己的健康,生活和能力,以提供最高水准的医疗”。(新闻回顾:重磅!希波克拉底誓言第八次修改,三处与中国医生最为相关)这一内容引发朋友圈中医护人员的广泛共鸣。
在医护工作者过劳死频发的今天,我们是否能重拾我们的誓词,更审慎地考虑这句话的意义呢?
ps:关于职业倦怠的测评,目前应用较多的是Maslach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General Survey,MBI-GS),网上有很多中文版本,各位读者不妨自己测一测,你倦怠了吗?
参考文献:
[1] Yang C, Chen ZL, Chen LY, Jiang JX. Burnout in healthcare: a sign of death by overwork for doctors in China. BMJ. 2019;366:l5582. doi: 10.1136/bmj.l5582.
[2] Gao L, Xiao X, Che G, Zhang L. Sudden Death of Physicians in China: A Red Alert. Popul Health Manag. 2019;22(3):191-192. doi: 10.1089/pop.2018.0090.
[3] MacFadyen U. Burnout in healthcare: how our behaviours affect others. BMJ. 2019;366:l5573. doi: 10.1136/bmj.l5573.
[4] Montgomery A, Panagopoulou E, Esmail A, Richards T, Maslach C. Burnout in healthcare: the case for organisational change. BMJ. 2019;366:l4774. doi: 10.1136/bmj.l4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