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县委书记 “种草”“带货”!这广告打得漂亮

康巴传媒
2019年
可以说是“直播带货”元年
一句“OMG”“买它”
让“口红一哥”李佳琦火遍全网
甚至在直播口红带货
大赛中战胜马云
这也让网络直播和电商走在了
时代的风口
而在不知不觉间
这股风已经吹到了甘孜
并且是在“州两会”上
今年两会期间
一条硬核广告
简直是amazing!
今天要为大家种草带货的
这位重磅神秘大咖是
理塘县委书记
格勒多吉
县委书记“种草”的网红打卡地
会列入你2020年的
旅游必去榜单吗?
戳视频看精彩内容
藏区规模最大、最为集中的聚居藏寨
去年3月
理塘县勒通古镇—千户藏寨景区
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勒通古镇——千户藏寨景区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西侧莲花生甘露由南至北串联起仁康古街——莲花福地——长青春科尔寺等文化、民俗与宗教景点;东侧无量寿佛甘露流淌于错落有致的藏寨之间。景区拥有藏区规模最大、最为集中的聚居藏寨,千户之众,冠绝藏区,自古以来是商贾云集之地,富有浓郁的藏族传统生活气息。
图片
古街中
一个创下全球之最的
主题文化馆
成为焦点
图片
这就是全球
第一个藏族蜡像馆
坐落天空之城理塘
“以往古代藏医学就能动外科手术,功能各异、大小不等的手术刀竟能这么齐整。还真是了不起啊!”在一藏医救治农牧民群众的蜡像场景前,日本游客小林杏子看得入神,不时用英语向一旁来自理塘县旅投公司的汉藏英三语向导格勒他新发问。
图片
受到外国游客青睐的蜡像馆
2019年4月20日,位于理塘县国家4A级景区的康巴人博物馆正式开业运营。之后每天都有数百十个“好奇宝宝”和“外国友人”到“天空之城里的宽窄巷子”寻踪觅影;而在“五·一”小长假期间,这处“人气打卡地”更是迎来了首轮接待小高潮,每天至少400余名中外游客纷至沓来,他们中有不少英、法、日“背包客”的身影。
图片
再现历史的网红蜡像馆
“做的很逼真!康巴人特有的面孔,皮肤的纹理、色泽和质感,甚至是饱含血色的‘高原红’······全都清晰可见、鲜活可触。”来自成都的职业摄像师张伟利用“劳动节”访遍了“世界高城”的热门景点;对于一贯注重细节的他来说,“康巴人博物馆值得一去!且不说人物造型、五官、体格是严格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设计,小到头发丝编织的发辫都是真人的。”
回首茶马古道互市的兴盛,康巴商人袖内交易的睿智;领略藏式婚礼的风情,藏文书法艺术的魅力;一睹牦牛“挤奶”的生趣,体味藏民族手工艺人的匠心······
图片
康巴人文历史的博物馆
康巴人博物馆,打造之初便以浸润康巴人文历史四百余年之久的藏式老宅子为“筋骨”;以蜡像馆前身“理塘民俗展览馆”为“血肉”;以建设团队数十人历时一月,数度上山下乡,踏遍理塘村村寨寨搜罗到的民俗旧物为“精气”;以凝结着理塘康巴人智慧的“生活史”、藏族先民大浪淘沙后世代承袭的“生产经”为“魂魄”······
这栋距离久负盛名的仁康古屋数米之隔的藏式建筑,为两层平顶土楼,统共不足十个房间。除二层划分经堂、厨房、书房、仓库及主人房外,一层采取场景转换的方式自然区隔陈设空间;游客身在其中,可谓移步换“人”、移步换景。
图片
一转弯、一扭头,21个取自康巴本地人面孔特征的蜡像,相继映入眼帘。走几步,邂逅讨价还价打着秤的藏商,驮着茶叶丝绸草药的牦牛骡马;上二楼,遇见拉弹弦子,书写藏文的康巴汉子;出庭院,经过织布机前编织羊毛氆氇藏袍的勒通姑娘······
在这20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里,康巴牧区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场景,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真实再现和还原。正因如此,蜡像馆运营十余天即有数千人造访,好评如潮。
中外名家联手打造的博物馆
我们聘请了法籍华人五之亲自操刀担任博物馆的总设计师;本土学者前辈、手工匠人、唐卡传承人等作为视觉细节的造型顾问。”理塘县旅投公司总经理,也是该项目负责人杜冬,对蜡像雕刻这个藏地的新鲜事物“走红”并不意外;据他考证,藏族蜡像在西藏有零星的代表作,这即意味着康巴人博物馆将是用蜡像展现藏族人生产生活的第一个主题博物馆,“蜡像馆从酝酿到落成,耗时近半年,我们发动了不少当地年轻人深入乡镇和农牧区收集原木构成的粮柜、全套藏医器具、木匣、金花帽、羊皮袄等旧时的服装服饰及生产生活用品;而蜡像则是远赴山东定制,历时数月悉心打造而成。”
图片
世界上本没有沉默的文字
只有丢失了旋律的歌
声音是文明的种子
承载着巨量的文化记忆
图片
继藏区第一个蜡像微博馆在我州理塘县落成后,日前,四川藏区首个声音博物馆——喜马拉雅之声微博物馆又在该县建成。
图片
喜马拉雅之声微博物馆位于理塘县高城镇德西一村村民活动中心一栋普通,面积180平方米的两层藏房,从9时至22时开放。
图片
在喜马拉雅之声微博物馆,你可以触摸乐器,聆听马蹄之声,观看理塘音乐的视频,解读西藏的古乐谱。有些乐器来自理塘民间,有些则来自拉萨和藏区各处。从寺院门前的古老铃铛,到小巧的达玛鼓和喜马拉雅颂钵。黄铜或者骨质的质感,精美的雕刻,历经沧桑的伤痕,都体现出完美的西藏风格。
图片
游览这些乐器,如同探访一部有声的藏地地图。牛铃和马铃震荡在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的赤红色干热河谷中。曼陀铃和弦子是属于康巴的声音。鹰骨笛昭示着草原的传统。扎念又叫六弦琴,是日喀则直至阿里等后藏居民的最爱,进入拉萨后,与串铃、扬琴配合,即成为古典的宫廷和室内音乐囊玛甚至卡尔鲁的弦律,优雅地伴随着拉萨人的生活。
图片
还有珍贵的乐谱,用曲线的形式将声音的高低形象记录下来,再用口传心授的方式做辅助,由于时间磨砺,现在很难再看到这种古老传统的乐谱,但很多藏区寺院里至今还保留和流传。藏族古乐谱的千姿百态,音符或像飘渺白云,或如澎湃海浪,有时蜿蜒似蚯蚓,有时又燃烧如烈火。即便同一把低音法号,在乐谱上也时而是破蕾怒放的鲜花,时而化作武士手中的利剑。有一副百年历史的西藏乐器壁画,展现了藏族音乐世界的高深。图中有法号,有鼓点,也有法舞。
图片
为打造喜马拉雅之声博物馆,去年7月中旬,理塘县请来了藏区乃至国内一流的艺术家们。收集理塘民歌的,是藏地著名音乐人格杰白玛。他带着团队,去寻找理塘最地道的牧歌、最纯正的古舞;收集马蹄、流水和摇篮曲的,是著名艺术家、策展人和音乐家秦思源。一切纯正理塘的声音,都在他的收录范围之内;负责设计的,是王五之及其团队;拍摄古街、寺院、草原和格聂山视频的,是理塘本地的小伙子多吉杰称;提供施工咨询的是王川;提供拍摄的是,在藏地拍摄人文十余年的大刀。
图片
“宝宝啊,快睡吧,等你长大了,妈妈给你的马买黄金配饰,等你长大了,妈妈给你的马买翡翠配饰。”这首是关于母亲的摇篮曲。“无论去哪里都会忘记,自己的家乡是不会忘记的。吃喝什么都会忘记,白色的糌粑不会忘记。讲什么故事都会忘记,但是父母的告诫不会忘记。”这一首理塘牧歌,勾起了多少人的回忆。
图片
康区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黄教寺庙
作为康区历史最悠久
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黄教寺庙
庄严肃穆的长青春科尔寺
是那么令人心驰神往、魂牵梦萦
图片
闻名康区的长青春科尔寺又称理塘寺,位于理塘县城城北约1公里的中莫拉卡山的山坡上,寺内藏有多件历史文物和多卷古籍,为我州知名寺庙。
图片
还有许多的美景
就不一一为大家讲了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
那就背上行囊来到
天空之城理塘与美景美食和文化
来一场“甜蜜的约会吧!”
图片
县委书记力挺
助阵打CALL的景点
绝对是你值得一去的地方
小伙伴们也可以在评论区
评论出你家乡的网红打卡景点
美食或者产品
说不一定下一次为大家带货种草的
就是你们的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