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年!昆明人的年货快置办起来

掌上春城讯对于昆明人来说,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年味就渐浓了。今天(1月17日)就是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昆明人们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春节年货,哪些东西必须买?哪些节点要注意?老昆明过年有哪些习俗?

昆明人的年货篮子这样买

老昆明人的年货篮子装着浓浓的“昆明味道”。昆明人的年货基本可以大致分为荤腥类和蔬菜瓜果类。其中,荤腥类中,鸡鸭鱼肉都是必备,但是老昆明人选择的鱼一定要是“元宝鱼”。这种鱼鱼鳞介于白亮与金黄之间,看上去像元宝。

年货节

在蔬菜瓜果品类中,外形类似柚子的香橼、佛手柑、“黄果”(橙子)、枣子、冬瓜、蜜饯等都是年货篮子里的“常客”。大年三十晚上顶门用的甘蔗更是必不可少,有的家庭为了寻求“好事成双”的意头,更愿意买两根。枣子、蜜饯,则预示着一年的生活甜甜美美。

还有一种很受欢迎的年货就是“米花糖”,一种上面印有“福”字等花纹,专门供在佛堂上。还有一种小的是用来吃的。还有的老昆明人家里还会称上几斤散装的米花备着,在春节期间泡上一杯甜甜的“米花茶”来招待客人。

腊月二十三:送灶君

“小年三十”的仪式感来源于“送灶君”这个传统仪式。灶君在民间传说中,是“一家之主”。“小年三十”这天夜晚,人们会将灶君送上天,向天帝奏报即将过去这一年的人间善恶疾苦。

所以在夜晚到来之前,人们都会供奉甜蜜的食物讨好灶君,希望灶君在天帝面前多多美言几句。晚上,每家每户都会揭下灶头上贴了一年的灶君画像,送灶君上天。

大年三十:铺松毛、吃“长菜”

过年之前的市场上,总能找得到新鲜的松毛。现在一些昆明人虽然住进了楼房,但是家里依然会铺上松毛。除了新年迎客之外,还取其谐音,预示着来年“轻松”。

在年夜饭的饭桌上,白菜、青蒜、韭菜、粉丝、腌肉一锅“大杂烩”的杂菜必不可少。只不过过年的这锅杂菜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的寓意,希望新的一年常吃常有,所以也叫“长菜”。和平时的杂菜不同,过年的“长菜”必须完整煮,不能改刀切块。

不光菜要“长”,吃的时间也要“长”。通常这锅“长菜”要一直吃到正月十五,其间还要不断往里面添加新菜。随着熬煮的时间增加,汤汁会慢慢发酵产生一股独特的酸味。往里面加上辣椒,就是一锅酸酸辣辣的开胃菜品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发酵产生的酸味可以帮助消化,减轻大家在春节期间肠胃的负担。

吃完年饭,用一根甘蔗根部顶住家门封门,开始“守岁”。

大年初一:吃蒸糕

年三十一过,到了大年初一凌晨零点,就是接灶君回家的时间。家里的女主人要在灶头供奉上供品,贴上新的灶君画像。希望新的一年在灶君的庇佑下,全家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男主人把顶门甘蔗的梢翻过来,这个动作也叫“翻梢”,意味着新一年收入翻梢。

为了给新的一年开个好头,很多昆明人大年初一的早餐,一定要有一笼热腾腾的蒸糕,新年第一口蒸糕,取其“节节高升”的寓意。除了蒸糕之外,一盘既可以当下酒菜又可以当主食的炒饵块是必不可少的。

相比起这些求好意头的“仪式感”,大年初一还有许多“禁忌”。不剃头、不泼水、不扫地、不动菜刀、妇女不能做针线等等。与人交往过程中,不吉利的话不能讲,也不要去别人家串门,特别是看到门口放着长凳的家庭,这就表示拒绝外人的进入。

大年初二:迎财神

大年初二是老昆明人迎接财神的日子。迎财神的供品和灶君的有点不一样,通常要给财神供奉上引火的木片、纸元宝,还有昆明特有的“元宝鲤鱼”,希望新的一天财源广进。

同时,民间还流传着“初一初二不出钱,初三初四财会来”的说法。意味着在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大家最好尽量在家消耗已经屯好的年货,避免花钱“破财”。

大年初五:破五

不花钱、不剃头、不泼水、不扫地、不动菜刀、妇女不能做针线……这些禁忌通通将在大年初五被打破,过年关门的店铺开始营业了,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作“破五”。

除了“破五”,还要‘赶五穷’”。“五穷”即“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垃圾也是“穷气”,因此,人们黎明即起,打扫卫生,清扫家里从大年三十到大年初四积攒的垃圾,把垃圾送出去,俗称“送穷出门”。

大年初七:逛庙会

每年初七,是开始逛庙会的日子。在昆明,周边的金殿、盘龙寺、观音山等地都会举办各种规格的庙会。打秋千、唱花灯、唱滇戏、对调子这些庙会上大打小小的活动,男女老少共同参与。

老家新春庙会

对于年轻男女来说,庙会上特别对调子的环节,可是寻找意中人的最佳时机。有些年轻人在调子声中对上了眼,很有可能后面就发展一段恋爱关系。

正月十五:看灯会

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年才算真正过完。以前,在昆明的正义路、威远街和景星街交叉口,有元宵节灯会,当天各种灯笼挂出来,点上油灯,非常漂亮,小朋友会买一些小纸灯笼,拿到街上提着玩。

2019世博园新春灯会

记者了解到,今年元宵节期间,昆明安宁市太平光崀村正好有非常应景的大型灯会。1000余盏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鲜艳彩灯将照亮元宵节。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 记者:孙琴霞

责编:代鑫媛

编审:符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