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一辈子兑现了承诺,我也将用一辈子兑现对你的承诺”

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近日向社会公布了2019年“诚信之星”,重庆市黔江区城东街道下坝社区的程绍光、程祖全父子入选。一句嘱托,万千责任。程绍光、程祖全父子两代接续,义务守护烈士陵园70年,除了打扫清洁、巡逻修缮,父子俩还把烈士的英雄事迹整理出来,让更多人听到和了解。

1月18日晚,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2019年“诚信之星”发布仪式现场,给程绍光、程祖全父子的颁奖词这样写道:“父子两代,终生守护。70年不计报酬,他们守护的不是一座座冰冷的墓碑,而是共和国大厦下无名的基石。给逝者以告慰,予生者以力量。”

此前,记者也去到黔江,了解了程绍光、程祖全父子守护烈士陵园的点滴故事。

程祖全讲起父亲和自己的守护故事

坚持14年的“拿扫帚的人”

每天早上8点,黔江区城东街道下坝社区三元宫路,60岁的杨文琼总能听到扫帚拂过地面发出的刮擦声。

“他又开始打扫清洁了。”看都不用看,杨文琼就知道拿扫帚的人是谁。她说,这么多年,包括她在内的邻居们,大家都对这一声响再熟悉不过,除了打扫清洁,她还对“拿扫帚的人”接下来的行动门儿清:做清洁两小时,接着浇花修枝,再是擦拭灰尘,最后坐着等人。

“等的是谁?”

“来参观、缅怀的人。”

“拿扫帚的又是谁?”

“就是那个在这里守了14年的人。”

最近,她还收集那人的照片,做了一个短视频,并把主题命名为“好人就在我们身边”。她和邻居们一致认为,用“好人”来形容那人,贴切准确,因为那人除了行动,更难得的是坚持。

那人名叫程祖全,今年51岁。

14年来,不管风霜雨雪,程祖全每天都会拿着扫帚清扫一两个小时,而清扫的地方,有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黔江革命烈士陵园。陵园1000平方米的土地上,长眠着20余位烈士,绝大多数无名无姓,程祖全与这些烈士没有任何亲戚关系,更谈不上认识,但单是打扫,他都已经坚持了14年。

每天早上,来到烈士陵园,程祖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陵园

陵园内被程祖全打扫得干净整洁,甚至看不到一片落叶

父亲身上许许多多的“想不到”

1月17日,黔江革命烈士陵园,记者找到程祖全时,他如往常一样,正在陵园巡逻。“虽然我不认识这些烈士,但我知道他们都是为解放事业牺牲的,值得去守护。” 程祖全说。

陵园内,扁竹根遍布所有烈士坟头,这是一种常绿草本植物,由程祖全父亲程绍光生前种下,寓意“烈士精神万古长青”。更为特别的是,每年3、4月份,扁竹根的花期如约而至,白色小花开满每个坟头,仿佛繁星点点,成为清明节前后献礼英烈的最好礼物。

程祖全想不到,大字不识的父亲竟然如此浪漫周全。

在他看来,父亲身上,还有许许多多“想不到”。

程绍光是第一个“拿帚人”。

1949年,当地政府把牺牲在当地各个地方的22名烈士集中迁到三元宫路安葬,建起最初的烈士陵园。“考虑到我家就在附近,当时,有政府的同志就嘱托还是小伙子的父亲帮忙照看一下,父亲二话不说答应了下来,没提一分钱的报酬。”提起父亲守护烈士陵园的来由,程祖全这样说。

孩童时期,程祖全就有印象,父亲每天早上都要拿着扫帚去陵园打扫清洁,树叶掉了就扫走,看到坟头石头滑落又搬回去,晚上临睡前必巡逻一圈……

1987年,黔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建成,许多文物住进了纪念馆里,当时,为更好看护陵园和守护文物,程绍光在陵园旁边搭起小棚子,住了进去,日夜守护。

这一点,也得到杨文琼证实。她说:“小时候,就经常看见程绍光睡在小棚子里,他家就在附近,他也不回去,说是守陵园。”

义务守护陵园58年的程绍光 黔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对父亲的行为有过不理解

“他甚至为了守陵园,心甘情愿回家当农民。”程祖全介绍,1951年,父亲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走时,把守陵园的任务交给母亲,1956年,父亲带着军功章从部队回到地方,本有分配的好工作等着他,可他放弃了,执意回到老家守陵园。

“我跟他参加过一次战友聚餐,他的战友们都过得很好,可我们的日子却过得紧巴巴,此前,守护陵园都没有一分钱,说实话,我埋怨过他,对他这种行为有过不理解,可他总说没有就没有吧,这是在守护英雄。” 程祖全回忆道。

让他更不理解的是,养育有三女两子的父亲把守陵园的任务单独交给了他。“理由是姐姐们都嫁了出去,哥哥又有份不错的工作,只有做工的我时间灵活,可以照看陵园。” 他说,当时不理解,但父亲的命令不能不遵守执行。

程祖全正式接班是在2006年。那年年初,程绍光在打扫陵园时摔倒在沟里,养病之际,把在外做工的程祖全叫回家里,安排他守护陵园。程祖全记得清楚,父亲最后的时光里,即使杵着拐杖,也要来陵园望一望,“检查我做得像不像、好不好。”临终,父亲还交代他:不要只开门、关门、打扫,还要传承英烈精神。

“你放心,你都做得到,我也会把这件事做下去。” 程祖全这样答应父亲。

2007年,程绍光去世。用58年的坚守,书写了诚信二字。

跨入半百之年,程祖全对父亲有了更多理解:“一句嘱托,身上万千责任。父亲不止是在兑现承诺,他去过战场,战场上亲眼目睹战友的牺牲,让他有一种守护烈士的责任感。”他觉得,除了那句嘱托,父亲还在尽一个老兵的义务。

擦拭烈士墓碑上的灰尘

清理烈士坟头枯草

要赚钱养家,陵园也要守

“不要只开门、关门、打扫,还要传承英烈精神。” 程祖全仔细揣摩这句话,有些情形又浮现在脑海。

原来,父亲早就在这样做了。“以前,每当有人来参观缅怀,父亲都要把人聚集起来,高声讲述牺牲在黔江的革命烈士的故事,很有感染力。”

为何大字不识一个,讲起英雄事迹来却绘声绘色? 为此,程祖全还问过父亲。

得到的回答让他吃惊。原来,守陵园的日子里, 程绍光先后走访了多个烈士牺牲的地方,还拜访了那些经历或目睹的军人和民众,英雄的事迹早已牢记在了心里。

2018年,程祖全守陵园的工作由义务变为专职,每个月可获得3000元的工资。可在这之前的12年,义务守陵园的他,又是怎么度过的呢?

“接父亲的班,说每天都守在陵园,不出去做工赚钱,那是假话,毕竟我也有家庭,有儿女要养。” 程祖全说,要赚钱养家,陵园也要守,为此,他找到一个平衡点:遇上春节、清明节、建军节、国庆节等日子,来缅怀的人多,就结束做工,提前几天回到家里,做好陵园的打扫工作,节日期间,全天候留守;其他日子,能做工就出去做工赚钱,但不会走远。“如果有人前来缅怀祭扫,我要马上赶回来给他开门的。”程祖全说。

为此,他还在陵园的大门挂上牌子,上面写明开放时间以及联系方式。联系方式有两个,一个是他的,另一个是妻子曾贤平。程祖全说:“万一联系不上我,还可以联系她。”

黔江革命烈士陵园,记录登记前来参观缅怀的人,已经成了程祖全每天的工作

把英雄故事告诉给更多人

“现在,每个月有3000元工资了,要对得起这份工资。” 1月17日下午,巡逻完,程祖全又坐在纪念馆的过道,整理起了资料。

记者注意到,这些资料里,有他记录的参观祭扫信息,也有他让儿子女儿整理好的烈士资料。

每当有团体来参观祭扫,他会主动提出介绍陵园情况,介绍前,还拿出自己买的麦克风和喇叭,来讲解无名烈士故事。有时,他还会特意留出时间来介绍已知的烈士信息。“冉隆泽,生于1971年,1994年执行任务时壮烈牺牲,评为烈士;任永奎,1954年生人,1975年2月在辽宁省因公牺牲,批准为烈士;陈云寿,1969年生人,1990年抢救落实儿童牺牲,批准为烈士……”

这些信息来自于与祭扫人的聊天。

程祖全还买来麦克风和音响,给前来参观缅怀的人讲英雄故事

程祖全给小朋友将革命先烈故事 截图

“只要我在陵园,每次有人来祭扫,我都看得见,去跟他们聊之前,我要拿上记事本和笔,如果他们知道烈士的详细信息,我就记下来,再交给民政部门核实,核实无误后,我会把这些资料梳理,熟读后,下次就可以讲给其他人听,告诉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好好珍惜,尤其是小朋友们,他们的价值观正在形成,很有必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程祖全说,把英雄故事告诉给更多人,这是父亲最希望看到的。

“父子两代,终生守护。70年不计报酬,他们守护的不是一座座冰冷的墓碑,而是共和国大厦下无名的基石。给逝者以告慰,予生者以力量。”18日晚,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2019年“诚信之星”发布仪式现场,给程绍光、程祖全父子的颁奖词这样写道。

现场,程祖全挥动闪闪发光的“诚信之星”奖杯,他想告诉父亲:“你用一辈子兑现了承诺,我也将用一辈子兑现对你的承诺。”

颁奖词这样写道。截图

2019年“诚信之星”发布仪式现场,程祖全(左起第四)领奖

重庆晚报·慢新闻爆料邮箱:3159339320@qq.com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朱婷/文、图