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丨“天天喝酸奶,两周得脂肪肝”是害人的标题党

较真要点:
图片
查证者:云无心 | 食品工程博士
朋友圈里流传着一篇文章《天天喝酸奶,两周得脂肪肝:它是癌症帮凶,比香烟还容易上瘾?可你却天天吃……》。从“吸引眼球”的角度说,它非常成功。但从科学的角度,这只是一篇偷换概念、吓唬读者的标题党文章。
1.澳大利亚导演的自我实验,无法得出“天天喝酸奶,两周得脂肪肝”结论
文中最关键的结论“天天喝酸奶,两周得脂肪肝”,是从一位澳大利亚导演的“自我实验”得出来的。在那个实验中,导演连续60天每天只吃“果酱、果汁、早餐奶、低脂酸奶等这些公认的低脂健康食品”,并且保持每天摄入2300卡路里,以及保持之前的运动量——“每天在健身房健身10分钟,每周两次绕花园跑3圈”。结果,体重猛增,并且换上了脂肪肝。
图片
这个结果确实挺惊人。但需要指出的是,通过这个案例完全无法得出“天天喝酸奶,两周得脂肪肝”的结论。
首先,这位导演的生活方式完全谈不上“节食+健身”。每天保持摄入2300卡并不少,要知道营养指南中推荐的“每天热量参考值”是2000卡,而节食减肥的人群通常应该控制到1500~1800卡。新闻中没有提到他的花园有多大,但是从“每天健身10分钟”来看,“绕着花园跑3圈”的运动量也大不到哪里去,而且还只是“每周两次”。简而言之,他的热量摄入应该远远大于消耗,长胖是顺理成章的。
图片
其次,一个样本的实验无法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在他做实验的这段时间里,无法排除其他因素 ,导致他的身体所发生的变化。
第三,“果酱、果汁”并不是“公认的健康食品”。实际上,它们几乎只含有糖,没有其他的营养成分,可以算是“空热量”。有新闻报道,他每天吃的这些食物中,糖含量高达160克,完全超出了正常的范围。
市场上的酸奶多数是“风味发酵乳”,确实往往含有大量的糖。但是跟果酱、果汁相比,酸奶中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其他营养成分。酸奶,只是他的饮食中糖的来源之一。把他的饮食中“高糖”的锅直接甩给酸奶,其实是偷换概念。
2.“控糖”是要减少所有食物中的糖,而不是让某种食物背锅
图片
过多地摄入糖,确实不利于健康。基于大量的科学数据,糖对于体重、血脂、血糖、癌症、痛风、牙齿等,都有不利的影响。所以,“少糖”是健康饮食的“三少”原则之一。
但是,“少糖”是指控制来自于所有饮食中的糖,而不是让某种特定的食物来“背锅”。比如那位澳大利亚人的实验中,果浆、果浆除了糖几乎没有什么其他营养成分,而酸奶除了糖,还有蛋白质和钙等微量营养成分——跟果酱、果汁相比,酸奶的营养价值无疑要好得多,而文章的作者却把酸奶作为了罪魁祸首
世卫组织推荐的控糖目标是每天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到25克以下。而那位澳大利亚人的摄入量却是160克,可以说是明知不健康,偏要去碰瓷。基于一个每天吃160克糖导致身体出现问题的例子,来得出吃某种含糖的食品,两周就得脂肪肝,是偷换概念耸人听闻。
3.如何看待酸奶
理论上说,酸奶就是通过乳酸菌把部分乳糖发酵成乳酸得到的食品。发酵减少了一部分乳糖,从而降低了消费者乳糖不耐受的可能。此外,发酵大量增殖的乳酸菌“可能有利于肠道健康”——当然,这些活细菌其实在肠道里存活不下来,不过如果它们在临死之前能为你的肠道做点贡献呢?即使不能,也没有什么损失。
图片
所以,从牛奶到酸奶的发酵过程,营养价值即便没有提升,也不会有损失。
酸奶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于加入的糖。很多酸奶确实加了大量的糖——对于消费者来说,酸奶营养标签里的“碳水化合物”,大致有5克/100克是乳糖,多出的部分基本上就是加入的糖或者糖浆。对于很多酸奶,这个“多出的量”往往会超过7克/100克。一瓶200克的酸奶,加入的糖大致在14到16克——不算很多,但也确实不可忽视。
如果考虑到过多摄入糖对健康的危害,那么这些那些加入了大量糖的“风味发酵乳”就不如纯牛奶健康了。
如果想要酸奶“可能的健康优势”,又不愿意承担糖对健康的危害,那么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喝无糖酸奶(多数人确实有点难以接受);二是改进配方并用甜味剂来代替糖。
本文编辑:杨小慢
想了解更多关于酸奶的内容?微信搜索较真辟谣神器”小程序,点击问答”进行提问,较真妹等你哦~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较真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