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访“溜索村”:每天4点起床,爬山4小时上学的孩子,不用那么苦了

图片
图片
汹涌的牛栏江,隔断了贵州威宁县海拉镇花果村大石组通往外界的路。一条横江的百米溜索,成为全村人的出行工具。
“溜索村”的孩子上学之路也是艰难异常,从位于山脚的村子出发,到山顶的花果村小学,全程8公里,攀升高度1100多米,单程4个小时。
半年过去了,“溜索村”的孩子们,上学还难吗?
摄影&撰文/新京报记者 陈杰
剪辑/李强 责编/匡匡
出品/新京报 腾讯新闻
告别4小时摸黑上学路
图片
2019年2月,“溜索村”孩子曾经的上学场景
手电晃动的光柱,刺破了凌晨漆黑的夜幕。
凌晨4点半,花果村大石头组的12位小学生,离开家门,打着手电,开始爬山,前往山顶的村小。全程8公里,爬升1100多米,耗时3-4小时。
去年4月以前,这是“溜索村”再常见不过的场景。之后,在腾讯新闻和《新京报》联合报道下,“溜索村”出行难和上学难问题,引起当地各级政府重视。
图片
寄宿后,到学校的时间比往常宽裕多了,管彦青和哥哥在雾凇林里一路玩耍
2019年12月1日,星期天,花果村气温陡降,树上、草上、电线……都结上霜花,形成雾凇奇观。
花果小学三年级学生管彦青,和六年级的哥哥管彦勇,从家里出发,前往学校。
去年,大石头组的12个小学生搬到了县城,村里其它小组的孩子们也告别了上学难。政府投资800多万元,对包括花果小学、海拉中学等7所学校住宿条件、教学条件进行改善,新增、扩建宿舍4420平方米,如今,所有新增设施已建成投用。
从去年8月28日起,管彦青从走读生,变成了寄宿生。每周5天住在学校,只在周末回家,不再需要每天奔波。
曾经4点起床,爬山上学的孩子,不用再摸黑上路了。
花果小学的寄宿新生活
图片
2019年2月25日,花果小学。海拔约2300米,建在三面陡坡的山顶
图片
现在的花果小学
我们和管彦青兄弟一起来到了花果小学。
曾经的花果小学,只有一栋破旧的教学楼和教师周转房,现新增了学生宿舍、食堂、新综合楼,老教学楼也得到了重新加固和改造。
图片
管彦青和其他女生,跟着老师做大西瓜小西瓜游戏
图片
高年级的男孩们在学校打篮球
到了学校,管彦青在宿舍里放下书包,就跑到操场,老师正带着周日提前回校的各年级女学生做大西瓜小西瓜游戏。
管彦勇则加入了五六年级的打篮球的男生队伍。
图片
2019年2月25日,花果小学破旧的课堂
图片
2019年12月2日,管彦青和同学在新教室上课
管彦青说,没住校前,一天的精力都花到了走路上,“起得又早,到学校一坐下来就打瞌睡。”住校后,不用起那么早,上课有精神,放学了可以参加课外活动,也可以去校图书馆借书看。
管彦青的成绩有了提高,“以前语文、数学经常不及格,现在能考80分以上。”
图片
2019年12月2日,花果小学教室窗明几净,告别了拥挤不堪的教学环境
花果小学现有学生163人,其中上学徒步超过一小时的100名同学,全部纳入了寄宿。
“人均4元的营养早餐和营养午餐,全校学生都可以免费享受。”校长蒋学威介绍,寄宿生每学期交晚餐费500元。期末时,这500元通过寄宿生补助全部退还给学生。
“等于是一日三餐都不用花钱。”
图片
新宿舍楼内景
新宿舍楼有400多平方米,人均约4平方米。
另外,新综合楼完善了计算机室、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教学楼每个班都改造成了多媒体教室,安装了远程教学设施。
全镇1000名学生上学难
图片
花果小学的孩子们
迎来转变的,不光只有花果小学。
海拉镇副镇长孔德亚说,索溜村孩子上学难这件事,省市县各级政府都给予高度关注,多次到海拉镇调研,做了详细的教育发展规划。
海拉中学、红辉小学、东风小学、枧槽小学、新村小学、江边小学其它6所学校,寄宿条件和教学设施也同步得到提升。7所学校新增和扩建了宿舍面积4420平方米,让1000多名符合寄宿条件的中小学生住到了宿舍里面,彻底告别上学难。
图片
2019年12月2日,全校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做课间操
“海拉镇今年新学期还新增了36个专任教师,均是通过国招省招,从师范大学里面毕业的专科、本科学生。”
孔德亚,目前,海拉镇中小学教学水平,几个月内快速发展,已从全县较落后水平,上升到中等水平,“整体水平还在逐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