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太湖岸百叶龙“藏龙于花” 顾渚山茶香文脉气韵绵长

CCTV-10
2020.1.18 15:38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浙江卷 长兴篇
长兴篇 预告片
春秋时期,吴越争霸,公元前514年到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在位期间,在今天的长兴一带筑城。因为城郭狭长,命名为长城。这是长兴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的地名。一千多年后,吴越王钱镠避梁太祖父讳,改长城为长兴,地名几经变迁,沿用至今。
图片
铸剑技术 冠绝天下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长兴港建设的挖掘清淤过程当中,一大批青铜剑得以出土。由于长兴一带水域中的淤泥为这些文物提供了天然隔绝氧气的环境,长兴出土的古代兵器,无论是数量还是完整度,在中国考古史上都极为罕见。
图片
其中一把青铜短剑,比闻名世界的越王勾践剑年代更为久远。它被学术界誉为吴越青铜剑的鼻祖之一,历经千年,依然寒光凛凛。
图片
光洁如新的西汉错银铜弩机、锋利无比的铁剑……一件又一件从淤泥中重新绽放出光泽的文物,讲述着长兴一带金戈铁马的历史。
图片
顾渚山茶香 文脉气韵绵长
唐朝上元初年,茶文化大家陆羽迁隐湖州。在他后来所著的《茶经》中,产于今天长兴县顾渚山上的紫笋茶被评为茶中上品。
图片
唐肃宗年间,顾渚山所产的紫笋茶被定为贡茶。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顾渚山侧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专为朝廷加工茶叶的皇家茶厂——大唐贡茶院。
图片
正是从这时起,唐代历任湖、常两州太守每年都会亲赴顾渚山监制贡茶。每当采茶任务顺利完成,他们就会邀请当时著名的文人墨客一起,举办茶会,题刻诗词。长兴县的文化盛景由此发轫。
图片
历史上,颜真卿、白居易、苏轼等众多文化名人,都曾在顾渚山留下诗词、文章和碑记。文坛巨匠的驻足,为长兴奠定了厚重的人文底蕴,也影响着当地普通百姓对于文化教育的崇尚。
图片
在后世,贡茶院的原址不幸遭到损毁。2008年,重建完成的大唐贡茶院正式对外开放,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
图片
太湖岸百叶龙“藏龙于花”
百叶龙,最早的雏形叫做花灯龙,流传于长兴一带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它区分于中国其它舞龙表演的特色,在于“藏龙于花”的独门绝技。
图片
百叶龙表演伊始,展现给观众们的,只有荷花与荷叶。然而,这些荷花在数秒之内就能突然变成一条腾空跃起的巨龙。整场表演,宛如令人惊叹的魔术。
图片
制作百叶龙的技艺,数百年来一直在长兴县代代延续。
图片
1950年,长兴县的几位青年,在当地艺术创作者们的帮助下,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扎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条百叶龙。
1957年3月,长兴百叶龙被浙江省选送进京参加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得了特别奖。随后,百叶龙又被选入中南海进行演出。
图片
2006年,龙舞(长兴百叶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
图片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国庆联欢晚会上,来自长兴的百叶龙赢得无数赞誉。2015年,这种匠心独运的舞龙表演受到当时的文化部委托,代表中国参加了英国爱丁堡皇家军乐节。
图片
全世界地质学家心中的圣地
长兴县西北小小的煤山镇,却是全世界地质学家心中的圣地。
图片
1931年,时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的葛利普,将浙江长兴地区广泛出露的二叠系顶部灰岩命名为“长兴灰岩”。这是第一个以中国地名命名的地层年代单位。
图片
54年后,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张克信在煤山镇与槐坎乡交界处的一个长兴灰岩剖面发现了牙形石化石,确立了这个剖面的国际地位。2001年和2005年,这个剖面上的两颗“金钉子”被国际地质学界正式认定。
图片
金钉子,国际地质学界用以确定地质年代分界的国际标准地层剖面点。一个县域中同时出现两枚“金钉子”,在全世界绝无仅有。
图片
2004年,长兴县政府开始把金钉子保护区打造成国家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在政府邀请下,许多科学家投入到了保护区的建设与科普工作当中。
图片
2006年,一座集科普教育、娱乐于一体的金钉子地质博物馆正式开馆。如今,这里成立的院士工作站,已经是长兴县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基地。
图片
守护传统 建设生态
东鱼巷位于长兴县城老城区的中心地带。这是长兴最后保留的明清时期老街区。
图片
2013年,长兴县政府决定对这个有着两百余年历史的街区进行改造,经过保护性恢复和改造,改名为东鱼坊。现在,它已重现出长兴作为东南望县、鱼米之乡的隆盛与辉煌。
图片
如今,作为锌镍电池重要产地的长兴,通过对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创新运用,打造了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图片
守护传统、建设生态,已经成为长兴经济发展最强劲的引擎。
图片
图片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中国影像方志
《长兴篇》
播出时间:1月18日 15:38
监制 / 闫东 主编 /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田楚韵 胡悦 王璐璐(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