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钱”传承百年 四代人匠心留下北京味道

现如今,硕果仅存的几家老北京名小吃,集中落户在后海九门小吃城,成为老北京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诸如“爆肚冯”、“奶酪魏”、“俊王烧饼”和“年糕钱”等老字号,怎奈这些家的掌门人皆己老迈年高并且不断有逝去者,这不能不令人惋惜。
这个寒冷的冬季里北京人又失去了一位制作美味切糕的高手,去年11月7日,78岁的北京名小吃“年糕钱”第三代传人钱德才先生逝世。老先生的故去对于很多老北京的食客来说,品牌“碰头食”、美味可口的切糕恐怕要“断了攒”。食客们说,钱家的东西地道,做的好吃,吃过了还想吃。钱德才曾道出真谛,那是因为他不断地给自己加码、上弦,坚持过细操作、偏重手工操作、坚持传统操作技法,才创造出独树一帜的食品。
图片
“年糕钱”第三代传人钱德才先生
四十年前,钱德才率先在本市开起了个体小吃摊,摊位设在牛街输入胡同西口。他做的黄、白切糕、盆糕、豌豆黄、艾窝窝香气扑鼻,货真料精,干净漂亮,引人食欲。我每次路过一准买上一块切糕,钱三哥笑眯眯地会在多层加馅枣比豆多的切糕上撒上一把白糖,临完准是那句话“吃好东西去吧,您呐。”有一个元宵节,三哥接待外国朋友,只见他一手托着纸口袋,一只手往里面裝元宵,口中吆喝着:“一个来、两个来-九个来、十个来,齐了您呐(他这“一个来”是抓起三个元宵。十个来就是30个整一斤)”。吆喝的同时两脚也有节奏的踮踮,像个活泼的小孩子。
图片
笔者同钱家是三代多年的老邻居了,那会我跟德才的父亲、“年糕钱”第二代传人钱宝文经常聊天。论着我管怹叫三伯。有一回跟老爷子聊天时,三伯给我讲了个故事,早年间石景山有一个姓郭的私塾先生,爱吃他的切糕、爱听他“江米切糕、小枣的切糕嘞”尤如铜锤花脸的吆喝声,闻声就出来买他的切糕,一天都不落。有一回,他感冒发烧出不了摊,可把郭先生抓挠坏了,楞是好几天没早点吃。等后来他好了又出车,郭先生特意赠了他一首诗“年年富裕向高攀,糕寄祝福情万千,钱记蒸笼松细软,红丝枣米锅香甜。”
图片
“年糕钱”第三代传人钱振波先生
至今,北京“年糕钱” 己历经百年,其传承人也到了第四代的钱振波。63岁的钱振波自幼随父亲钱德才(“年糕钱”年糕制作技艺第三代传人)学习年糕的制作工艺流程,经过长期磨砺现己全面掌握了“年糕钱”年糕的传统制作技艺,成为“年糕钱”年糕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令人可喜的是,“年糕钱”己摒弃了不收外姓人为徒的陈旧观念。最近十年来,钱振波己先后收了三位徒弟,手把手地将“年糕钱”年糕制作技艺传授给弟子。钱振波本人也于2015年6月被列入第三批西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